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Tanner:并不存在“企业级技术”

    |     2015年7月12日   |   会员服务   |     评论已关闭   |    1409

||2005-06-16


Michael Tanner,在一家针对高科技公司的咨询公司Chasm Group任总经理。他是一个著名的演讲者和作家,曾在包括商务软件、中间件、无线应用,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咨询服务。 


企业内容管理就像经济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常识性思维模式经常被人们忽略。


投资于能够降低成本并提升资产回报率或增加收入的系统,看上去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IT业的供应商曾经对他们的技术所带来的商业回报表示过肯定。当今的许多技术公司是在市场需求充足时组建的,并形成了一种专注于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的文化。现在IT预算都要经过详细的审核。这使得IT行业的供应商中间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话题的中心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


技术评估人员所提出的比较列表经常并不是基于特定的商业需求的,而资金的批准者们仍然不容易做出风险最小的投资方案。企业内容管理系统的效益——增强生产力、内容集成、流程自动化和内容重置——可以非常显著,但同时其实施风险也同样可观。


这一机制导致了制造商们对企业内容管理系统表示出更大的兴趣。这些系统的效益——增强生产力、内容集成、流程自动化和内容重置——可以非常显著,但同时其实施风险也同样可观。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管理系统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 设定的目标过于乐观。正确的商业目标本来可以推动投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被过于乐观的想法蒙住了眼睛。经理们必须为资源而竞争,而这些互相竞争的项目负责人都对他们各自的项目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因为如果他们作保守的估计无论其个人还是项目几乎没有任何利益。其结果总是不现实的期望和周而复始地把希望投于下一季的预期。


● 没有考虑实施过程的风险。这在协同与内容管理领域尤其显著,因为在这些领域实施得好坏与每个人对软件的态度息息相关。人们私下里可能不愿意协作得更好,也不愿意把这项投资朝着更能创造收益的方向推进。如果难于得到正确的相关信息——这是内容管理的关键——潜在的知识管理的收益人也会怀疑项目的可操作性。


● 在实施过程中临时增加需求。即使实施是从书面的需求计划开始的,在实施期间额外增加的需求也很少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常识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你可以这样想:没有企业级某某这种东西,没有企业级内容管理,没有企业级门户,没有企业级知识管理,没有企业级集成;而只有具体的针对特定商业问题的系统。


当然,你最终可能还是想要一个统一的集中的解决方案。那么在购买一个软件之前从这个角度——该产品是否符合企业的整体规划,是否能在整个企业间推行——来评估供应商就很重要了。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在根据具体的商业问题和需改进的商业流程定义需求之前,就把潜在的技术投资看作“企业级解决方案”,那几乎可以肯定这种“解决方案”不能实现预期的回报。


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每个商业机会都有相应的商业需求,也都有可计量的收益以及可预测的结果。


来源:MBT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Michael Tanner:并不存在“企业级技术”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