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四位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90

四川日报||2008-11-05

“2008年,在科技部54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考评中,成都高新区排名由2005年的第5位上升到第4位,紧跟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高新区之后。”第九届西博会举行的“四川-台湾IT产业发展论坛”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莉的介绍,引起台湾IT界高度关注,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明确表示将考虑投资该区。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20年来从无到有,已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以微电子和软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医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

去年下半年,成都高新区软件产业推进办公室搬出了天府软件园——入驻企业太多,原有“超前建设”的办公场地已经满员,政府机构不得不为企业腾地方。现在,为新落户项目找“落脚点”已成了该区招商、规划、建设部门常常“碰头”的议题。目前,天府软件园二期第一批次正在最后装修,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都在等着入驻,二批次将在年内交付使用。

园区从“超前建设”到“不够住”,标志着成都高新区产业聚集能力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此安家;跨国公司成都研发机构也从“试水”转变为将其纳入全球研发体系的核心;明年,省级重大项目–赛门铁克成都研发基地建成后,将在本地招募上千名工程师;IBM全球外包服务中心人数已超过500人,且还在不断扩张,并已在天府软件园二期“预约”5000平方米的场地;SAP成都研发中心已超过200人,预计2010年员工超过800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没有改变成都高新区发展的上扬曲线。今年1-8月,成都高新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1.0亿元,增长37.4%;实现合同外资13.41亿美元,增长85.4%;到位外资8.24亿美元,增长44.6%;全口径财政收入70.11亿元,增长10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6亿元,增长162.9%。同时,震后数十家企业超过百亿元的投资,更显示其强大的发展后劲。

产业做精才能做大

成都高新区只有3个核心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看起来好像不多,但他们围绕这3个产业做深做透,成就的却是大好的质量、效益、规模。这就说明,园区产业的发展不在多,而贵在精。

一个产业能不能成规模,要看它的产业链长不长。这里面适合、细分最关键。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成都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产业基础同处一条起跑线,且该产业无需依赖物流,完全可以忽略成都地处内陆的弱势,反倒可以发挥四川人才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发展起来就快得多。

产业要做大,园区给予项目资金、技术共享平台等支持是必要的。一旦先导性企业成长起来,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放大作用。成都高新区孵化培育了卫士通、迈普等一批本土企业,诚心服务IBM、SAP、赛门铁克、育碧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必然引来更多企业共铸更粗壮的产业链。

责编:bjxadb01

转载请注明来源:成都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四位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