个人数据信息:量多起烦恼,用勤更求慎

    |     2015年7月13日   |   2015年   |     评论已关闭   |    2088

客户世界|袁道唯|2015-04-09

据人民日报记者访问今年春晚总导演哈文后报道,哈文将不会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 “这是底线”,哈导掷地有声地说。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关于春晚用人标准的宣示。去年八月份中央电视台台长早就有过类似的表达。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没上春晚的演员们可能被或真或假认定为“污点和道德瑕疵之人”外, 谁能担保上了春晚的演职人员不会很快被人肉出或被纪委调查出“污点和瑕疵”?春晚的主办单位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不再出现持续不断的“污点和瑕疵”新闻?

大数据时代,各种和个人相关的数据快速增加,在带来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之外也引起了新的社会问题。且不说污点还是亮点,个人的信息和轨迹过去靠档案,靠内查外调才能搞清一些, 今天却常常在键盘和点击之间就可获得。文艺界的各种小道消息、狗崽新闻、花边传言往往特别多,借助网络受众的力量还传得特别快特别广。面对大量的个人相关数据或信息,在和法律无涉之前,哪些算隐私,有没有权利使用,甚至可不可以商用或者“政用”,能否作为判断人家饭碗的依据,都会是问题。就有网者问道,哈导凭什么来判定污点或瑕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而中国社会在这方面无论是观念意识、法律规范还是人员素质都还处在原始阶段。最近多家航空公司又被爆出旅客信息被不法出售,不断有旅客收到伪造“航班延误”的改签欺骗通知而钱财受损。这种基本的旅客信息根本算不上大数据,其信息安全也是极其基本的系统要求。但泄露问题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更令人不安的是,媒体报道归报道,企业一方除了解释一下并不见其他的重大举措或担责。一年前,美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之一的Target Group 的CIO 和CEO先后辞职,作为对其1.1亿条客户数据库被攻击盗窃的责任后果。你可以见到中国企业高官下台的各种原因,但较少是因为客户利益被侵害而担责的,更没有听说是因为对个人数据保护不力而受惩戒的。目前反腐的热浪一旦牵涉到对个人隐私领域的评判, 法律的游离和观众的口味也就书就了许多耐听的故事。至于数据的来源通常也没有人愿意关注了。

事实上, 数字化时代个体的存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个人数据的积累上。不要说在个人场所的各种数据,就是在商业场所和公共场所产生的各种个性化数据,大多也应是属于个人权利所有的。但当今中国网络上,各种个人信息的叫卖,各类摄像头的天罗地网,各种涉私视频片断的流传都表明个人权利和隐私保护并没有很好落实。 法律的完善,专业的指引和教育的普及都不可少。

尽管如此, 这一切不应当影响我们拥抱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决心与信心。百多年来, 随着人类物质资产的丰富,各种财产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不断找到各种解决之道。如今, 人类的数据资产正开始成为更加重要的一类资产。其安全保护也必将同样经历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15年3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个人数据信息:量多起烦恼,用勤更求慎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