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话见鬼去吧!
|Lucy Kellaway|2008-10-09
p>
p>
我拨出一个伦敦的号码,电话铃在遥远的新加坡响了两次。
“这里是彭博社(Bloomberg),客户服务、创新与创意之家,”一个电话录音声音说。“请稍候,并收听我们七大全球电视频道之一的节目,我们将为您找一个服务天才提供服务。”
于是,我就候在那里。电话铃又响几声之后,一个服务天才接起了电话。
“彭博社,我是马克。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
“你好,马克,”我说。“我可不可以问一句,被人叫做服务天才,你作何感受?”
电话里出现了停顿。
“您说什么?”他说道。
我解释道,这么问是因为那段录音信息。
“您是问我吗?”
我说,我确实是在问他。于是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我想我没有特别的感受。”
他又想了想,然后说出了这么一个理论:“尽自己所能回答客户的疑问,是我们的职责。”
马克果然是个天才。他无意中发现了大多数呼叫中心运营者(包括他自己雇主在内)忘记的一个真理。从狂妄自大、前后矛盾、废话连篇的录音信息来看,彭博社并未注意到,雇人接电话这种行为的关键在于,要为打电话进来的人提供好的回答。
不过,做到这一点似乎困难得难以想象。前一阵子,我看了第四频道(Channel 4)一个关于呼叫中心的纪录片《电话怒火》(Phone Rage)。电话中就是一场大规模战争:失望的客户咆哮不已,对那些戴着耳机、收入微薄、声音中大多难以掩饰自己厌倦之意的年轻人大光其火。
“去他XX英国电信!”一个愤怒的客户喊道。“我他XX交了钱,所以他XX给我接线!”
一个毫无生气的年轻雇员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说:“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先生。”
在这一幕的背后,各家公司还在犯同样的低级错误:接电话的人手不够,给他们愚蠢的稿子照着念,雇员的英语说得让人很难听懂,还一再告诉那些举着电话等候的客户“您的来电对我们很重要”。
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才对——也确实有更好的方式。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利兹一个著名的呼叫中心First Direct。在那里,愉快的员工互相投掷垒球、到处嬉戏玩乐。而他们对客户也丝毫不吝惜热情的字眼儿:例如“需要”、“想要”、“喜欢”、“爱”。当打电话的人成功提供了密码中的三个字母或数字时,他们还会说:“太好了!”
作为First Direct的忠实客户,我可以证明,我打过去的电话能迅速得到接听,员工态度友好,每次我说出我那本来就很好记的地址时,都会受到他们的热烈赞扬。
不过,我发现,要解决呼叫中心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绕开呼叫中心,转而使用互联网。按照这部纪录片的说法,我们每个人每年有一天的时间会花在呼叫中心上。这真是对时间的惊人浪费。呼叫中心员工做的所有工作,只不过是把数据输入到电脑里,所以,完全可以取消这种疲倦的中间人,由你自己来把资料敲进电脑。
这样的话,你永远无须等电话。你永远不会听到以下这些极其烦人的字眼:“请仔细听好全部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相反,你可以点击几个选项,怎么漫不经心都可以,没有人对你指手划脚,而且你还能更快地得到回答。
最美妙的是,你不用跟另一个人说话——跟这个人通话让人感到紧张、有攻击性,不建议你那么做。跟朋友通电话感觉很好,但跟呼叫中心的人通电话,无论他们的语调如何兴高采烈、乐观昂扬,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只有在需要复杂的建议,或者必须进行过度热情的推销之时,呼叫中心才有意义——因为在让我们掏腰包方面,服务天才肯定比机器做得更好。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电话越来越不适宜了,不仅对呼叫中心是这样,对大多数其它商业目的也是如此。
当你跟一个陌生人通电话时,你看不到他们,却不得不跟他们和颜悦色地交谈。亲密与疏远同时存在,真是一对畸形的组合。我当记者的时候很怕给人打电话,直到现在,我拿起电话之前还要先做做精神准备,哪怕就是预约个牙医。
相比之下,电子邮件又快又容易,而且也不那么人格化。这种方式会打断我们的工作,因而备受嘲笑,不过,它那种打断总好过聒噪冒昧、粗暴无礼的电话。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真是太巧了,我的电话铃响了,是一个我不太认识的人,想就某些问题“征求一下我的想法”。我心想,你竟敢打断我!由于别人给了我一部新电话,上面有一个钟表,我能看见电话打了多长时间,这让我更加来气。这个讨厌的电话花了我2分43秒。一封邮件也就需要10秒钟。这个人可以写:“你知道X的情况吗?”我可以回邮件说:“不知道。”
不过,我的电话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我对打来电话的人态度太差。然而,这也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我认为,原因在于其他人也赞同我的观点,认为电话在工作中即将绝迹。大多数清晨,我打开电话,根本就没有电话留言。正如First Direct员工会说的那句话一样:“太好了!”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Lucy Kellaway);译者/徐柳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让电话见鬼去吧!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