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务挑战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分析

    |     2015年7月13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236

||2011-10-28

2010年是全球电信发展拐点性的一年,其一,全球移动用户已达55亿,移动渗透率超80%,移动服务已经成为人们基础的、必须的、非差异化服务之一;其二,全球移动通信服务由语音向数据的迁移加速,核心驱动来自以iPhone、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爆发和成熟,智能移动终端用户9.4亿,渗透率达到18%,快速步入“甜区”,移动Internet开始渗透、动摇很多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

作为第五计算时代的发动机和生存模式,移动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运营商需要在保护价值“管道”的基础上,精细研究战略机会方向,规划在新领域拓展的节奏,确保转型成功。

电信业务挑战分析:对传统四大主流业务的替代加速

截至2010年,除日、韩等少数发达市场外,全球电信运营商营收依然主要来自语音和连接等基本服务,占比在70%以上,核心来自四大主流业务:语音和基础通信连接占70%、短信/多媒体消息/即时通信等信息类服务占比10~15%、音乐/彩铃CRBT等语音通道为基础的增值业务占比~7-10%、移动数据类通道和VAS增值业务占比~5-10%,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尚未成功,但传统主流业务已面临越来越重的危机。

1)VoIP替代语音加速:自2005年以来,全球语音业务资费每年下降~10%,价格弹性逐渐消失,市场向纯恶性竞争演变;而全球智能手机用户2010年底达到9.4亿,推动Skype等VoIP业务的复苏;2010年全球ILD国际通信流量中Skype占24.7%,其中41%为视频流量;2011年,智能手机价格进入100美金门槛,VoIP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2010年CES展iPad等Tablet有58款展出,Skype 5 (5.6亿)、Tencent QQ(6亿)、FaceTime、Jajah等纷纷推出支持iOS、 Android平台的VoIP应用,VoIP对语音的替代加速,阻止它的似乎仅剩政策壁垒了。

2)微博替代SMS短信加速:中国移动SMS人均发送数逐年下降,2008年人均月96条短信,到2009年降至93条,2010年降至86条。同时新浪微博从无到有,14个月发展用户5000万,每天活跃微博数3500万,增长迅猛,,预计今年年底新浪微博用户有望达到2亿;2011年元旦,许多日本人改变了以往短信祝福新年方式,而是采用Twitter发送祝福。2011年1月1日0点,日本每秒Twitt流量创历史新高,达6939条/秒,集合消息和社交双重属性的微博等应用对短信等传统消息类业务的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3)AppStore对垂直应用平台(如音乐)的替代加速:2010年App Store全球下载突破100亿,应用的下载超越音乐下载;随iPhone用户在全球的暴涨,“病毒式”传播的效果使App Store全球化加速,占手机端全球下载量绝对比重,运营商联盟WAC无法抗衡,App Store根本性的改变着人们对各类垂直下载平台的垂青,对运营商音乐、游戏等下载业务平台形成挤压和替代。

4)固定场景下免费移动数据流量对MBB大网移动流量替代加速:2010年全球MBB流量增加3倍,未来5年将增加60倍,随着MBB移动流量快速增长,寻求如同固网一样低廉甚至免费的宽带流量成为用户基本诉求,调研显示固定、移动场景下MBB流量占比存在8:2法则,使“有线无限宽、无线无限短”的网络目标架构更加清晰,通过WLAN等手段支撑80%固定场景下(免费)通信成为潮流,BT(英国电信)建设了200万WLAN热点,把WLAN当移动服务接入点,中国移动3年将建100万WLAN热点,全球基于WLAN的MBB流量对HSPA等大网流量的替代加速。

以上四大电信主流业务的替代,根本驱动力来自于宽带服务的低成本发展和Internet业务的成熟,而智能终端产业链成熟、低成本普及是大众市场爆炸式增长最强大的推手。

运营商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必须寻找下一个万亿市场栖身,转型发展移动Internet服务成为必然之路;但移动Internet也并非坦途,全球领先运营商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独创和学习电信领域标杆(如DOCOMO、Vodafone)阶段,证明难以成功;2)学习、复制OTT领先SP(Apple、Google)阶段,能力、机制、人才、文化、DNA不具备,同样难以成功,借用国内某运营商高层的结论:“腾讯所作的,我们做起来都没竞争力;我们所作的,腾讯未来想做都能做,而且可以免费的做!”;3)回归本源,深度剖析移动Internet规律和自身优势,寻找第三条路;那么,第三条路在哪里?

电信运营商发展战略分析及建议

正确判断产业发展的阶段和节奏是非常关键的,目前电信产业是仍在增长的万亿美金市场,未来5年仍将是运营商主体营收的来源,但逐步触摸天花板,传统业务的保护和维系仍是首要战略;移动Internet是新兴产业,但还很弱小,成长为新万亿市场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成长过程,但格局之争已经开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2011年在美国Apple和Google全球营收之和尚不敌ATT的在美国的营收。

首先,保护、提升管道价值,由效率的管道向智能管道演进,同时推动管道货币化运营;全球领先运营商一直致力于将管道能力提升,提高管道的效率,如升级HSPA、LTE,建设FTTX,按“有线无限宽、无线无限短”模式发展WLAN,通过固网和无线、室内和室外网的协同来提升网络吞吐能力,如ATT、O2;保护管道的高价值,通过智能的网络实现价值定价和价值服务,同时约束低值流量,实现带宽和收益之间的平衡;通过战略合作构建云平台能力解决应用创新和支撑难题,如Vodafone、FT;通过对QoS/QoE、安全、SLA等网络能力进行定价,推动网络货币化,如Telefonica、T-Mobile;构建面向未来的网络架构和新商业模式,ICT支撑和XaaS服务架构的演进是关键,同时通过产业链合作、客户洞察研究、端云结合的体验和价值创新,有选择的渗透ICT、M2M、移动Internet、数字家庭等四大新领域,逐步将电信域的管道和渠道优势转变为新领域的市场和价值优势。

其次,大幅优化运营、运维模式,精细化运营和管理。聚焦“前台”主业,提升核心的运营能力;“后台”战略合作,实施管理服务。将自有资源由后台转移到前台,聚焦市场营销拓展和渠道管理、价值链合作、新业务/服务领域创新;对传统后台网络、运维服务,大力实施外包、集中化、BOT和引入管理服务,通过产业链优质伙伴提升网络、技术支撑能力,实现前台、后台“双强”。服务将逐步贯穿于客户需求到响应的互动全流程,产品即服务、方案即服务,把握产品服务化、电信ICT化、业务QoE“端管云”贯通、服务社交网络化、支撑云化的大趋势,加速推动运维转型

第三,区分不同类型的管道,差异化创新业务和服务,构建层级化的商业模式;构建数字超市,利用用户资源和客户渠道优势积极向“端云”协同服务领域转型发展;

2009-2010年全球流量统计发现,网络管道因终端而分化,非智能手机流量约40MB/月,智能手机约400MB/月,数据卡约4Gbyte/月,呈现“1:10:100”三类分化的管道。不同的管道,运营商控制力和收益情况也不同,“1”类管道基本是端到端控制,流量收益比最高,且业务创新的空间仍然很大;“10”类管道逐步被Apple、Google等终端厂家和OTT SP价值旁路控制,其端云服务分流、旁路了运营商价值;“100”类管道让运营商自损流量,欠缺盈利模式;

运营商需要对不同管道制定不同的业务和服务策略:对于“1”类管道,在流量、能力上充分保障,同时积极挖潜创新业务和服务,如Vodafone的M-PESA、中国的家校通,推动短信微博化等,实现价值最大化;对“10”类管道,开放合作,通过构建数字超市,切入数字媒体渠道市场,适时通过并购转型进入“端云”协同的垂直市场,建立竞争能力,寻求成长为NO.1通道的同时,实现向新领域转型的成功;对于“100类管道”,通过WIFI、有线宽带、无线宽带融合等方式提升支撑能力,同时在定价和营销上收缩限制。

移动Internet演进规律和运营商发展策略建议
 
移动Internet的发展是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演进的规律的,从需求的场景看,逐步从娱乐生活向工作学习、政务民生(智慧社会)等方向演进;从需求内容看,逐步从信息内容向智慧经验、情感精神、意识形态等方向延伸和演进。

基于简单、便利、最小化、体验优化、价值增值的需求,人们获取信息内容的入口经历了三阶段变化:1)门户网站阶段,2003年以前,以Yahoo、SINA为代表;2)搜索网站阶段,2003~2008年以Google、Baidu为代表;3)社交网站阶段,2008至现在以Facebook、Twitter、SINA微博为代表。目前在美国43%的信息获取通过SNS网站,中国此比例达到41%。上述市场演进轨迹成为Internet SP“改朝换代”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条件。

从体验的需求来看,用户需要“端管云”贯通、洞察理解客户即时、即地、即景需求的智能业务和服务能力,Apple从“终端+应用”的成功商业模式诠释了这一规则。

目前Internet产业是以娱乐信息服务为主,缺乏盈利模式,但娱乐仅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历遍浮华、回归生活本质需求之际,便是移动Internet服务模式升级、务实发展之时,目前已经开始向工作学习、政务民生等社会领域深度渗透,内容上向智慧共享、情感精神服务方向做深度探索。而虚拟世界的管控和意识形态引导已成为政府关注的战略高地,如美国将Facebook、Twitter定位为战略资产扶植发展,国家SNS、智慧社会、民生服务成为移动Internet下一个创新的新领地。

图1、移动互联网以客户为中心的演进路线图   

运营商转型进入移动Internet,经历了自主发展(标杆是DoCoMo、Vodafone)、学习OTT SP如Apple、Google两个阶段,都难说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区分电信服务和移动数据业务,未能构建起有竞争力的核心数据业务,也没有通过并购来加强核心业务;技术上缺失数据核心技术,关注端和应用,对中间的IT核心技术失控,包括开放系统、浏览器与构件(Widget)、中间件(基于CDC的JAVA技术)等;缺失核心数据业务,如基础技术支撑层(LBS)、基础业务支撑层(支付、物流、信用、安全等)、ASP平台层(如QQ平台);总结实践经验,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移动互联网,核心策略建议如下:

一,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核心优势:资本、渠道、普遍服务和覆盖、用户群、公信力、业务安全可靠、运营可控可管等社会性、平台性综合优势。

二,把握趋势,发挥优势;“搭大平台”,构建民生、政务高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唱大戏”,推进和支撑智慧社会建设:加强和政府协同、合作;通过并购合作战略,获取新技术、平台、业务能力,构建覆盖全社会普遍服务的信息计算中心、存储中心、高速信息网络、管控中心、民生/政务社交平台;

三,实施叠“T”螺旋式发展战略,识别最具成长性的业务机会,确立核心数据业务,围绕核心业务发展核心技术,通过VC模式与资本市场、产业专家密切合作,建立起发展和投资联盟或伙伴关系,通过实施并购战略快速切入、不断加强核心业务。

四,独立于电信业务,建立移动Internet业务和组织体系:引进领军人才,构建移动Internet创新管理、激励、开放合作的运营机制,营造创新、合作、开放的文化氛围。

五,建立体验、互动式用户、业务开发中心,提升对客户潜在需求洞察和业务创新设计能力;打造“端管云”贯通、“硬软湿”协同、“天地人”三和的业务体系架构和组织支撑能力,建立持续的竞争力成长机制。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电信业务挑战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分析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