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资源牟利 以虚假广告诈骗 消费者维权难

    |     2015年7月12日   |   会议会展   |     评论已关闭   |    1244

|张晓楠|2009-03-21

以公共资源牟利 以虚假广告诈骗 消费者维权难


电视直销:靠骗起家的大“产业”


作者:张晓楠 | 来源:文化传播网 | 2009-03-21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的好记忆学习枕、用石头做的“金”牛等涉嫌欺诈的电视直销广告,使得电视直销行业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事实上,这一基本靠骗起家的“产业”之所以屡禁不止,其原因在于获利空间巨大及其惠及多方的“盈利模式”。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播放载体电视台的“作用”。众所周知,与国外的商业电视台不同,我国电视台的公共服务属性大于商业属性,在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台有利用公共资源进行不当牟利的嫌疑。

电视直销投诉上升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公布的200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分析显示,近期涉及电视直销的投诉呈现出上升快、问题多的倾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随意夸大产品功效,宣称含有高科技成分或效果神奇,包治百病,具备先进功能等;产品质量低劣,与广告宣传相差甚远;虚假办公地址,异地寄送,消费者拨打的订购电话在甲地,发货方在乙地,客服电话在丙地;消费者不能当面验货,快递公司只负责送货收钱,不承担验货责任;消费者发现问题时打不通客服电话,或客服人员以种种借口要求换货、补款,再次欺骗消费者等。

除此之外,一些电台、电视台利用有奖竞猜、游戏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节目,而这种参与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交流。或者一些节目设立一个简单的题目,诱惑消费者致电参与,但电话总是处于转接中,让消费等待,导致消费者付出高额话费等。

实际上,电视直销作为新型的消费方式,因为省略了中间环节,所以更加便捷,价格也比普通商场低廉,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和成熟。我国则是从1992年开始有了电视直销,目前已经出现了几家专业的相关频道,从国外的经验以及电视直销的销售模式来看,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应该很乐观。但频频出现在各家电视台的电视直销广告,却多数涉嫌虚假。虽然这些广告大多出现在边缘时段,但是电视台特别是卫视频道的高覆盖率决定了其受众群体的庞大,仍然会使不少人受骗上当,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由于经营主体难以认定、有效证据不足及跨区域消费等因素,更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和难度。

利益丰厚的“产业”

这一行业之所以难以规范,其实是因为这些涉假的电视直销背后有着斩不断的利益链条。

据有关媒体报道,某电视购物公司内部人员曾揭开过电视直销背后的巨大利益:一个普通的电视购物公司,一个月收入几百万元是很轻松的事情。其售卖产品的营收分配情况大致如下:产品包装费用占总价的10%左右,广告费用为30%,接线员费用为10%,快递费用占7%,电话费占1%,最后公司可以获得的收入大概是40%左右。

也就是说,在电视直销中,以电视购物公司为核心,邮局、电信公司、电视台等机构都会从中分得一杯羹。据记者了解,电视台播放直销广告获得的广告费常常高达上百万元。一些地方电视台,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电视台,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来自于这些直销广告,也因此电视直销广告在地方台播出时更加肆无忌惮。

另外,这一行业的不规范之处还在于,受益方虽然众多,但若出了问题,这些受益方又都无需为此负责。常见的情形是,电视购物公司卷铺盖走人,受骗上当的消费者哭诉无门,电视台、邮局等单位都有充足的理由不承担责任。

事实上,他们都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以食品广告为例,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明星对代言的产品负有连带责任,食品出现问题,明星也应受罚。尽管这个规定让明星们有点“委屈”,但却是打击不法行为的有力工具。

治理需要多方发力

事实上,对涉嫌虚假的电视直销的治理很早就开始了,但是因为涉及部门多、跨地域等复杂原因,一直难见成效。

对此,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认为,大量出现的电视直销广告使公共电视频道变成了商业信息频道。他认为,治理虚假电视直销广告,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带头来整治,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应当严惩相关责任人。同时,要从体制机制建设上入手,把这件事情提高到保护民生的高度。要把购物频道作为商业信息频道独立出来,按照企业经营的标准全面征税。对构成购物欺诈的广告,电视台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北京家家购物频道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涉嫌虚假的某些电视直销广告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恶性影响,因此对他们的治理首先要从行业规则的建设上入手。而目前,我们并没有相关的行业法规。同时,规范国内电视直销行业,也需要对电视频道进一步细化,特别是省市级地方台,频道专业化程度需要加强,电视购物的准入门槛也要提高。

据了解,由消协等有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同时,广电总局、工商局、中消协、广告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将辅以各项政策,保障标准的实施,使规范电视直销真正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行业的不良问题,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电视购物环境。

相关链接

电视直销常见骗术

用高科技包装:一些电视直销广告经常打着高科技的名头,把使用效果说得神乎其神。如好记忆学习枕的广告中宣称,枕头内采用了富含科技含量的活脑磁波体胶粒,具有刺激脑细胞活动等功能,实为子虚乌有。

伪造相关证书:伪造相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以此来说服消费者,也是电视直销常用的伎俩,如“九九九”纯金牛的广告中就出具了一张国礼证书,看上去有公章,字迹也非常清晰,但相关单位却表示他们并没有出具过这样的证书。

找代言人现身说法:请来各路明星代言,专家助阵,体验者现身说法,在电视直销中屡见不鲜。好记忆学习枕中,有两位自称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生向大家推荐此产品,而经核实,这两位学生都是虚构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公共资源牟利 以虚假广告诈骗 消费者维权难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