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个软件外包中心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38

|黄婕|2008-05-29

“大家都在争,压力特别大。”不久前,身为某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区招商部门工作人员的小李对记者说,今年招商的重点发生了明显转变,除继续引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外,政府把对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以及服务外包业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小李频繁奔走在各个城市之间,参加服务外包产业方面的论坛和会议。他的任务就是在活动中结识跨国大公司的“一把手”,争取把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带回开发区,“总是能碰见兄弟政府单位的人,表面上都是朋友,私底下却为争取公司资源铆足了劲。”

武汉样本

“今天来的人都很重量级,我们当然不能错过。”

4月2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于武汉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毕博、麦肯锡、EDS、TATA等世界著名的软件、外包、咨询公司,而IAOP(美国外包专业联合会)和毕博也选择在会上发布了2007年国际和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报告,一位来自某省招商引资部门的官员向记者感叹,武汉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跑得太快了”。

上述官员说,两年前提服务外包(那时更流行叫软件外包),大家都推崇大连,没有人会想到武汉,然而现在没有人会忽视武汉的实力。

事实上,当2006年商务部第一次提出在全国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时,武汉并不在商务部考虑范围。当时,商务部联合原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推出了旨在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千百十工程”。工程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包括上海、成都、大连、西安、深圳等在内的十个城市入选“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一位内部人士至今还记得,当武汉市政府提出申请希望成为外包基地城市时,部分官员对此感到不解,“武汉发展服务外包恐怕不太合适吧。”

武汉市政府并没有停止脚步,持续对商务部游说,并邀请相关官员到武汉了解情况。与此同时,还加快出台了各项扶持措施,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招商力度,并决定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基金。

2007年的“光博会”上,10多家与会的世界500强企业表示了入驻武汉的意向。全球最大的IT服务外包巨头EDS亦表示将正式入驻武汉光谷,将其全球第四个服务中心设在武汉。在EDS的带动下,微软、英特尔、西门子、惠普以及更多的跨国公司都开始将目光转向武汉。

“‘千百十工程’本来建设10个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武汉现在是第11个。”上述东湖开发区内部人士说。

白热化争夺

武汉发展外包的路径,是近两年各级地方政府争夺“软件外包服务中心”的一个典型缩影。

自2006年起,各级地方政府面临“制造业转型”压力,纷纷开始寻求产业升级之道。伴随着中央高层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日益达成共识,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开始上升为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各级地方政府争夺服务外包中心的竞争日益进入白热化阶段。

4月初,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与英特尔、同方股份和中国网等在上海就“共建远程IT管理服务项目工程”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深圳则在5月6日举行的软件及服务外包论坛上透露,今年年底将成立国内首个“软件外包交易中心”,届时全市的软件企业都将在深圳这一品牌下参与国际竞争,共同开拓国际软件外包市场。

记者还获悉,《杭州市服务外包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不久前已经出台,《计划》确定了3年服务外包工作的行动目标。重庆则准备启动庞大的人才行动,组建国际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推出IT产业千亿承接计划。此外,包括广州、无锡、苏州等在内的企业,均将服务外包作为了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商务部从2006年实施“千百十工程”以来,已联合国家其他部门逐步推行了三大扶持政策——把服务外包视为高新技术产业,在所得税上给予优惠,并对营业税进行减免;同时,国家开发银行提供50亿元贷款,支持服务外包企业融资;以及对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的,对认证费用给予1∶1补贴。

来自美国外包、离岸和共享服务咨询公司Alsbridge的最新研究称,中国又有10个城市在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北京、大连、香港以及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并非中国仅有的外包中心。

“今年我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地方政府发展软件外包的紧迫感和压力。” 近日,全球第三大IT咨询公司凯捷公司董事Pierre Hessler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同于制造业

“从全球来说,冰岛现在是最受欢迎的投资地。”EDS大中华暨韩国地区总经理严开向记者表示,外包中心所在地的选择上,不仅要看人才、交通以及政策等外在因素,还要看城市的战略地位以及环保,“现在不少跨国企业设立外包中心时越来越看重‘绿色条件’”。

此前,EDS曾考察过上海、苏州、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最终决定将公司的第四个外包服务中心放在武汉。

Pierre Hessler说,地方政府要想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首先必须理解服务业的本质,了解服务性的公司怎么操作,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独有的优势,才可能在城市竞争中胜出。

“吸引制造业的招商引资方式将不再奏效,一些地方政府在认识上仍存在误区。”Pierre说,制造业可能比较关注基础设施、写字楼,但对服务外包发包商而言,更关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制造业关注物流运输,服务外包却关注生活、教育环境是否适宜人居。

根据IBM对服务外包的研究,印度的服务外包与其他国家的来料加工相比,在增值相同的情况下,贸易额相比大约是1/9。可见,离岸服务外包与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有着完全不同的算账标准。

地方政府招商人员表示,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然而,他们也有着现实的困惑。多年来,政府招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目标和考核体系,但这套体系来源于多年制造业的招商经验,而由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至今还未被列入地方招商业绩考核标准。

塑造本土品牌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服务外包中心的争夺,更大层面上是对跨国公司资源的争夺。接下来,它们还要承担起扶持本土软件外包品牌企业的重任。

国内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初具竞争实力的软件企业,如东软、华信、软通动力、海辉、浙大网新、中讯等。华为、联想等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或已涉足服务外包领域,或已建构全球范围布局的研发能力,具有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潜力。

此外,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了一批主营或兼营服务外包企业以及研发中心,这也为扩大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要真正壮大,还要依靠本土企业的壮大。

“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服务外包的品牌企业。”Pierre说,中国软件行业比较分散,前10家软件公司只占20%左右市场份额,美国对应的数字为70%;此外,与印度相比,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规模还较小,大企业也才数千人,而印度领头企业人数都已达七八万人。

一家软件外包公司的总裁告诉记者,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竞争方式,是通过一个个成功交付的项目赢得客户认可,很少有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因为公司没有品牌效应,这种现状让他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倍感艰辛。

商务部有关人士表示,为尽快树立中国外包品牌,将会同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研究制订鼓励承接外包在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将服务外包列入外商指导目录,推动跨国公司把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对列入的项目和企业给一定的优惠政策。此外,商务部还将尽快出台信息保密的安全规则,完善反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掌握服务外包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导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谁是下一个软件外包中心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