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价的谷底:中国服务业的创新机遇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19

||2010-09-21

每个人都知道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把灯泡带入家庭与学校、输送可靠的电力服务,这些都是与之相关的服务创新。

秉承着服务创新的理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企业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IBM就从最初的硬件生产商,发展成今天的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业务解决方案和具有竞争性的业务模式供应商,从单纯的产品开发层次提升到协助用户创新的服务层次,服务创新已经成为IBM的目标之一。

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先导的发达国家陆续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1990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突破60%,标志着全球服务型经济格局的形成。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制造经济”范式下,无论是制造业的服务创新还是服务业本身的创新,都是被忽视的领域。

传统服务遭遇挑战

关于中国服务业的现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65%。2009年美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76.9%,当前欧盟服务业比重平均值亦在70%左右;而中国服务业目前只占40%,仅相当于美国1820~1870年间的水平,并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很低。

倘若看看旅游、交通运输,以及诸如餐饮、物流酒店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或许你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变化。的确,这些传统服务业近年来增长迅速。然而更进一步分析,像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研发及科技服务业等在发达国家起支柱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还远远不足。

在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看来,中国的服务业挑战还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普遍较为落后,缺乏专业化的中高端服务供应商,多数还是制造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式的自我服务。由于服务业对产业集聚的要求更高,生产性服务业落后也是导致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和创新链中总体处于低端的关键因素。

此外,中国的服务业在境内外普遍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供应链管理水平低,无法充分整合利用全球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为自主创新服务。虽然我国拥有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但从事现代服务业和承接外包服务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却十分紧缺。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服务业可资借鉴的范本不少,这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行业的优势所在。不少吸收全球先进服务业经验,充分本土化的企业,成为行业中值得期许的“黑马”。

创新增值服务

尽管如此,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朱晓明认为,当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来料加工等“三来一补”行业鲜有创新,至今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赚取微薄利润。在中国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再重复出现这一状况。“如果中国的服务企业,只是照着别人的图纸来外包制作,将来服务业还将重蹈制造业覆辙,在全球分工中,会被挤到产业链低端。”

最新的一份来自中国服务外包国际论坛的资料显示,维护、支持处于外包服务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而咨询、软件开发、系统解决方案和实施等处于较高附加值的两端。

从简单的客户要求的节省成本为目的的信息技术外包,到主动创新需求,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价值差异巨大。商务部的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细分市场中,就总合同执行金额来看,信息技术外包占到62.5%。

IT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接包方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强告诉记者,公司一直以来都在走着简单适应客户需求的发展道路,都是基于节省成本的外包模式。但他知道这并不是一条长久发展的道路。

“靠成本优势或者是靠劳动力堆积的那种发展模式是不可行的。”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和技术服务供应商埃森哲中国外包业务总监王晓艳表示,而应该转变到提高效率的模式。追求效率的时候,企业关注的是单位成本、人均成本和面积的成本,外包企业要尽量优化;追求效益时,企业还得关注生产率多高、有没有集合的效率等。“因此我们要创新、要实现集成,给客户提供新服务类型。”

现在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迅猛发展正在为服务创新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支撑环境,促使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升级。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正如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叶天正博士所说,服务创新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技术中心转型的推动力量,可以成为中国服务价值创造的契机。

责编:foxnn-1100

转载请注明来源:走出低价的谷底:中国服务业的创新机遇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