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视2009起步快跑 影响电视新闻格局
||2010-01-01
p>
p>
“新华社电视”的概念既包括向各类媒体机构供稿,也包括以后要做的各种终端,电视台、手机台、网络台、大屏幕等
2009年3月1日,新华社中文电视线路正式运行;7月1日,英语电视新闻线路试开通;9月1日,中文电视新闻线路拆分为通稿、节目两条线路运行;同一天,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全面上线,新华社CFC手机财经电视频道开播。
早在2008年下半年,新华社要办电视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这一切源自新华社党组于2008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新华社视频报道的意见》。2009年初,原新华社音像部调整为新华社音视频新闻编辑部,同时原总社直属企业——新华音像中心也成建制划转给音视频部管理。这些都为“新华社电视”在2009年日渐活跃打下了基础。
“新华社电视”的网页
在不断推出电视、新媒体产品的同时,新华社的电视新闻首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新华社中英文电视新闻通稿和成品节目的日首发时长合计600-700分钟。线路拆分的最大好处是,素材与成品两条线路可以按照各自规律进行制作,新闻时长可以进一步加长。”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向《综艺》表示,原先“新华社电视”设定的日首播量计划是到2009年底达到480分钟(当时也曾认为280分钟的规模已属比较困难),2010年达到960分钟,现在他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标。“最近新华社所有的国内分社、海外分社的电视设备陆续配备到位,到10月前后应该还会有一个新闻采集的高峰,直播车配备后,增加时长不会成为问题。”吴锦才表示,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华社电视”而言,现在增加时长是加强基本功,最近他们计划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首播时长为基准,“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首播时长从170条提高到230条,新华社作为一个供稿单位,提供的新闻规模必须比电视台自采的数量要多,否则称不上是通讯社业务。”
新华社电视的优势
“新华社发展电视业务的最大优势在于国际传播能力,最大的舞台、最大的出路在于参与世界新闻竞争。”吴锦才说。《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明确提出新华社电视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加大视频采集能力,在国外分社配发技术设备;第二步,组织队伍,加强培训,增加节目,技术上做好相关的配备;第三步,建立新华社独立品牌的、直接面向终端受众的电视播出平台。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国内拥有31个分社,海外拥有110多个分社,这些遍布海内外的记者为新华社办电视提供了基本的采集力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表示,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视新闻主播、评论员,早期都是优秀的文字记者,新华社拥有全中国最优秀的驻外记者,他们通晓当地语言,活动能力很强,这些记者早年都是从各大名牌院校选拔出来的。新华社的人才优势非常突出。
业内普遍对新华社的信息采集能力、调查能力、内参能力十分认可,认为这与长期以来国家对新华社的人才、指令、训练储备有关系。但目前新华社办的是“电视”,不是“电视台”,“新华社电视”如何才能被更多的电视观众所知晓并认可?电视新闻产品能否销往更多终端?对此,吴锦才表示,“新华社电视”将着力拓展三个出口,一是使用新华社的电视通稿系统向各媒体机构供稿,二是借用海外电视台的栏目与受众直接见面,三是在投资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建设自己的海外电视频道。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刘宏认为,“新华社电视”的出口应该不成问题,从延安时期就一直流行通讯社至上、信息采集至上,因此在对外出口上,国家在布局整体传播格局时会对新华社进行一定授权。在对内出口上,现在媒介融合趋势日渐明显,未来画面流通会更自由,很多地方台愿意采用新华社的新闻。现在是文字、图片,将来也会考虑画面,因为新华社是一个“在政治上能够把关”的供稿单位。“新华社有大量的人懂政治,懂国情,这样的人做新闻的底子会好一些。”
p>
p>
黑龙江卫视驻北京相关负责人赵国辉表示,除了向地方电视台提供视频新闻,现在新媒体渠道越来越多,因此“新华社电视”的出口也会很多,不过电视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单纯靠销售新闻产品不会有多少收入。如果有商品意识、受众意识、积极开发广告产品,就算只是在新华网上挂视频也会有不少收益。
采编架构
目前新华社的海外分社初步划分为三种类型,7个总分社和东京分社、巴黎分社、里约分社已经各配备了2-3名专职电视记者,他们被界定为专职电视记者队伍;包括华盛顿分社、柏林分社在内的10多家分社由文字记者兼做电视节目,为兼职电视队伍;此外,还有10多家分社大量培养当地的报道员承担拍摄剪辑任务,他们与分社记者配合发回报道,这些被看作是报道员队伍。“以后我们要强调各地分社的本地化,加大当地雇员的比重。”吴锦才说。
新华社国内分社则按照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从各地方台和应届大学生中进行招聘。截至2009年7月8日,31个国内分社已有专职电视记者96人。此外,音视频部自2009年成立后大规模招兵买马,人员规模从年初的不到100人扩张到现在的近300人(含音像中心),且三分之二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有不少员工来自地方电视台。
电视是一个多工种配合的行业,特别是直播节目常态化后,对多工种的合作要求更高。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华社电视业务而言,如何调整现有的采编业务结构,以职业化的标准梳理电视制作流程就显得既必要又急切。“音视频部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重起炉灶。”据吴锦才介绍,2009年初他接手这项工作时,首先找了两套材料,一套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工作手册,另一套是北京电视台的年度文件汇编,此外还借鉴了重庆台等几家地方电视台的规章制度,以及BBC等境外电视台的业务架构,之后统一汇总并结合通讯社电视的特点,重新建章立制。
“拍摄电视,不能只见画面、不见思想。”新华社现有的电视队伍中,既有对电视拍摄很有感觉的,又有转自文字报道领域的,如何把这两部分人员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是音视频部近期的一项主要工作。
音视频部旗下有一个名为“机动采访室”的部门。今年5月21日,机动采访室的日常采访业务开始融入新华社的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视频记者与文字记者会综合考虑文字、图片、电视报道的要求,一道采访。这是“新华社电视”尝试整合社内资源,进行多部门协作,构建多媒体业态采编体系的开始。此外,机动采访室还要承担全球的机动采访任务,遇到重要的国际新闻事件,记者都会前往一线采访报道。
2009年,音视频部先后成立了热点工作室、读图工作室、直播工作室等,并融入新华社的多媒体中心。这三个工作室在依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各自创办了新节目,比如:热点工作室创办的《热点连线》是对现有音频素材的二度开发,同时发挥新华社驻点网络广的优势广泛连线海内外分社,遇到突发事件几乎与新华社的文字发稿同步,甚至更快,彰显了音频报道的优势。“新华社做电视必须在新华社的平台上去做,要充分利用新华社的各种优势资源,对线索资源、文案上等进行综合利用。”吴锦才说。
资源战
创办于2000年4月的《新华视点》是新华社的招牌文字专栏,以敏锐洞察社会热点话题见长,连续3届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2009年1月3日,《新华视点》电视版在黑龙江卫视开播,这档节目由新华社国内部、音视频部等部门与黑龙江卫视共同制作,周播版《新华视点》采用事件深度调查与评论员点评相结合的节目形态,让文字专栏电视化得到较好呈现。7月1日,《新华视点》由周播改为日播,日播节目采用直播状态,更加关注热点和突发事件,并着力体现时效性和新闻第一落点。改版后的第4期,在只有70分钟准备时间的情况下,节目紧急调整当天编排,组织人力对乌鲁木齐“7.5”事件进行第一时间30分钟直播,获得全国各卫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新华视点》作为新华社的精品节目,未来将在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形态的基础上,率先向融采集、制作、传播、营销一体的多媒体业态拓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华社电视2009起步快跑 影响电视新闻格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