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对接”打造竞争力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18

||2010-09-30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成为新的推动力。日前,第十四届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在西安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软件外包必须强化中日软件产业交流,扩大对日外包业务领域,并在服务层次上逐步向高端业务进行转移,以扩大市场空间、拓展产业前景。

外包向基地城市聚集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杉山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今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出现了一批软件外包“基地城市”,如大连、西安、济南等等,外包业务逐渐向这些基地城市聚集。记者了解到,当前,西安日本信息服务企业集群日益壮大,中日产业协作更加密切深入。在西安的高新区正在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需要,西安高新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的软件新城项目已经动工。5年后,一座汇聚科技与人文、集纳创新与智慧的软件新城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西安高新区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也将取得新的飞跃。

在这批外包基地城市中,对日外包是重头戏。这是因为一方面日本发包的对象国主要是中国,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对日外包的基础相对扎实。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副会长兼国际委员长杉山寻美说,日本离岸外包对象国第一位是中国,其次是印度,近年来,越南的增长也很快。与美国相比,日本软件产品比例较低,系统开发和系统集成的比例则较高,特别是订制软件开发的比例很大,这些特点都适应中国的外包企业。

向“服务提供型”转变

杉山寻美强调,未来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将从“受托开发型”向“服务提供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从客户从属型向伙伴型转变。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曲玲年也认同“转变说”,并从三个阶段分析转变的实质和目标。

第一阶段是软件委托开发阶段,特点是详细设计的编程和测试。本阶段日本企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国开发队伍,形成伙伴关系;而中国企业的目标则是提高服务能力,扩大企业规模。第二阶段是形成合作态势,特点是完善行业解决方案、项目开发与运维。本阶段日本企业的目标是进入中国软件市场,积累跨国服务经验;而中国企业的目标是提升大型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第三阶段是优势互补,共同服务阶段。特点是形成共同团队,进入全球产业链,中日双方的企业目标都是进入全球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记者注意到,“转变”的前提是正视目前中国软件企业存在的问题。上海欧比西晟峰软件有限公司徐一提出,对产品型企业来说,缺乏管理思想和对企业业务的抽象概括能力,产品行业适应度比较差,项目交付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项目招标时满口应承,实际服务不到位。对项目型企业来说,就项目谈项目,缺乏业务引导能力,缺少管理知识的沉淀,交付质量普遍不高,系统稳定性面临考验。

从“接包”到“对接”

软件外包要贴近市场,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加强接包方和发包方的“对接”。由于文化的接近性,目前中日软件外包对接具有较好的条件,但在需求分析以及技术、市场环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鸿沟”。

中讯软件集团高瑞东分别从发包方和接包方的角度提出外包服务的成功要素。对发包方来讲,成功要素包括:选择合适的项目,做好费用预算,建立合理的体制,制定相对长远的企业战略。对接包方来讲,成功要素包括: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卓越的项目管理及沟通能力,充足的业务积累和知识沉淀,积极的学习型组织,较高的技术和外语水平,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强调“对接”,一方面是为了把双边的合作交流引向深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中国企业逐渐丧失的外包成本优势。在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怎样才能保证软件外包的可持续发展?专家提出以下的建议:丰富业务内容,拓展业务领域,加强BPO、数据中心业务,和发包方共同拓展经营之道,共同制定人员评价制度,实现差别化的价格体系;更重要的是,积极向高层次业务转型。

一切都在变,但“对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责编:foxnn-1100

转载请注明来源:软件外包:“对接”打造竞争力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