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发展Park经济 每平方米效益是工业用地10倍

    |     2015年7月12日   |   行业要闻   |     评论已关闭   |    1241

||2009-03-25

一个全新的科技经济板块,正在太湖之滨蓬勃生长。

I—Park、D—Park、K—Park、T—Park、B—Park、S—Park、V—Park……短短两年间,无锡涌现出了近50家Park园区。这些园区,集聚了无锡品质最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端的人才团队,重点打造高端研发、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

2008年底,当经济形势寒风刺骨时,无锡各Park内却依然春光融融:以工业设计为特色的D—Park全年业务总收入达到268.37亿元,同比增长28.6%;业内新军K—Park,原计划投资15亿,最后完成了28亿;在无锡市2008年起列入统计的19个Park园区中,有11家年销售总额超过了10亿元,所有Park园区每平方米效益是工业用地的10倍以上。

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上一个10年比的是开放型经济的数量和规模;下一个10年比的将是科技创新行业的能力和水平。"无锡Park经济正是这种转型的现实呈现。

从开发区经济到Park经济的战略选择

不久前,I—Park迎来了花旗、微软、索尼、东芝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的密集访问,考察软件服务外包。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种访问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将剥离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以降低运营成本,无锡则是他们都感兴趣的接单地。而就在2年前,无锡在国际外包业务界还寂寂无名。

在此次全球经济震荡中,无锡Park经济逆市飘红,目前无锡离岸服务外包列中国城市第二,集成电路设计列中国第三,原创动画为中国城市第四。

杨卫泽说:"Park即园区,在无锡特指‘三创’载体,即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从开发区经济到Park经济,无锡选择的是一种发展路径,即经济的转型提升,战略选择可以归纳为‘四高联动’和‘三大转变’,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集聚高层次人才和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有机联动,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而Park经济则是这种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

从开发区经济到Park经济,D—Park(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的转型提升很具代表性。D—Park所在的蠡园开发区,土地资源2003年就已用光,而紧邻太湖的环保压力又特别大。为突破发展瓶颈,园区依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人才优势,开始发展工业设计。如今的D—Park占地只有13万平方米,200多家设计企业的年产值却高达25亿元,这里集聚着2000多名本科以上学历的设计人员,成为工业设计人才的集聚高地。

眼下无锡的诸多Park,已形成了错位发展态势。I—Park以软件和创新创意产业为特色,T—Park主打科技创新和软件外包,D—Park的工业设计全国领先,B—Park以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为主干,K—Park以总部经济、教育培训产业见长……它们的共同点是:园区内没有厂房,不存在工业污染,都长着一颗优化发展的"芯"。

无锡市副市长方伟说,无锡Park经济的崛起,代表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仅在于绿色环保、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无锡正在向世界经济大舞台的中心挺进,谋求未来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从"抱孩子"到"养孩子",科技创新要留下"无锡基因"

虽然从2004年底无锡就开始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外包,但一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称之为"好高骛远"。杨卫泽说:"一些人还保持着旧的思维模式,看到林立的烟囱,听到机器的轰鸣,看到车水马龙的上下班的人流,心里才踏实。现在的Park环境就像公园和社区,高楼里静悄悄的,工作也只有键盘轻微的嗒嗒声,他们怀疑:这样能创造财富吗?然而事实证明,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以前我们是拿来主义,直接引进成熟技术,可以比作‘抱孩子’;现在我们有实力了,要引进科技人才,自己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投放市场,再把企业做大做强,这就好比经过自由恋爱、结婚,自己养孩子。"杨卫泽说,"我们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中留下‘无锡基因’。这个过程有风险,有周期,但回报也是巨大的,那就是无锡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下一轮经济发展赢得主动。"

如今,无锡吸引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的"530"、"后530"以及吸引服务外包企业的"123"计划已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而这些项目,大多落户在Park园区。

K—Park内中国外包企业20强之一的软通动力华东大区管会主任李波告诉记者,现在总部在无锡建立了基地,作为全球交付地。当初无锡和另一座城市都是基地备选城市,但总部最终选择了无锡。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无锡把风险投资作为扶持Park经济的重点。Park经济的初期就是电脑加人脑,有人才缺资金,为此,政府必须搭建一个风险投资的公共平台。目前,无锡已经有了政府控股的总量为10亿元的创投基金,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网络、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医学及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些创投企业已有20多家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30多项专利。

无锡市现在正酝酿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政府按一定比例出资,壮大民间创投企业的实力,分担其投资风险,发挥对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

有一本策划书,你就能到Park来创业

一粒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如何给高科技企业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无锡的Park园区强调的是服务——从硬件、软件到政策。对高科技人才来说,无锡的Park没有门槛,你只要有一本策划书,就能把创业梦想变成现实。

大多数Park园区看起来更像一个高档社区。记者走进新区的I—Park,不禁惊诧于它的闲适宁静。这个云集世界500强中100家企业的Park听不到一声机器轰鸣,然而它每天却有数十亿资金的吞吐量。

说到服务,I—Park的"掌门人"、无锡国家高新区信息(软件)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孙海东笑称,Park是高密度人才集聚区,所以服务必须从"吃住行"做起,最基本的是,园区必须提供入住者在10分钟之内吃饭、休闲、购物三种选择。在I—Park,随便打开哪个水龙头,24小时都有热水供应,实现双回路供电,永不停电。这就是细节,而一个细节往往能决定创业者的去留。

在I—Park,园区的专业服务是世界级水平:千兆光纤到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数据包国际专用通道对接重点客户,安全迅速;建立华东首家IDC国际数据中心,提供大容量存储和数据灾难备份。同时,政府还有更多的扶持政策:政府和IBM中国研究院共同投资1.2亿建孵化平台,可以为园区企业节约30%开发成本;企业培训员工由园区补贴,IBM曾获得每人1万元的培训补贴;去年政府直接发放到企业的软件发展基金达6000万元;创投基金超过1亿,最多的企业拿到4800万元。

在D—Park,园区提供"零起点"设计中心,有20间工作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此创业,可免水电房租费,免费提供电脑软件,从2006年起,这里已经成功培育出一批潜力企业;园区内有超级计算中心,使工作站一个月的计算量缩短到3天;政府出资兴建的IC集成电路测试中心对所有企业开放,资源共享;提供快速成型中心,使工业设计企业摆脱了先做模具再成型的流程;园区设有专利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注册不用去北京,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在网上登记……

全心全意地服务,不遗余力地扶持,这也许就是无锡为什么能在短短2年跃居科技创新和服务外包一线城市的奥秘之一。

今年,无锡提出:新增Park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生创业团队150个以上、实现服务外包总额15亿美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超过47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超过43%。

转载请注明来源:无锡发展Park经济 每平方米效益是工业用地10倍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