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科上市带动专利授权收入进入”井喷期”
||2010-01-21
p>
p>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p>
从创业到上创业板,朗科用了十年时间,朗科不但是“闪存盘”行业开创者,这几年更是以打“专利官司”开创国内“专利营销”先河。
不过,刚刚登陆创业版的朗科却不断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朗科能否保持其创新能力?专利经营模式在中国是否有前景?
面对这一质疑,朗科CEO、有着“U盘之父”头衔的邓国顺不服气:专利营销并不与创新相矛盾,创新为本,专利为保护衣。专利营销卖的是标准,为什么不能靠专利营销赚钱?
凭什么不能靠专利赚钱?
近几年来,朗科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势头不明显,而专利收入却不断上升,市场质疑声不断冒出。
朗科合并营业总收入三年一期(一期指2009年前三季度)数据分别为2.75亿元、3.06亿元、2.43亿元以及1.88亿元。2008年,业绩跌入低谷,主营业务收入环比下降19%。以今年前三季收入推算全年收入,其全年收入增长率预计也远低于30%。
p>
p>
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势头不理想,朗科专利授权收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最近4年来,公司实现专利授权许可收入1041万元、2813万元、4009万元、2408万元(上半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9%、9 .37%、16 .50%、12.76%,专利授权许可毛利占公司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31%、27.34%、39.56%、48.99%。2009年前三季度,专利授权许可贡献的利润为2404万元,与产品贡献利润2504万元相当接近。
面对市场关于朗科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质疑,邓国顺解释称,主要是受产业周期性波动(闪存盘价格下滑)及金融危机冲击,产业大环境影响所致。随着大环境的逐步回暖,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
对于专利营销的质疑,邓国顺十分不解: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专利营销的本质就是卖标准,外国企业卖标准赚钱就被奉为圭臬,为什么中国企业凭专利运营挣钱反而要受质疑?
邓国顺说,目前国内对专利运营模式仍不了解,随着朗科在国际闪存专利官司中成功案例的增多,专利收费运营模式将会被认可。“朗科坚持两条腿走路,但专利运营模式是公司核心,占公司总业务的份额将越来越多。”
专利池确保专利收入高速增长
1999年,朗科率先在业内推出基于U SB接口、采用闪存为存储介质的移动存储产品——— 闪存盘。
从1999年到2009年9月30日,朗科累计全球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量为35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33件,覆盖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有94件,授权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朗科上市带动专利授权收入进入”井喷期”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