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该向微软学什么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2220

|李玲玲|2010-01-04

日前,IDC发布了一份主题为《帮助经济复苏:IT、软件和微软生态系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白皮书》的全球调查报告。IDC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微软在中国每创造1元人民币的收入,其生态系统里的其它企业就将合计创造出16.45元人民币的收入。

笔者初看到这组数字很惊讶。微软的影响力世人皆知,但当这种能力被数字清晰地量化出来时,感叹的背后多了一份思考。

数字至少反映了三件事。一是微软构建的生态系统在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微软在中国的生态系统包括销售运行微软软件的PC、服务器、存储和智能移动设备的硬件厂商;基于微软平台进行应用开发的软件公司以及销售和分销这些产品的经销商;安装与管理基于微软产品的解决方案、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微软产品和技术培训,以及向客户提供其自有应用的服务型企业,或经营以上多种业务的公司。另外,那些微软硬件产品的加工厂和分销商们也正从中获益。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微软动一动,大家都跟着动。

二是相比普通硬件,做软件是很有赚头的,这个好处不只是直接的现金收入,还是一种控制力。

三是中国软件企业仍处于做大做强的发展阶段,何时达到构建产业生态链的高度,有待论证。

不止如此,在中国,微软生态系统推动的本地投资,包括研发、测试、一些辅助系统的开发、销售市场管理培训等,其规模已经达到近760亿元人民币。

世界软件产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化、全球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可中国软件仍迟迟找不到自己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定位。

金融危机中,软件外包业务的逆势增长,让中国企业在兴奋之余也看到了差距之大。有分析机构预测,全球离岸外包规模到2012年将逾1600亿美元,中国要想在此期间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目的地,行业规模需要有5倍以上的增长。

谈外包、谈软件加服务,找适合中国特色的软件发展之路都没问题,企业规模做上去也不是问题,但要做到近似微软这样全面而广泛地掌控生态链,却是很大的考验。

中国不缺乏软件人才、技术创新,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也是一年胜一年,中国的市场需求更是全球瞩目。在中国,5亿至10亿元规模的本土软件企业超过100家,过亿元的超过983家。中国产业基础也达到了做大做强的条件和要求,在行业前瞻性上,我们的技术提出时间并不晚于别人。那么,中国为什么造就不出微软、IBM这些对产业链(或本国产业链)有控制力的软件企业?

先来看看微软在中国的一些做法。

过去三年中,微软带到中国的外包项目平均每年为5亿元人民币,每年在中国采购的硬件产品大概是90亿元人民币。过去5年,微软累计培训至少200万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开发管理人才,微软认证的培训过程也在不断产出很多尖端人才,他们不断走向各个产业链部门,包括外包企业、硬件企业、服务行业、教学机构等等。

间接地,微软理念上的影响在潜移默化。比如,微软出资做外包项目,中国企业从头至尾被带一程,从立项、计划、产品开发到测试,到交付产品,整个过程就带出了一批外包人才,从一个组变成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甚至变出更多的其他企业。

笔者无意夸赞微软,只是透过这些事例看到微软的模式,即一同做大蛋糕才能共赢。当然,这也是基于微软自身以平台开发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使然。

中国的软件一直欠有序发展。国外的软件发展,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布局,哪些企业做哪些事,经过多年的竞争和摸爬滚打,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定位。而国内缺乏行业秩序,跟风严重,什么赚钱做什么,手机热、上网本热都是如此。早进入的还好,迟到的一般亏得头破血流。

再就是创新。中国不乏创新意识,而是缺少公开、公平和透明的创新环境。软件本身是高附加值产品,但它的高附加值在中国却偏偏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问题在于中国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

印度的外包做得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独到。而在中国,普遍的盗版行为扼杀了很多年轻的软件企业,在业界中形成在中国做软件不赚钱或赚钱很困难的行业潜意识,也扼杀了企业投资开发、创造甚至创新的原动力。

做服务容易,做产品难。中国不乏好的软件产品(比如方正激光照排软件),可做成功的不多。软件产品本身要求企业不仅要对产品有信心,对产品的将来也要有信心。光有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还不够,还必须有法律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严惩力度等等问题也决定着企业做产品的信心和决心。

认识到软件的价值是战略问题,其他的都是战术问题。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软件该向微软学什么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