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下台: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是自大
||2011-03-26
p>
p>
搜索引擎会让位给社交网络,但Google一定会输给Facebook吗?通过换帅,Google试图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3月26日,拉里·佩吉(Larry Page)将迎来38岁生日。而在此一周后,这个Google的创始人之一要接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坐回Google的CEO之位,领导Google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战略。
佩吉上一次任Google CEO的时间是十年前。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准备期之后,施密特卸下了“成人监护者”的重担,而佩吉也结束了辅导课,准备应对Google所面临的严酷挑战。
两个月前,施密特在Google发布2010第四季度财报时,宣布了此消息。他的Twitter页面个人简介也改为:4月4日前,Google CEO;之后,前任CEO和执行董事长。
周一伦敦、周二慕尼黑、周三苏黎世、周四达沃斯……接下来的新岗位,对施密特而言也许并不轻松,他在Twitter上数着自己走向新岗位要赶的场。对佩吉而言,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互联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互联网。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放在互联网,轮回的时间更短。过去30年,已经有IBM、惠普、网景、微软、英特尔、雅虎、Google、苹果……先后在我们眼前闪耀过。此刻,不少人正掐着分秒计算,Facebook有效访问量全面赶超Google的时间还有多长。
Google神话
1998年,佩吉与他的同学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一个科技论文的数据库索引管理项目中,利用数据挖掘,开发出一个叫作BackRub的搜索引擎。一开始,他们准备将这项技术卖给网络公司。推销不成,他们自建公司,佩吉任CEO,并将搜索引擎取名为Google。
1999年末,作为引入风险投资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1250万美元的融资的条件之一,Google得寻找一位外部人士担任CEO。他们最初的目标人选是时任苹果CEO的斯蒂芬·乔布斯,最后在2001年找来了施密特。
10年过去,Google员工从200人增加到2.44万人,收入从不足1亿美元上涨到300亿美元。尽管竞争对手不断出现,2011年2月它的市场份额还是占到了65.6%(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是第二名雅虎的4倍多。搜索关键词、基于内容的展示广告,占到Google收入的 96%左右。
2005年12月的《连线》(Wired)杂志上,凯文·凯勒赫(Kevin Keleher)撰文《谁在害怕Google?每一个人》。他列举了Google已经和将要涉足的领域——视频、分类广告、电信、操作系统、印刷物、电子商务等,几乎要挑衅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每一家公司。
事实如此,除了搜索和广告,Google还推出了邮箱系统Gmail(2004)、电子地图 Google Map(2005)、收购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2006)、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2007)、浏览器Chrome(2008)、在线免费办公软件Docs(2009)、触摸屏手机Nexus One(2010)。当然,还有一些如Buzz、Wave等半途而废的项目,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秉持“不作恶”原则,Google无疑是有史以来互联网企业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家,它不仅把搜索和广告做得风生水起,顺便也把原有IT企业的业务做得更好且免费,还有诸如开源的Map帮助人们重新看世界、Android等改变了行业生态,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和互联网相关的通信、能源领域。
2010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Google以25.4亿美元的净利润创下单季纪录,营业收入达到84.4亿美元,同比增26%,环比增长16%。
不过,这份财报同时还写到——“我们的业务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可怕竞争,特别是那些试图用网络信息连接用户并提供相关广告的公司。”这些竞争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雅虎和微软的搜索,第二位是旅游、求职、健康类垂直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网站,来自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竞争被排到了第三位,但也许,它们才是Google最可怕的对手。
可怕的新对手
2004年8月,Google成就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一单互联网企业IPO,募资19.2亿美元。也是在这年2月,哈佛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在宿舍里开启了Facebook注册邀请。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出生于1984年的年轻人,6年后就有了5亿注册用户。在2011年的白宫宴会桌上,他和乔布斯一起,分别坐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旁。
就像当年Google从搜索开始进入互联网,然后取代了微软的位置一样,Facebook从社交网络进入互联网,它甚至都没有去抢Google的核心业务——关键词广告(AdWords) 和面向网站的广告服务(AdSense),却很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打败它。
p>
p>
回头看互联网的发展,后来居上者,从来不是通过正面竞争从原先的第一名那里抢到位置,而是另辟蹊径,创造并满足了一种新的用户需求,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本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不过由于这场游戏的裁判是用户,而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他在哪一家停留更多时间,商业利益也会随着用户的转移而迁徙。
此前搜索引擎领先于门户网站,因为门户向所有用户提供同样的信息,而搜索引擎则可以将用户指向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对广告主而言,搜索广告可以把产品信息更精准地推送给客户。
现在,社交网络不仅能提供互联网上的信息,而且是用户熟人圈所关注的信息,将现实中的人际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比搜索引擎更具交互性。而广告主的产品信息,通过圈子的力量、口碑传播得以推广,社交网络盖过搜索引擎也是情理之中。
具体来看,Google搜索是抓取全世界的信息,并通过一套算法帮助人们更便捷地找到有用的信息。Facebook和Twitter则是让用户生产信息,并通过彼此的熟人关系来获取。而且,Facebook不对搜索引擎开放,Twitter只是部分开放,这让搜索引擎好不尴尬。
更让人无奈的是,在增强用户黏性方面,社交网站建立在开放平台之上,背后是难以计数的独立程序人员或者公司,开发出层出不穷的应用,满足用户需求。而Google则主要是靠9508名(截至2010年12月30日)工程师的生产力。
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数据指出,2010年8月,全美互联网用户在Facebook上停留时间为4110万分钟,占到该月用户互联网停留时间的9.9%,而同期人们在Google上停留时间为3980万分钟,其中还包括YouTube。
手忙脚乱的追逐战
施密特在Google官方博客中阐述管理层变动原因称,是为了“简化管理结构、加快实施决策的步伐”。确实,他们在社交网络方面不仅后知后觉,而且手忙脚乱。
Google的三驾马车(施密特、佩吉、布林)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出身,让Google带有强烈的技术色彩,哪怕是给员工提供优渥工作环境,也是基于事实、数据和分析,得出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社交网络的草根、非技术主义,和他们过往的经验是如此背道而驰,以至于Google一直没有找到互联网和社交网的结合。
2009年5月发布的Google Wave,是Gmail和Gtalk的合体,Google本想让它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让开发者提供基于Wave的各种衍生产品,Wave还支持开放通信协议,Google有计划让它开源成为互联网通讯平台。可惜,很多用户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反应平平,该产品在2010年底结束服务。
2010年2月推出的Google Buzz,可在Gmail邮件服务中同他人分享各类信息、自动加载好友的活动信息。但Buzz上大部分信息都是由机器自动发布的,而且常用Gmail联系人列表会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布在Buzz个人页面,这甚至让Google陷入了一场集体诉讼。
Buzz和Wave的尝试失败,一再表明Google还停留在按照技术派思路去做社交网络的事情。不过,从2010年开始,就有传闻说Google 在开发新的社交媒体Google Me,最新消息是这一产品将在今年5月发布,而且名称改为Google Circles。这个时候再推出类似Facebook的社交媒体,听起来并不现实,在起点上至少就与之有5亿用户的距离。
移动互联网将是社交网络另一个更重要的阵地。Google在4年前就已经布局,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移动互联网终端,顺势可以带动Gmail、Adsense。虽然这并不是专门针对社交网络而来,但是很有可能为Google融合社交网络开辟一新路。
2009年9月推出的定位服务Google Places,也许是Google目前产品中最容易对接社交服务的。它可以帮助商户建立自己的网页,并在网页上显示它们的位置、所处街道的景象、客户对服务或商品的评价,商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Google Places网页打广告。再加上Google Map和Android的庞大用户数,这是定位服务(LBS)不可多得的组合。要知道,Foursquare等定位服务公司眼下正是硅谷红人,甚至被认为是又一个Google或者Facebook的苗子。
而此时,Facebook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社交网络之外,它要做邮箱,也要做搜索,大有横向发展为又一个Google之势。这就好像过去十年,Google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取代桌面软件一样。在此期间,Google也许还有时间为搜索加入更多社交内容。
施密特曾在三年前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示,“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而是自大。我们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眼下掌握Google命运的,是二次出任CEO的佩吉。《连线》杂志网站最近摘录了史蒂芬·列维(Steven Levy)即将于4月出版的《谷歌是如何思考、运转,并塑造我们的生活?》一书中部分内容,其中写到——对佩吉而言,唯一真正的失败就是没有去尝试冒险。
列维在书中认为,佩吉“与众不同,他将具有比尔·盖茨、斯蒂芬·乔布斯一样的影响力。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整合谷歌的野心、道德观和世界观;与此同时,佩吉显得古怪、自大、神秘。在他的领导下,谷歌将更难预测”。
转载请注明来源:谷歌下台:灭掉一个公司的不是竞争是自大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