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有突破推进广东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557

|李江帆|2008-08-18

对策思考

今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现代产业体系的首位。其中“构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的第一条就是“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什么是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的功能和发展趋势如何?应采取什么发展对策?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点击关键词

生产服务

生产服务又称生产者服务,是与消费者服务、政府服务对称的概念。狭义生产服务指非政府组织为工农业提供的服务形式的生产要素。随着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生产概念由工农业生产扩展到服务生产,生产服务越来越多地被作广义的理解。广义生产服务指在第一、二、三产业生产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过程中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服务。按服务对象,生产服务可分为面向第一产业的生产服务(农业生产服务)、面向第二产业的生产服务(工业生产服务)、面向第三产业的生产服务(服务业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又称消费者服务,指作为消费资料投入生活消费过程的服务。马克思称之为“服务形式的消费品”(服务消费品)。

生产服务业

生产服务业按其作用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服务的核心层。这是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服务,如研发、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生产管理等服务;二是生产服务的外围层。这是作用于流通过程的生产服务,如物流、商贸、金融、会展等服务;三是生产服务的相关层。这是作用于生产者和投资环境的生产服务,如为生产者服务的商务旅店、餐饮、娱乐、休闲服务,配套商务服务等。

A.划分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在纯粹意义上说,生产服务业是完全提供生产服务的部门,生活服务业则是全部提供生活服务的部门。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很少有完全为生产服务或完全为生活服务的服务行业。通常的情况是,同一服务部门既为生产服务,也为生活服务。例如,旅行社既为居民提供游山玩水、休闲娱乐等私人旅游服务,也为企事业提供商务考察、会展服务等公务旅游服务。“总部围绕五星酒店转”,就是因总部需要五星酒店提供多种商务服务。因此,同一服务业往往具有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双重功能,很难按国民经济分类标准严格地划分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学术界一般按照中间需求率(产品用作中间产品的比例)反映的产品用途划分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把中间需求率超过0.5的服务业(即一半以上产品为生产服务)划为生产服务业,把中间需求率低于0.5的服务业(即一半以上的产品为生活服务)划为生活服务业。这种方法虽属粗略,但在数据无法分割时,不失为有一定意义的变通方法。

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国第三产业34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大于0.5,例如:仓储业(1.0,中间需求率,下同)、公路货运业(0.87)、电信业(0.82)、金融业(0.72)。这表明,这些行业一半以上的产品用作生产要素。如仓储业全部服务产品用于生产;电信业82%的通信服务产品是对公服务,18%是对私服务。

与生产服务相关的概念有商务服务和专业服务。商务服务是生产服务的一种,强调为公务服务而不是为私人服务,但不特别关注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海关报关服务、商务特快专递、金融机构的现款押运,都可以成为商务服务。专业服务指律师、会计师、工程师、教师、医生等专业人士提供的服务,强调其专业水平。因服务对象不同,专业服务可以是生产服务,也可以是生活服务,分属生产服务或生活服务。

B.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重点区域

按照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人类通过劳动会产生两大类成果:一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实物成果,即实物产品;另一类是不采取实物形式的劳动成果即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分为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和服务消费品。生产服务的功能就是充当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如科技部门为农业提供农业科技类生产服务,工业检测机构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制成品质量检测类生产服务,高等院校为旅游景区提供旅游规划研究类生产服务。

就一个企业而言,生产服务既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自给),也可以由企业外部的社会化生产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外包)。决定生产服务自给还是外购的关键是效率。如果服务外包效率低,生产服务采取自给方式供给,如果生产服务外包效率高,生产服务采取外包方式供给。社会化生产服务因人员专门化(锻炼熟练服务人员)、工具专门化(打造高效率工具),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服务社会化的高效率使生产服务业成为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动力源。

比较中美三次产业对生产服务的消耗比重可以预测生产服务的发展趋势。美国第一、二、三产业中生产服务的消耗比重分别为25.8%、25.0%和67.3%,中国同类消耗比重仅分别为14.2%、14.7%和38.7%,大大低于美国水平。这提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消耗生产服务的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消耗生产服务业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根据我国第三产业日趋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社会化、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走势,参照发达国家的状况,可以推断: 我国第一、二产业未来对第三产业的需求量将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第三产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本身对服务产品的消耗量也趋于加强。生产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呈上升趋势。

由此引申,就全国来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应该是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重点区域,生产服务业将在这些地区初露端倪,并率先得到发展。就广东而言,广州、深圳应是全省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重点区域和示范区,应率先推进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提供发展生产服务业的新鲜经验。

C.生产服务业的层次及发展对策

生产服务业按其作用点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我国生产服务业的主要问题是:为第一、二、三产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发展程度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强;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支撑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力度不足。因此,要从提高认识、抓住重点、推动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产服务业。

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中间产品,促进工农业提高效率的功能。针对社会上把第三产业与生活服务业划等号的认识误区,宣传第三产业既包括生活服务业,也包括生产服务业,既为居民提供服务消费品,也为三大产业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要特别强调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生产要素的功能。“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实质就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的信息业来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对信息服务产品的消耗量的提高,将有效地促使工业效率的提高和工业结构的升级。

应利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契机,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契机,推动工农业产品研制开发、信息咨询、生产管理、金融保险、证券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消耗系数,促进第一、二产业效率的提高,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广东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包括的八个产业主要涵盖了生产服务的核心层(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业和总部经济)和外围层(金融业、物流业、外包服务业),也涉及相关层(商务会展业)。发展生产服务业,应该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有突破口地发展。从核心层来看,要从政绩观的考核指标上采取措施,鼓励各级政府持之以恒地重点发展生产服务的核心层,以谋求生产效率长期性的大幅度提高。从外围层看,生产服务的外围层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发展生产服务业的突破口,但长期发展的重点还是要放在生产服务业的核心层上。从生产服务业的相关层看,它对改善投资环境非常重要,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的地区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有突破推进广东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