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 将印度口音转变为北美口音,有问题吗?
印度媒体Firstpost 2025年3月 27日载文——
音频AI公司 Krisp 周三宣布,已开发出一项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功能,可以将一个人的印度口音转换成美国口音,以便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惠普员工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公司业务流程外包(BPO)中心工作,时间为 2007 年 8 月 7 日星期二。(照片:美联社)
尽管该功能的开发者将其视为通过提高沟通的可接触性来促进连接,但这一举措的伦理和文化方面引发了担忧。同时,人们也担心该功能可能会被欺诈者滥用。
需要明确的是,Krisp 不是第一家推出类似功能的公司。此前,呼叫中心运营商 Teleperformance 曾推出一项功能,旨在软化员工的印度口音,使他们在与西方客户沟通时更易于理解。
Krisp 宣称该功能已取得成功,根据 Tech Crunch 的报道,该功能使销售转化率提高了 26.1%,单次通话收入提高了 14.8%。
“我们认为改变口音可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担忧,Krisp 的联合创始人 Arto Minasyan 表示,该功能可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尽管我英语说得很好,但很多人还是听不懂我的口音。我们认为改变口音可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我们两年前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发布了 beta 版本。” Minasyan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
目前,Krisp 的功能支持超过 17 种印度方言,公司计划在未来添加更多方言,例如菲律宾语,The Verge 报道称。
该功能已捆绑在 Krisp 的桌面应用程序中,作为一个虚拟麦克风,在通过 Zoom、Microsoft Teams 或 Google Meet 等应用进行交流时,将口音转换成易于理解的语音。
Minasyan 进一步表示:“这不是偏见——这只是沟通的现实。在快节奏的会议中,即使是小小的误解也会拖延决策的进程,造成重复,并降低整体效率。”
口音翻译的利与弊
虽然 Krisp 的联合创始人 Minasyan 坚称该服务让沟通变得更为顺畅,但也有担忧,认为此功能可能被欺诈者滥用,隐藏真实声音进行诈骗。
此外,还有伦理问题,认为使用这种服务可能会破坏个人与文化的身份认同,促进同质化。
此类服务的普及可能会导致雇主和员工不再真正致力于提升工作场所的语言技能。与其改进语言技能以弥补某些不足,员工现在可能只会依赖这种 AI 驱动的服务来完成工作。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类 AI 工具可以帮助那些有语言障碍或正在学习新语言但口语能力还不足的人找到工作并谋生。它还可以为配音行业开辟新的道路。
业务咨询:info@digital-silkroad.org
转载请注明来源:用AI 将印度口音转变为北美口音,有问题吗?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