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民的E时代生活

    |     2015年7月12日   |   行业要闻   |     评论已关闭   |    1159

||2008-08-20

8月15日,同心县窑山开发区管委会五道岭子村无线宽带接入调试成功,宁夏率先在全国实现网络全覆盖。宁夏农民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接入“地球村”,来自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正潮涌般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改变着他们生产、经营、娱乐和生活的方式。

300多位专家等待农民“点击”

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马园村设施农业园区,种菜的老把式高宏说:“今年的黄瓜要不是有‘呼叫中心’,可能就绝产了。”

今年4月26日,高宏和十几户果菜种植户种植的黄瓜叶片起了黄斑,并迅速蔓延。向设在该园区的新农村信息点发出求救后,信息员立即与“三农呼叫中心”取得联系,通过视频远程观察病叶,判断病因。之后自治区农林科学院专家沈瑞清等赶往现场,经现场取样,实验室分析鉴定,这是一种由长蠕孢菌引起的真菌性黄瓜病害。

找出病因后,高宏等人按照专家开出的“处方”迅速防治,使这一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红寺堡开发区大河乡的买正荣在玉米地锄草时,发现玉米叶子有害虫侵袭。他摘了几片叶子,跑到信息点,请信息员通过网络呼叫中心与专家进行视频沟通,专家根据发病情况断定玉米的害虫主要集聚在叶片根部,喷施只能杀死叶片表面的害虫,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用瓶口稍大的容器进行灌滴,买正荣听后用矿泉水瓶子把发病的玉米灌了一遍,几天后,玉米恢复正常。

“鼠标一点,专家到场”成为尝试过信息化便利的农民对“三农呼叫中心”最经典的概括。在他们手里鼠标的那头,有300多位农林、畜牧、果蔬等专业的自治区顶级专家随时静候“点击”。一年多来,专家们通过讲课、座谈和答疑的方式,为农民解答各类问题1.5万次,专家讲课241次。“呼叫中心”受理的农民求助涉及农作物种植、动物疾病、消费维权、市场营销等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全区12315通过信息服务站和 “呼叫中心”共受理农民申诉举报502件,涉及金额36万元。

买卖不出户,赶集不上街

“我们是一个小市场,天一旱,草一少,原州区附近的牛价齐刷刷下跌。”在原州区头营镇石羊村,固原市养牛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马万武谈起养牛致富经。

今年7月,马万武的富源肉牛合作社成为新农村信息化的信息点。通过在宁夏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侄女马玉玲,马万武联系上了山东济宁一个肉牛繁育中心,并通过远程视频,与对方总经理杨伟面对面交谈。“断奶牛犊多少钱?8个月多少钱?育肥之后多少钱?”经过几轮讨价还价,马万武从山东济宁购进40头4个月大牛犊。马万武说,我们这儿肉牛上膘早,而西藏则到秋冬季节才上膘,我们正好可以打上季节差。

彭阳县红河乡以辣椒、西瓜种植著称。现在整天围着田埂转的农民学会了使用电脑,利用因特网做起了销售农副产品买卖。全乡80%的种植户借助网络做“买卖”,网上交易额达到50%。辣椒销售旺季,该乡通过农副产品交易网售出辣椒近1万吨,占总产量的75%。“通过因特网可以找销路,足不出户只管等人送票子!”友联村村主任扈志武高兴地说。
 
成立在中卫市香山瓜果流通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通过互联网取得了销售的倍增效应。今年以来,该信息服务站帮助瓜农查询下载种瓜技术等信息60余条,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发布西瓜销售信息140余条,极大地提高了香山硒砂瓜的知名度,尤其是7月份以来,每天通过电话咨询、订购硒砂瓜的外地客商不断,使香山硒砂瓜畅销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福州等大中城市,销售价格也较上年增长30%。预计今年西瓜销售可达10万吨,销售额8000万元,通过互联网可销售10000吨,销售额可达800万元。

“铁杆庄稼”成了“订单农业”

有了信息化服务站,不仅种地不用愁,做买卖不出户,而且“铁杆庄稼”也成了“订单农业”。

同心县丁塘镇长沟村是一个新开发的地区,人口多,土地贫瘠,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今年以来,该村建立了新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利用网上信息,通过在网上与用工单位对接和实地考察,有针对性、有组织的输出劳务人员。最近,信息员在网上了解到内蒙、中宁等地枸杞成熟时急需大量劳动力时,该村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发布了这一信息,鼓励大家诚实劳动,发家致富。与此同时,该村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 “百万农民培训”、“阳光培训”、“雨露工程”等培训活动,目前全村户均劳务收入达2000元,极大地缓解了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

在灵武市狼皮子梁满水塘村信息站,信息员马小军告诉记者,今年六月,他们通过互联网,使70多名农民在开特利镁业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每月收入可以达到1500元至2000元。至今,该村已经通过互联网实现劳务输出170人,其中银川50人,内蒙古70人,新疆50人。

E时代,农民过上后现代生活

8月12日,在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信息化服务站,该村的张明强正在通过视频与宁夏医学院上学的堂弟张明慧联络。他在山东打工数年,近日回家,发现家门口也装上了宽带,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全世界取得联系,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张明强的弟弟张明智在福建福清市一个汽车销售公司做售后服务,两年没有回来过,父亲张世胤非常想念。正是通过这个信息服务站,才使他们得以面对面交谈。

在狼皮子梁满水塘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信息员马小军还收到过感谢信,该村马生成的大儿子在上海一个餐厅打工。路途遥远,无法与家人见面。于是双方约定时间,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听见声音,还可以看到容貌,一家人在一起聊得非常开心。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及沟通交流方式,也时刻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彭阳县城阳乡刘河村村支书张明奇说,在信息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远程教育时,我有时会刻意把摄像头对准大家,不少人会在投影仪上看到自己。一次,40多岁的宁继荣看到自己的头像上了电视,非常吃惊,说:“那个人很像我。”张明奇说:“没错,那就是你!”慌乱之中宁继荣将自己戴歪的帽子正了正,平常也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了。

如今,在一些山区农村,“IPTV”、“哇塞”、“耶”,成了这些农民口中的高频词,互联网正悄悄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彭阳县城阳乡长城塬村,农民正在体验农村信息化大篷车带来的网络趣味。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宁夏农民的E时代生活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