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土地政策倾斜软件业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71

客户世界||2008-08-19


过去28年工业产值保持年均40%速度增长的深圳,无疑正在经受着转型的阵痛。
  
深圳市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内部会议上预测说,今年1-5月,深圳市工业、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收紧等宏观因素外,深圳固有的内伤??土地等资源紧缺??也在不断放大,使得深圳的“产业升级”梦,提前演变为一场关于土地资源的配置大戏。
  
本报获得的一份深圳市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个月,由政府组织到深圳200家企业进行调研情况,并收集“一百个”典型问题,其中有半数与“规划用地不足”有关。
  
与此相对应的是,土地政策的倾斜导向,也成为考验深圳市政府下一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系列政策的首要问题。深圳将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哪些产业将在未来的深圳城市升级梦中,获到优先的发展地位?
  
深圳软实力逆向增长
  
很少人注意到,与今年以来深圳首度出现出口、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的各类经济数据相比,深圳今年上半年软件产业的统计数据,依旧能呈现一个相对乐观局面。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软件产业实现企业总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软件收入为467亿元,同比增长21.6%;软件出口30.75亿美元,同比增长52.2%。
  
与2007年的软件产业发展速度相比,“企业总收入”与“软件收入”两项的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2007年增速为37%和36%),但依旧能保持较为良好的态势。
  
尤其是软件出口一项,受到软件出口大户华为公司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73.9%的带动,深圳上半年软件出口保持了与去年持平的增幅(2007年为55%)。而考虑到深圳的另一软件出口大户中兴通讯上半年所签合同须等到下半年收款的情况,深圳年底的软件出口还会有更为乐观的数据。
  
事实上,除了广受关注的华为、中兴两家深圳“大户”外,深圳近年软件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也正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今年上半年统计结果,深圳目前已认定的软件企业达到1949家,其中1276家接受了调研的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经达到了57家,占到4%。“亿元”一向是中国软件企业规模突破的门槛,深圳目前是国内软件企业“亿元户”数量最多的城市。
  
据记者了解,这部分软件企业,已被深圳市视为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根基,以及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其主要由两类企业构成:一部分是从设备类(嵌入式)龙头软件企业中剥离出来成立的软件公司(如华为成立的华为软件公司,中兴成立的中兴软件公司);另一部分为纯软件龙头企业(如金蝶、博科信息、天源迪科等)。
  
有深圳官员评价说,在深圳的软件收入中,60%来自于嵌入式软件的快速成长,“这也正说明深圳高端电子制造业在深圳的崛起”。该人士以华为、中兴为例说,“这两个设备公司,其实70%卖的是软件和服务”,也就是说,软件产值在产品产值中的比例越高,其产品和行业的附加值也越高??这符合深圳未来向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的方向。
  
记者查阅深圳市最近公布的“2008年第一批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发现,在57家公司122个产品中,过半产品与软件相关。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
  
实际上,在新一轮的产业外迁中,深圳正在面临包括部分骨干企业外迁困惑,当迁移难以避免时,如何将附加值较高的研发、服务等环节留下来,而让制造等占用资源较多、但附加值较低的环节,转移出去,成为一个务实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开发正是深圳希望留下来那部分,也是重点扶持的那部分。
  
另一方面,深圳近年中小软件企业的成长很惊人。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显示软件产值在1000万元到9999万元的企业达到了313家,占到总数的25%;软件产值在100万元到999万元的共565家,占45%。这部分企业,也将成为深圳软件产业的“后起之秀”。
  
建议土地政策倾斜
  
近日,本报获得一份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资料显示,在此轮由产业“转型”与“升级”刺激的土地资源配置运动中,深圳软件产业有可能将获得优先权。
  
如何解决优质企业未来的扩张性问题,已经成为土地资源捉襟见肘的深圳的巨大难题。早在数年前,深圳市政府已经开始面对这样的困惑:拥有200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深圳市,已经在市区之内鲜能找到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很大程度上,近年深圳一些企业外迁,包括核心骨干企业研发环节的外迁,都与深圳紧缺的土地局面有紧密联系。
  
“深圳的土地面积是香港的两倍,新加坡的三倍,深圳仍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关键是如何集约、节约地用好土地,用在刀刃上,种出高产田。”不久前,深圳市一位主政官员在面向深圳市众行业协会的座谈会上如是说。
  
软件产业显然正是深圳预期能种出“高产田”的载体之一。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在一份政府汇报材料中关于软件企业项目用地问题的意见中,针对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龙头软件企业,给出了明显土地扶持政策:“根据企业项目选址和用地规模采取成本价出让土地的办法解决,建议高度重视强力支持,使这部分企业留在深圳”。
  
获得成本土地价的软件企业的前提是:销售收入不低于1亿元,年纳税额(包括国税与地税等各种税款)不低于500万元,且年纳税额与软件年销售收入之比不低于2%。
  
“最近几年,能直接获得土地出让的企业已经非常罕见了,如果这条政策能执行,是对深圳高端产业最有力的扶持。”一家软件企业人士说。
  
而对于销售额在100万元-9999万元的软件企业,深圳科技和信息局给出的建议模式为:将新建一批软件园,以成本价出售或补贴租赁等方式对企业进行支持。
  
据悉,深圳市政府首期将安排3000万元用于启动园区入驻企业的房租补贴。在这部分企业中,政府将重点支持三类软件业:一为从事国内软件服务外包及信息服务类企业;二为从事互联网服务为主营业务企业;三为以承接出口软件外包服务或软件出口为主业类企业。
  
以上三类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的条件是,在满足纳税额与年销售收入之比不低于2%前提下,各自销售规模的要求分别是500万元、100万元和15万美元(其中出口占本企业年销售收入要在35%以上)。
  
100万元以下销售规模的软件企业同样可以获得支持。“具发展潜力的幼苗型软件及服务类企业,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创新的火种,是一批极具创新活力的小型企业群,应给予降低创业成本的支持。”相关意见指出。
  
在接受调查的软件企业中,低于100万元销售额的企业拥有“自有研发及办公面积的”仅占3%,远低于销售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针对这部分企业,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给出的用地建设模式为:“由政府出资建设软件创业大厦,对进入创业大厦的企业给予五年的房租补贴。”而未来入驻创业大厦的条件甚至低至年销售收入最低五万元,但同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经深圳市认定的双软企业”;“具有核心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具良好市场前景的软件及信息服务类企业”。
  
“这是深圳第二轮软件园扩张。”深圳科技和信息局相关人士评价说,随着产业转型的推进,深圳市的产业结构必然会“越来越软”。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深圳土地政策倾斜软件业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