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游记四重乐
客户世界|松颖|2008-06-12
p>
p>
时间转换器
这是我第一次去美国,按照朋友的话说:要到美帝去享受资本主义的生活。签证、行程、机票、酒店,一切的一切,我们都选择了自理,没有跟团,没有依赖,有的是在英文海洋和美国式游戏规则里的体验。
好几个朋友问我:这次旅行,对什么印象最深?我想首先是时间。
哈利波特的书里曾经写到一个充满神奇魔法的物品,叫做"时间转换器"。赫敏就是用它,带着哈利一起回到了三个小时以前,救走了小天狼星。当看到这个"时间转换器"的时候,哈利狠狠拧了自己的大腿,觉得很痛,才确信这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幻觉。
是呀,时间怎么可能倒流呢?如果时间真的倒流?那么会有多少次重新的选择?
下了飞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和赫敏一起进入了时间转换器的"金链"。我们是2月7日13:40出发的,经过11.5个小时的飞行,最终在2月7日早上8:55到了旧金山。做了那么多事情,睡了那么久,看够了满天的星星和日落日出,最终回到了当天的清晨,我在家懒懒起床吃早点的时候。那个感觉很有趣,很新奇。
旧金山的天气很舒服,就像昆明。早上要穿件外套,中午可以单衣甚至短袖,晚上又是凉一些。冬天也就如此,夏天可能也不超过30度,可以说四季如春。在那里,我常常不知道是在哪个季节。更像春天,蓝蓝的海,绿绿的草坪。或者,像深圳的冬天,开着勒杜鹃的、在海边骑自行车的冬天。
记得Frank去欧洲玩,特意买了一块手表,显示着两个不同时区的时间。现在想想,真是有必要。在和家里沟通的时候,我总是要算半天才搞清楚对方的时间和日期。在飞机上,我们总是不能准确知道已经飞行了多少小时,还有多少小时。即使看到这个数据,也觉得不那么真实,似乎是在"Hero"的游戏里,有点"体会不深"。
这对时间的不同体验,会逐渐带来一种隔阂。我们辛苦一天,身心疲惫的时候,可能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正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准备迎接新的开始。那不同周期、不同状态,再加上不同语言背后的不同文化,不同汇率背后的不同经济环境,也难免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这么少,这么多分歧,也难免很多同学在美10年以后,对中国的社会不能"感同身受"。
国际通行的早餐
到了旧金山的第二天,时差反应很明显。我早上5点多就睡不着了,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于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爬起来去寻找食物。既然在美国,当然不想去ChinaTown吃中式早餐,一定要去体验本地人的生活。
旧金山的路,像重庆,像香港,都是斜斜的上坡下坡。清晨楼间有些雾气,飘忽不定。深深的吸口气,有了一点点融入的感觉。走到了Union Square附近,我们看到一家餐厅充满异国情调(其实是SF本地情调),进进出出的老美很多。进门的一瞬间,我还在猜老美吃什么。也许是一碗汤+好吃的面包+美味的奶油蘑菇酱?或者有很多国内餐厅那种西式早餐,牛奶泡玉米片?老外有没有豆浆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
打开菜单,有些失望。都是三明治、咖啡、冰牛奶、煎蛋和培根。当然,也许有些我们并没有看懂。但从别人的餐桌上来看,除了咖啡没有热的。都是那么冷冰冰,硬邦邦。再看看价格,至少8美金。估计他们也不是只有这一类吃的吧?没得说,我们转移战场。
到了美国,我感觉很多品牌和国内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当然是加州其实没有美国加州牛肉面。然后麦当劳、KFC、必胜客、subway等等,在美国感觉并不是那么令人尊敬和喜爱的公司。据说麦当劳的巨无霸比国内小而且难吃。其他的几个就更别提了。倒是starbucks,比国内的店面还多很多,看起来深受喜爱。在写字楼区会遇到很多白领端着星巴克咖啡急匆匆地行走,超市里也经常看到星冰乐。所以我们的战场转移到星巴克。
果不其然,这里开门很早,人也很多。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大多是一杯咖啡+一个冷面包。那面包和三明治几乎都是从半开放的冰柜里拿出来的。我们排队排了一半,实在提不起兴趣,就又打了退堂鼓。
去吃热狗吧!想着昨天看到街头的热狗小车,我就觉得很馋。起码是软软的面包+热热的香肠,自己弄上各种酱料,还是很让人舒服的。于是我们按照记忆中的路,找到了那个停在路边的餐车,看到的是"close"。原来还没营业。
这时肚子已经叫得很凶了。早餐没找到,却已经损失了半小时在山路上转悠的体力。无论是什么,我都打算立刻买了,立刻吃。这时,一家更为local的面包店吸引了我们。
来之前,我们准备食物,LG让我买几个好吃的面包带着。"美国人不都是吃面包的吗?肯定有很多品种,也很好吃。何必从国内带呢?"LG叹了口气,"到那里你就知道了"。如他所言,其实美国的面包店远远不如Breadtalk或者味多美那般吸引人。所谓美式传统面包,或者哪怕是新鲜款式的面包,也大多是难看的,普通的,不大能引起食欲。
这里,就是个地道传统的面包店。我们要了这个店里最为popular的面包,做了一个Bagle早餐。拿到手上,仔细观察,原来是一个面包圈切成两半,里面夹上蛋饼和培根,以及一些奶酪。我们要的这种面包有些发绿,比凉烙饼还有韧劲。蛋饼黄黄的而且有点发泡,是用一小碗蛋液在微波炉里加热做的。培根烤的很硬。整体吃起来的感觉一般,和三明治似的,有些扎。怪不得老外都要喝冰水,我猜是为了保护口腔,使其具备更强的韧性,不会被食物扎破。
"这不就是烧饼夹鸡蛋吗?!"我们相视一笑。平时上班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路上买个烧饼夹鸡蛋吃。后来觉得不过瘾,就升级为烧饼夹鸡蛋夹香肠,官称"双加"。这Bagle不知道是怎么翻译的?我想可以叫做美式双加。
怪不得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来全世界人民早餐都吃烧饼夹鸡蛋。经过几天的尝试,我们最后一致推荐Seven eleven的早餐。热狗+咖啡,总共$1.99。推荐理由:既便宜又好吃,而且可以自助加各种调料,自主选择咖啡的杯子容积以及口味。
节能减排
前两天去另外一个办公楼办事,进去就觉得昏昏沉沉的。仔细一看,原来是节能减排,灯隔一个开一个。从宣传攻势到具体措施,身边节能减排的阵势越来越大,所以恍惚间以为这是全球趋势。(备注:节能减排的全意是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这次美西之旅,感受不同。第一次注意到这个话题,是在金门大桥旁边的金门公园。一个朋友开着宝马Z3,带我们穿梭在公园里。这是一片很大的绿地,大到有山、有草坪、有成片的参天大树、有学校、有体育场,还有house,这些都有了以后还显得很空旷。没有的是门、门票,以及步行者。步行游公园,在这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行驶到一个山间小路,大概已经要出这个园区了,我们下来休息。眺望前面是各种自然生态、未有人工痕迹的植物。回头,看到一个有趣的景象:所有的车都开着大灯。在我们的眼里,这太不够节能了。大白天为什么要开着车灯呢?据说从几年前开始,加州通过一项法规,所有的汽车都要采用自动车灯控制。在稍微多云或者阴沉的天气、在林间的小路、以及在雨刷启动等时候,车灯都会自动打开。这样也许是为了安全吧。但实际上,我们即使在白天日光正好的时候,也看到路上几乎每辆车都开着车灯。我还不懂汽车的机械常识,不知道这样是否浪费能源,还是有效利用了能源。但从"照明"这个理解上,是觉得有些没必要了。
离开旧金山,感受更深的就不止是车灯了。以前总听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但不真得去还是体会不深。我和LG都不会开车。在美国没有车的日子可以说寸步难行。这里的公共交通很不发达。只有少数城市里的还不错,比如说旧金山、纽约、拉斯维加斯。大多数城市不行,比如洛杉矶,面对拥堵的道路没有任何有轨交通工具。更差的是城市之间的交通。除了飞机,我们几乎没有选择。灰狗巴士虽然勉强能坐,但是便利程度和档次,与国内的城际交通没法比了。偶有铁路,车次选择不多,速度不如汽车,有的还以观光为主。从城市到旅游区,是连灰狗巴士都没有的。有一天我们想从旧金山的 Downtown(市中心)到著名的旅游景点Monterey bay(蒙特利湾)去玩,查了很多地方,都说是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的,那次只好作罢。
ZYX的父亲说的很好:在美国,我们没有腿。是的,不会开车就等于没有腿。这次都是靠了同窗好友,才能有自助美西游。
我和LG都是学化学的。他一直很关注全球石油的储量和价格。想想西方国家对中国能源的钳制,再看看美国毫无顾忌的鼓励"消费"石油,甚至不消费就难以生计,心里有那么点不舒服,或者说不服气。
不过,这只是一个片面。节能减排的根本是通过节约最紧缺的资源,达到与生态的和谐共存。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美国的节能减排其实不是一种才发起的运动,而早已经是另外一种"节约"、"环保"的习惯。就人和生态的关系而言,老美做得非常好。
我们这次主要是在海边城市玩。街上随处可见美丽的海鸥。没有人打扰它们,没有人故意靠近或者投喂食物。海鸥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飞翔;在花坛旁自由自在的散步。在旧金山和圣地亚哥,我们还看到成群的海豹(也有海狮),在甲板上或者沙滩上晒太阳,那慵懒和自得,恍若是被宠惯的、懒懒的主人。
好多次都在感慨:人少,真的很重要。如果中国能像美国一样的人口,那会多么的美好。也许那时人就不需要和生物去抢夺资源,不会让它们变得那么"稀罕",而引来没有必要的麻烦。那时候也许不需要节能减排,而是象美国一样,想办法自动化、减少人工。因为劳动力才是特别需要节约的资源。
美国的很多house都是木头建的,做工很简单,建设速度很快,而且整个过程都比较洁净。我问一个在美国做建筑的朋友:"为什么要用木头?不怕火吗?不怕大风吗?不怕隔音不好吗?"。他说了几个理由来解释,大概是讲木头资源多,而且容易再建,速度很快,由于人口密度不大就不怕隔音问题等等。但我并没有完全接受。多少年在砖房的生活,让我觉得住在木头房子里很不踏实。三只小猪里猪二哥搭建木房而被大灰狼吹倒的结局,也时刻记在心头。但是想想"砖"或者"水泥"工厂的资源破坏和污染,再想想美国丰富的森林资源,也觉得似乎能理解一些,只是理解,做不到信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不是靠简单沟通就能改变了风险意识和信赖尺度的。这在哪里都一样。
虽说节能减排,但实际上,北京的自行车是越来越少了。这年头骑车很不方便,路太远马路太宽不说,就是自行车道都没有了保障,危险越来越大,存车处也越来越少。这点美国倒是做的不错。第一次坐旧金山的轻轨(BART),我就注意到车厢里有专门放自行车的区域,也确实有人推着上来。不过,这个因为乘客少,还没什么稀奇。更有趣的是看到洛杉矶的公共汽车会为自行车存放专门设置一个“大车架”,很是别致。我们的同学兼导游解释说:老美骑车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没什么人是做为交通工具的。无论如何,便利就是激励。在这里骑车,也许比在北京更方便。
古人说“因地制宜”,确实很有道理。换一个地方去体验他们的生活,能重新审视很多“自然而然”的观点,挑战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所谓多开阔“眼界”,也许是多开阔“心界”,更包容,更体谅,更懂得理解和分析,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大块头有大自信
小时候学生物,遇到一个很有趣的老师,喜欢发散性的讲课,喜欢特殊角度的总结提炼。他告诉我们,每个地方的物种群都很有特点。比如中国的物种几乎都是多产的,一头猪生它个7、8胎非常普通,一只猫都能生5、6胎,而植物的例子则更多,人也不例外。据说中国元首有一次去法国的时候,送了他们一对中国的猪,帮助他们解决法国猪少产、每次只产1-2胎的问题。还说当年苏联老大哥很多专家都喜欢来援华。因为即使在苏联多年不育或者少育的夫妻,来到中国住几年,就变得多产起来,几乎能做到一年一个孩子。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也没有求证。但是那时候的开心和自豪,让我宁愿 相信这是真事。
意外的是,这次美国行的所见所闻,竟然应证了老师的话。美国,什么都大,这里物种群的特点就是“大”。印象最深的,当属大胖子。
刚下飞机没多久,LG就感慨:你还是很瘦的。我知道,这个瘦不是和中国人比,而是和老美比。这里胖子可真多啊!而且胖的还很不平常。就像照片里看到的这个lady,局部的发展是国人望尘莫及的,是需要特殊骨骼结构来支撑的。
最早,我以为"米其林"那个小人是一种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人怎么能胖的浑身都是轮胎呢?见识美国之后,才发觉米其林其实来源于生活。更有意思的是,老美大胖们,丝毫不为自己的身材感到难为情。就女的而言,多胖的人,也有穿着吊带、露脐装的,一点不在乎露出各处轮胎。而男人们也照样有唱有跳,照样热爱体育运动。他们是灵活的,也是自信的。这个自信,比我还多很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呢?也许来自于对自己的接受,也许来自于鼓励性的环境。这都是猜测,没根据,也不知何处去探求原因,但是很喜欢。刘德华演过一个电影,叫做《大块头有大智慧》。他被武装的虎背熊腰,还一身功夫,充满慧根,轻盈地跳来跳去。我觉得这个短语可以借用,来形容美国人,《大块头有大自信》。
不过,肥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大家虽然快乐自信,可也意识到肥胖对健康的严重危害了。ZYX告诉我,越来越多的老美都开始警惕奶酪、油炸、以及高热量食品。他们总说自己有脂肪肝、血糖高什么的。在书店里,我看到一本热销书叫做《法国人从来都不胖》,大概是讲法国式的生活比较健康。而在拉斯维加斯的机场,我们也看到一个公益广告,告诫父母要帮孩子持续节食。
我倒觉得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因为从周围的生物看起来,这个物种群的特点是"大",估计不是那么容易能与法国求同的。
这个判断不是瞎说,有很多例证。比如我们熟悉的松塔,大多是一个指头那么长。而美国是一个手掌那么大。松树的树叶也长得缺少秩序,大而稀松,好像树里的朋克。仙人掌和很多其它植物也是同样。路边常常都会看到巨无霸级别的植物。
不仅是生物,风景也是一样的。长长的海滩,巨大的峡谷,一望无际是经常的,视觉震憾是不难得到的。
人、生物、风景,造就了美国的"大"文化。这个"大"后面有一种审美的观念,一种自信,和一种思维的背景色。也许,这也是美国商业模式的根源,以及美国和其它迥异国家隔阂的根源。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8年5月“七彩生活”栏目;作者单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访美游记四重乐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