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TCL、京东方三大国际并购案比较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69

||2009-11-25

自金融危机以来,鼓励中国企业出海抄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海外并购案越来越多,仅海外并购大案都已经足以从过去的年度新闻变成月度新闻,甚至十日谈。

但不管是中投、平安的金融寻梦,中海油、中铝的能源解围,还是万向、海尔的市场布局,其代表性、影响力都抵不上TCL、联想和京东方这三大制造巨头的三次经典出手。

当年,凭借这三大并购,京东方迈步进入高投资高技术的液晶产业,TCL一步成为全球彩电之王,联想跻身IT豪门之列。一时风光无限。

如今,三巨头境况各异。

联想在度过新婚的密月期后不久,就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闹起饥荒,2008年巨亏2.26亿美元,连半隐的柳传志都不得已出山救火,可见火势之严重。因为对IBMPC业务的消化不良,联想开始进入“最危险的时候”。

TCL甚至没来得及过上一个蜜月,就直接进入了婚姻痛苦期。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很快被平板电视挤下历史舞台,进入全面亏损。一连好几年,TCL全球的盈利都补不上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带来的窟窿,公司因此ST很久。

相比之下,只有京东方的液晶事业还能带来一丝安慰。在金融危机中还能逆风上马在安徽合肥六代线,并筹划投资300亿元建立八代线。

差异究竟从哪里开始的,答案当然是:动机。三个不同的“为什么”带来了三个不同的“原来如此”。

联想为什么?救命!救命!

在收购之初,柳传志一直没说过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的PC业务,直到收购完成并实现首季盈利。

柳传志当时谈及并购经验,坦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收购。”这话总结得很好,但联想究竟为什么,他并没有真正点明。

2003年,联想遇到困境。始于2001年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几乎完全失败。

联想当初选择三个与IT相关的行业:互联网、IT服务和手机业务,希望打开新市场,进而入围《财富》全球500强行列。

2000年8月,联想入股赢时通,取得40%股权,吹响了进军互联网的号角;12月,联想又与新东方合作成立新东方教育在线。2001年6月,联想与美国在线合作,合资成立FM365网站。

在IT服务领域,联想2002年先后完成3次并购,包括以5500万港元收购汉普咨询51%的股权;以2333万元收购智软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以6000万股收购中望系统有限服务公司。

在手机业务领域,联想于2002年投入9000万,买来厦华电子的牌照,成立联想移动通信公司。

随后三年,联想又投资超过12.5亿港元,其中投资于互联网业务超过10亿港元,投资手机与IT服务业的分别为1.5亿港元和1亿港元。

但三年之后,联想并没有达到营收超过600亿人民币的目标(这是《财富》全球500强的门槛)。不仅互联网业务因为遭遇泡沫破灭而抽身,终止与美国在线的合作,IT投资也亏损连连,不得已打包卖给亚信科技一部分。

做别的不灵,只有做PC还凑和,而国内PC市场已经巨头环伺,联想的市场份额只有下降的份儿,想打开国际市场,根本没门。

这就好像一支队伍被死死地堵在了山沟里,而且包围圈还在不断缩小。如果此时包围圈外突然有一支队伍说愿意合伙,帮助场外开花,围魏救赵,恐怕条件再苛刻,也会觉得这是喜从天降。

TCL为什么?护照!护照!

李东生也是如此。

当时的TCL是国内家电业第二名,但李东生觉得已经找不到增长空间,原因有二: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后,对中国彩电密集的反倾销调查让人措手不及,堵住了中国彩电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海外市场的通道。与此同时,国内彩电和手机产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TCL的手机业务在2004年严重亏损。

李东生认为,只有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才能实现彩电与手机业务的快速扩张,并获得外企的核心技术,以及国外销售网络,然后将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延伸到国外,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化中找到一条生路。

简单说,李东生是因为TCL产能巨大,但国内市场遭遇增长瓶颈,国际市场遭遇封锁,无处释放,憋得难受,才不惜重金,为TCL买一张国际通行证。

京东方为什么?替代!替代!

普通高手只想到战术,只看到未来的一步,而真正的高手看重战略,能看到未来的两步甚至三步。

王东升就是一位典型的战略高手。

从1992年接手京东方,他就一直思考战略问题。事实证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的“替代危机”思维日后展现出巨大的力量。

“替代危机”是王东升多年思考得出的战略概念。1992年,因为电子管被CRT技术替代,北京电子管厂这个大型国有企业此时的家底只剩老厂房,成批成套的大型设备全部变成废铁。

更严峻的是,替代危机留下两大沉重包袱,一个是上万名员工,一个是巨额债务。在从电子管技术被动转向CRT技术的过程中,王东升第一次体验了替代危机的可怕。于是,王东升开始陷入担忧和焦虑,因为当时国际盛行的CRT技术也已发展30年趋向成熟,有难以突破的极限,无法持续升级的技术必然被替代。

他必须在CRT技术被替代之前找到下一个替代技术,掌握战略主动。

1995年,王东升成立预研项目组,开始对当时平板显示领域中的三种技术趋向——PDP、TFT和LED进行跟踪和研发。1997年明确肯定3C融合为平板显示技术带来的历史机遇:“TFT-LCD技术将成为平板显示的核心技术,在今后10年内将居于显示技术中心地位,并主导显示行业的发展,由此影响到家电、PC等相关行业。”

从1998年开始,王东升将企业资源开始集中于TFT显示技术,直到2003年大举并购,战略准备期至少5年。京东方就是在液晶平板显示技术替代CRT技术的前夜,一举通过并购切入显示面板产业,登上平板显示产业链上的技术制高点,占据了价值达最终产品80%的关键环节。

相比之下,TCL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为一张即将过期的护照前后搭进去9000万欧元。联想则是典型的战术主动,战略被动,小蛇吞下大象,只得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消化,而PC市场是一个摩尔定律驱动的市场,停一步就意味着落后两步,而联想为此三年耗去三年之久。

虽然都是决定要并购,但在买什么的问题上,三家公司的思维反应依然相距万里。

联想和TCL的并购对象就好像是从天而降的完美姻缘,好比“有了瞌睡就送来了枕头”,让他们自己都觉得运气超好。而京东方是主动接近目标,等待机会。

联想攀上没落贵族

IBM PC堪称PC市场的开山鼻祖,并曾辉煌数年,但到1990年代末,出于战略转型和竞争考虑,IBM两次找到联想,因为PC已经成为他们的包袱。在郭士纳带领IBM8年转型之后,大象已经变成IT服务巨头,PC业务已是典型的没落贵族,负担而已。

但2001年找联想时,IBM还强端着贵族的身价,要价40亿美元,把联想吓回去了。

到2004年,一切都不同了。IBM PC进一步没落,华尔街进一步催促IBM甩掉这个包袱,以免影响利润和股价。而此时的联想也陷入困境:联想台式机的毛利率已经降到1%到2%,而他们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能力还很差(联想到2002年还不能生产笔记本电脑)。

收购IBM PC业务,联想不仅能得到笔记本电脑生产和研发技术,还能获得这个IT界第一品牌,一举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成为世界电脑第三名,一年实现国际化目标。

当你一心想成为贵族的时候,一位贵族小姐送来结婚戒指,让联想难以抗拒。此后,联想花了三年学习贵族礼仪,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但急坏了需要过日子的股东。

TCL领回豪门弃妇

如果说联想娶的是一个家道败落的贵族小姐,那李东生买来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则是典型的豪门弃妇。

汤姆逊彩电业务早已陷入亏损,曾考虑卖给GE,但遭到拒绝,成为“韦尔奇也不能拯救的业务”,这才是TCL接手也必然亏损的真正原因。

老牌国际品牌汤姆逊在彩电业务数年大亏损,2004年就决定退出彩电和彩管制造领域,而转向数字电视芯片、平板电视和涉足娱乐领域。

因为中国家电企业竞争激烈,微薄的利润使得中国生产商无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或者说是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没有实力和时间去研发核心技术,掌握产业链制高点。这就是中国制造业流行的中国技术无能主义。

TCL希望并购国际品牌能够为中国企业的战略突围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而且李东生也看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当汤姆逊有意卖掉彩电业务时,李东生马上上钩。汤姆逊数次主动找到TCL寻求合作,李东生也和联想一样,刚开始嫌弃他们要求控股权没有答应,后来汤姆逊不要求控股权了,李东生马上“抓住了机会”。

但后来的大亏损使他不得不承认:当时没有聘请专业的顾问公司,不了解汤姆逊欧洲市场的情况。

京东方讨好上尉的女儿

联想与TCL都是同业同位并购,都是已有制造业产能和市场的延伸,只是换个好看的品牌,大一点的渠道,以及硬一点的技术,属于典型的同业同位并购。

但京东方不同,它是沿着产业链往上走,是同业上位并购,相中的是上尉(上位)的女儿。STN-LCD是“超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器”,是LCD行业中TFT-LCD之外的第二大产业;OLED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是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

京东方瞄上现代这两项技术是从1998年开始,在并购之前,京东方用5年时间准备相关人才和资源。其中第三年时,京东方又先以合作的方式打入上尉家,与韩国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SEC、韩国现代半导体株式会社合资,在韩国设立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将之作为收购主体。

通过先期的收购和合作,京东方培养了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深刻了解了液晶产业的发展趋势,选择2003年出手,只是时机成熟。

当时,现代液晶业务因为金融危机支撑不下去,而不是因为没有前途,才给了京东方机会。台湾电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郭圣昌认为:“京东方只花了不到4亿美元,买到的绝对资产和技术至少价值20亿美元。”

接下来,京东方又以10.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显示器厂商冠捷,打造了完整的液晶显示产业链。

转载请注明来源:联想、TCL、京东方三大国际并购案比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