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外包相差14倍 外包“人才缺口”亟须填补
|何建华|2009-11-30
p>
p>
尽管做日本软件外包中国企业有优势,但实际上中国企业所能获得的订单数量与总量难成正比。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对日软件外包占全球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的7%左右。
据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对软件外包市场调研分析,目前中国的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相对低端的数据处理和软件编码,而印度外包的区域特点是呼叫中心、软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后台运作和数据输入。
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彭壮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总体规模看,中国的外包金融机构外包的业务和美国有14倍差距,从运营支出占比看,也有3倍差距。”差距缘于中国金融外包发包方还存在三方面问题:
首先,在业务种类方面,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仍然以基本的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如数据录入),而成熟市场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则早已超越了初期数据录入阶段,发展到了将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财务、人事、采购等,和行业型业务进行外包。其次,从业务深度看,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多采用单点或局部的业务外包,大多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且重复性强的特征,对于较为复杂或涵盖环节较多的流程目前外包还较少。最后,从发包方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看,国内金融机构客户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主要在短期“补缺”,特别是短期的人力和技能等资源的提供,而较少以通过与外包服务提供商合作来实现流程优化、发展新的业务能力及改善运营模式等更长期的和战略性价值为目标。
由此看来,在软件外包业务上,我国企业还停留在产业链的最底层。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内企业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缺乏高端人才就是一个根本原因。
“(中国企业)做不了高端,不是市场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华信总经理刘军曾对记者说过。“中国企业自身规模有限,根本接不了大单子。”据估计,中国目前有数百家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但规模大多在数十人至数百人之间,这与印度和美国软件企业动辄几万人的规模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辽宁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李兵认为,目前制约大连软件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缺乏。这个问题也是东北三省发展的主要问题。
“几乎每天担心猎头公司挖自己手下的人。”一从事多年软件外包业务的大连本地软件企业老总向记者抱怨。大量外包订单的涌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驻,给大连的软件外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才的短缺。“互挖墙脚常常出现”,不但大连华信等本土软件公司谈起人才短缺问题都很忧虑,也让进驻在大连的跨国公司业务扩张遇到了难题。
通用电器大连咨询管理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大连开展BPO的企业,该公司原定计划在大连招聘3000-4000人,现在却只有1300名员工;惠普去年落户大连成立了惠普全球运营支持中心,目前主要从事针对北亚地区的软件开发、BPO、呼叫中心等业务。据惠普全球运营支持中心(大连)总经理陈生介绍,目前该中心员工总数有近800人,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之内发展到2000-3000人的规模,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迫切;IBM公司正式入住大连软件园的时候,曾经提出在五年内发展到拥有员工20000人的目标,尽管该公司2004年底员工数量已达到600人,但与实现20000人这一目标的差距依然很大。
根据大连市的调研,目前软件开发人才需求的层次是1∶2∶7,其中中高级人才占总需求的30%。最高层次是软件架构师,要求精通日语、英语或日英双语,在IT领域工作8年以上,这部分占从业人才比例的10%左右;中层是项目经理PM和系统工程师SE,要求精通日语或日英双语,IT领域工作3年以上,1年以上项目管理经验,这部分占人才比例的20%左右;基层人才主要是软件工程师PG,要求日语三级,英语四级以上,1年以上IT经验,这部分占人才比例的70%。
实际上,人才缺乏问题不仅在大连急需解决,也已经成为整个中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夏德仁市长认为,中国人才资源的缺乏是一个结构性的缺乏。他表示,“大学毕业生中有1/3在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1/3到了岗位上之后又觉得专业不对口,剩下1/3才算是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岗位。”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美金融外包相差14倍 外包“人才缺口”亟须填补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