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软件业“黄金法则” SAP与Oracle对决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68

||2005-08-29


  寡头竞争正在颠覆一度为SAP所引领的软件业“黄金法则”,在更强的整合能力和更加一体化的业务需求面前,SAP的软件思想正在发生变化。


  2005年的SAP再次走到十字路口,这也是时隔6年后,SAP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次转型。


  2005年7月,SAP在中国以技术创新大会的名义对外公布了其以NetWeaver为核心的企业服务架构ESA。作为一个业务中间件平台,NetWeaver的研发始于2003年,也曾让对“SAP的顽固、封闭形象”印象深刻的人们听到风声后惊讶不已。NetWeaver对不同系统的整合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让人们不得不相信,SAP在软件思想上开始变化。


  过去多年来,SAP的软件规则在企业应用软件界一直被誉为黄金法则。然而,从2004年开始,这一黄金法则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软件业的变化正在悄然生起,业务全球化、整合、开源、外包服务、中间件的普及让SAP开始触摸到规则被颠覆的危险性。人们对软件响应速度、个性化功能的需求开始超越对软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SAP漫长的产品发布周期忍无可忍的情绪也已经在用户层面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Oracle仍在继续着频繁的大手笔收购行动,要命的是谁也不知道它要在收购上走多远,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寡头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而更要命的是,Oracle已明白无误地将矛头直指SAP,在SAP的表情中,兵临城下的紧张感一览无遗。


  SAP必须作出改变,只是这一次变化是否会重蹈1999年的覆辙,谁也说不清楚。1999年的互联网技术对全球软件业形成巨大冲击波,SAP在其中也不能幸免,当时SAP往互联网转型被认为是其20多年历史中自R/3发布之后最大的一次调整。在这一次转型中,SAP连同公司LOGO一起换成印有互联网标志的图标,事后重新换回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SAP向互联网转型的不成功。


  这一次SAP显得更为沉着,也更多地将变化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SAP的变化路线


  在SAP的历史上,R/3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一次历史性突破。SAP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孔翰宁说,这归功于SAP能较早地在美国这样的关键市场里争取到一些声名显赫的客户。


  而将SAP打入美国市场的正是SAP创始人之一,也是SAP精神领袖的哈索·普拉特纳。早在1980年代末,普拉特纳发现美国企业界正处于败给日本人的极度失落当中,当他们像朝圣一般来到日本,并试图找出丰田巨大成功的原因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业务流程再造”。


  美国企业界迅速掀起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狂潮,普拉特纳也迅速捕捉到了这一讯息,SAP要推出能够集成处理业务流程的软件。与此同时,大型机在这个时候开始走向没落,转向客户机/服务器架构。1993年,SAP R/3系统全面推向市场,客户机/服务器概念、统一显示的图形界面以及关系型数据库的兼容和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软件思想,让R/3甫一面世,就备受追捧。


  这一成功也将SAP直接拉到了全球软件巨头的位置上,也掀起了ERP软件的一次高潮。直到1996年,当互联网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前面的时候,人们开始觉得ERP在信息管理上显得老化而笨拙,电子商务软件的兴起逐渐威胁到了ERP的市场地位。SAP也在之后的两年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并曾出现一个季度没有一个单子的尴尬。


  美国的软件公司纷纷要向互联网转型,时为SAP董事会主席兼CEO的普拉特纳也对SAP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手术。在这一过程中,SAP开始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遭遇Oracle,在互联网浪潮中,Oracle以其电子商务套件的成功成为基于互联网应用软件的领军人物,而这是SAP所料不及的。


  这一次遭遇Oracle也让SAP认识清楚了美国软件公司在新机会下的突袭能力。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普拉特纳和SAP都不承认当时在电子商务软件技术上输给了Oracle,而将此归结为Oracle纯粹市场运作的结果。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SAP与Oracle进入了交恶状态。


  2001年,SAP开始回归到以R/3为主体的ERP业务上来。而从这时候开始,经历了互联网浪潮的用户们逐渐对SAP繁杂的系统实施和业务流程重组过程表现出不满。2003年,SAP开始考虑NetWeaver的研发,在SAP亚太区副总裁Simon Dale看来,NetWeaver的推出只是SAP的产品向下一代架构—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过渡的标志。


  但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在这背后,Oracle的步步紧逼或许是更为紧迫的现实压力。


  与Oracle对决


  早在对PeopleSoft公司的收购完成前的2004年9月,Oracle就宣称自己要做大而全的软件公司,这个公司定义的转变被视为是Oracle多年来最大的变革。这也意味着Oracle的业务范围将涵盖底层数据库、中间应用平台以及应用软件3个层面,而这几乎是目前软件在企业应用上的所有领域。


  在技术方面,Oracle全球CEO拉里·埃里森给Oracle定下了Linux、企业级软件、网格计算三个发展方向。在收购PeopleSoft之后,PeopleSoft具有强大整合能力的中间业务平台使得Oracle用三条腿走路成为可能。


  2005年年初,Oracle比SAP的NetWeaver发布抢先一步,公布了主要针对PeopleSoft和J.D.E产品的“软件合成工程”路线,如果一切顺利,Oracle将在中间整合能力方面练就一身好功夫,而这正是SAP的软肋所在。


  当SAP的ERP系统大规模应用之后,人们越来越发现SAP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存在着太多不兼容的现象,而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系统之间的不兼容等于是人为再造了一个信息孤岛,这在不少用户看来,“上了SAP的系统就等于要否定其他的系统”,在成本核算和实际应用上不现实。


  对SAP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呼吁已经层出不穷,Oracle也将此作为一大突破口。事实上,Oracle也有足够的现实条件去完成这一角色,作为从数据库起家的软件厂商,Oracle在底层整合积累的经验似乎更容易往中间业务平台的整合方面走。而同时,与SAP 在企业应用软件上30年的沉淀相比,Oracle显得更为灵活。“要形成新的软件模式,等于是将以前的软件思想进行不断否定和修正。”Oracle中国区一位人士认为,这对SAP来说有点举步维艰。


  但在企业应用市场多年的业务经验也正好是SAP对Oracle的比较优势,“而且这点弥足珍贵,”SAP中国研究院一位人士说。


  2004年9月之后,Oracle的运作模式被喻为是纵横交错的矩阵。在这一模式中,行业咨询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纵线,以数据库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和以应用软件为代表的应用产品横向插入,其中行业咨询能力成为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正好是Oracle的短板。


  SAP的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商业实践和IT技术结合的典范,SAP过去30年来在企业应用软件市场所积累的行业知识是Oracle在短期内难以跟上的。


  在孔翰宁看来,Oracle的软件在企业应用上仍处于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与SAP以流程为中心的模式不在一个档次上。但不可否认的是,Oracle正在用对行业专著型软件公司的收购来弥补这一缺陷,而行业专著型软件公司无论在行业咨询能力,还是在产品技术上,都有足够实力与SAP在单一行业抗争。


  以普拉特纳在赛艇上对埃里森的了解,他知道埃里森这一次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任由Oracle在合成工程上越走越远,对于SAP来说将是灾难性的。选择从应用层面往中间业务平台,甚至底层数据库领域走的路线,已显得极为紧迫。事实上,据SAP首席财务官Werner Brandt介绍,SAP计划将增长收入的关键从它的核心ERP交易转移到由合作者和ISV在它的NetWeaver平台上产生的分析合成应用软件上来,这已能说明一切。


  目前看来,SAP与Oracle在短期业务状况上的口水战,更像是相互在放烟雾弹,未来的对决关键在于它们路线的执行以及转型模式的选择上。


  而对于SAP来说,它有着比Oracle更好的人缘,在其背后还有着庞大的SAP体系和盟军,这一批友好力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SAP同盟军


  在2005年7月的技术创新大会上,Sun Microsystems全球SAP联盟高级总监Christoph Reisbeck对NetWeaver极为推崇,对于Sun公司与SAP的合作前景也表示强烈的信心。而到目前为止,Sun仍是Oracle在全球范围为数不多的紧密性关系的大合作伙伴之一,将Sun拉到现场,足见SAP用心良苦。


  Sun Microsystems 是SAP NetWeaver的最初合作伙伴之一。在NetWeaver进入研发阶段之后,Sun就一直在SAP的身边。


  而作为NetWeaver最早的合作伙伴,也是第一个客户的惠普,对NetWeaver的支持在业务层面上显得更为具体。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业务战略策划部总监刘万昌告诉记者,惠普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完成对SAP系统实施咨询支持,而在NetWeaver中,SAP利用了惠普系统和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惠普是作为技术支持者的角色出现的。


  事实上,NetWeaver的技术合作对象还包括英特尔。而作为合作成果之一的现实体现是,目前SAP新安装实例中有70%多是在英特尔的平台上。


  与SAP在ERP系统上的开发过程不同,NetWeaver的研发更像是一个多家厂商多边角力的结果,这也是SAP希望对外传递其同样开放,同样灵活的信息之一。


  在此之前,SAP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更多是在咨询业务层面。NetWeaver的推出过程使得人们看到了SAP在技术合作上的讨巧姿态,相比Oracle处处惹事生非的风格来说,SAP的表现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而在根本的商业利益之争层面,SAP也不像Oracle那样显得锋芒毕露。


  尽管在业务中间平台上,NetWeaver与IBM的Websphere有着直接竞争关系,但Simon Dale更愿意对记者强调与IBM之间的合作。事实上,作为SAP的业务咨询合作伙伴,IBM强大的行业咨询能力使其成为SAP全球最大的分销渠道。而由于IBM在数据库市场与Oracle形成激烈竞争,也使得“共同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俗话在软件业成为规律,两者在某种程度上联手“打压”Oracle已成为双方的默契点。


  在具体的战术上,SAP对付Oracle采用了更为巧妙的借力打力方式。而NetWeaver的开放姿态,作为这一次SAP变身的标志,使得“借力”显得更为方便。


  也许某一天,Oracle会发现对SAP“老态龙钟”的嘲笑原来是一场误会。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分析:软件业“黄金法则” SAP与Oracle对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