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成功布局大陆市场 征服中芯国际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568

||2009-12-15

  笃信基督教的张汝京无需感叹命运的蹉跎,所以他走得很平静。

  11月10日,中国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宣布,公司CEO张汝京由于个人理由离职,该职位将由曾任华虹集团CEO的王宁国接任。从2000年创办中芯国际至今,张汝京已经执掌帅印长达9年。这也意味着,在挣脱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束缚后的第9个年头,他再度折戟沉沙,败下阵来。

  11月10日晚些时候,中芯国际向《IT时代周刊》发来董事会公告,称已与台积电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将解除所有诉诸待决诉讼的指控。同时,中芯国际将向台积电支付共2亿美元现金并转让约8%的公司股份。此外,台积电还将获得对方的认股权证。交易完成后,台积电至少将获得中芯国际约1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这项交易需取得必要的政府及监管部门批准。

  至此,海峡两岸芯片代工工厂之间长达6年的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台积电此前曾向美国加州地方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张汝京违反与台积电在2005年签署的协议,并要求中芯国际赔偿其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台积电辩护律师查宁说,本案涉及65项商业机密,这是他所遇到的规模最大的商业间谍案。

  11月3日,加州地方高等法院陪审团最终认定中芯国际败诉,称该公司侵犯竞争对手专利并非法盗用其商业机密。法院法官史蒂芬·布里克当时表示,将评估台积电的损失,判定是否永久禁止中芯国际在美国境内销售存在争议的相关产品。

  参与此案的中芯国际律师称,张汝京的离职并非和解协议的一部分。但业界普遍认为,这位中国“芯片之父”敏感时期挂冠而去应该与此诉讼案的判决结果有关。

  拖沓的诉讼案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之间的官司已经持续多年。

  2003年12月,台积电针对中芯国际提起了一系列法律诉讼,指责其采取雇用台积电前员工的方式窃取自己的技术专利。台积电方面称,在2000年,中芯国际雇用了约180名曾在台积电工作过的员工,并要求他们带回老东家有关设立基金、制造芯片及其他设计原则的相关文件资料。

  2005年1月,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一纸协议,同意6年内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的费用,同时移交问题文件,停止使用涉案的技术与制程,并不再公开其商业机密。台积电称,当时他们还给予中芯国际6年的专利使用授权,但前提是对方须遵守和解协议内容。

  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就像当年业界预测的一样,协议并未维持太久。2006年8月,台积电再次对中芯国际提起诉讼。查宁律师称,中芯国际并未归还涉嫌商业机密的相关文件,并继续不正当使用其商业机密。

  这次诉讼激怒了张汝京,中芯国际开始反击。2006年9月,中芯国际在同一法院反诉台积电,指称对方违反合约及违反真实公平交易原则。随后,双方又在大陆展开了司法拉锯战。同年11月,中芯国际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起诉讼,指责对方不但违反早先的和解协定,而且“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用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要求台积电赔偿并做出公开道歉。

  今年6月,北京市高院一审判决,不支持中芯国际对台积电的诉讼请求。于是中芯国际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但未及最高法院二审开庭(原定于11月25日),两家芯片代工大厂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而张汝京的退位也可能从此终结他与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之间长达数年剑拔弩张的对峙。

  张汝京与张忠谋曾共事多年,两人间的恩怨也由来已久。1977年,29岁的张汝京加入美国德州仪器(TI),当时张忠谋是德州仪器全球资深副总裁,也是张汝京的大老板。1987年,张忠谋回台湾创立台积电,开辟了将芯片设计和生产分离的“专业芯片代工”这一全新商业模式。

  1997年,张汝京也提前从德州仪器退休,创办了台湾世大半导体公司,自任公司总经理,并在短短三年时间带领公司实现赢利。2000年1月,在张汝京不知晓的情况下,世大大股东中华开发将该公司以50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竞争对手台积电,张汝京认为是张忠谋伙同中华开发盗走了世大,“两张”从此结怨。

  张汝京负气出走到大陆二次创业。2000年4月,他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并从台湾挖来一大批技术骨干,其中不乏前台积电员工,这给张忠谋留下把柄。在此后的诉讼中,台积电认为张汝京从创立开始就一直利用台积电前员工非法盗用其知识产权。

转载请注明来源:张忠谋成功布局大陆市场 征服中芯国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