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仍未大规模普及 新能源汽车“堵”在哪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96

||2010-11-30

 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公众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大规模上路的前景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国家出台补贴政策

 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已有成果

 今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对于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带动民间资本在电机、电池规模化生产中的投资达到了85亿元。”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中,深圳市最早出台了补贴政策,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和纯电动车给予追加补贴。在上海世博会上,已有超过1000辆电动汽车投入示范运营。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中国公共交通和私人用车市场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平台,骨干企业已经开发出系列化产品。我国的电动汽车正在从研究开发、示范阶段,进入到商业化阶段,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

 发展仍然存在瓶颈

 电池性能和充电设施不足是难题

 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但现阶段还未得到大规模普及应用。

 “制约电动汽车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电池”,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介绍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的是电化学电池,价格偏贵,电容有限,不能快速充电。

 目前,另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必须通过专业的充电站或充电桩充电,这一类的配套设施还严重不足。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深圳,算是走在了前头,截至上半年,已累计建成公交充电站9个、社会充电站5个、社会充电桩134个,但这样的充电设施网络密度,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也有专家提出,用充电站解决能量补充,是基于油气动力时代的一种旧模式,新能源汽车可能会需要全新的“充电”思路。

 国内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生产,市场小,产量低,无法降低成本,所以前期只有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电价优惠等措施,才能逐步扩大市场销量。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得到的信息看,为数不多的私人用户主要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的客户,普通消费者尚处于缺席状态。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大量的废旧电池电瓶如何处理,似乎也需要未雨绸缪。

 编辑点评

 从中央到地方,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要真正实现产业化,新能源汽车还有一段路要走,其中,建立配套设施、切实提高汽车性能等,都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的进一步投入和持久努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为何仍未大规模普及 新能源汽车“堵”在哪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