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客户需求 做好远程服务的“四则运算”

    |     2025年1月13日   |   2024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347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远程服务已崛起为金融领域至关重要的线上服务渠道。以银行为典型代表,深入探究远程服务如何向内挖掘潜力,巧妙运营服务的“加、减、乘、除”法则,对于提升经营质量、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以及推动推动业务蓬勃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内外兼修,优质服务做“加法”

服务作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驱动产品服务创新的关键要素,构建远程服务的卓越质效优势,离不开银行与客服人员的双向协同发力。

  • 强化服务技能

客服人员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和娴熟高超的服务技能,是为客户提供准确全面解答的根本保障,有助于增强客户信任感。这要求客服人员对银行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金融产品的特点与风险、业务流程等知识了然于心,能够迅速准确地回应客户咨询。同时,秉持热情专业的服务态度,以真诚友善的语气、积极主动的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关怀与客户沟通,则能让客户真切感受到尊重和关怀,进而提升客户对银行的认同感和依赖度。

  • 拓展服务渠道

除了传统的客户拨打热线由客服人工接听模式外,远程银行应积极借助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大力创新服务模式。例如,开展智能外呼、音视频客服等新型渠道和方式,同时整合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平台,有效提升服务多样性和覆盖面,进而为客户提供更智能、便捷、安全的服务体验。客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自由选择合适的服务渠道,随时随地享受银行服务。

  • 丰富服务内容

在提供咨询、查询等基础业务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展理财、贷款等多元化线上业务领域。借助大数据大模型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精准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服务的个性化诉求。通过智能外呼、触点介入等方式,增强与客户的联络关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比如,根据客户消费习惯和信用卡状况,提供个性化定制化贷款服务,如消费分期、现金贷等,满足客户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金融需求,全面提升客户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 删繁就简,服务距离做“减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客户在拨通客服热线后,常常会遇到复杂的语音导航、漫长的接听等待和繁琐的操作界面,这些都会给客户带来糟糕的服务体验。针对此问题,远程银行应聚焦于流程优化与智能科技应用,竭力缩短服务距离,以更快、更好、更安全的方式提供远程线上服务。

  • 优化客服端流程

客服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秉持开放性思维,从客户便利性角度出发,积极探寻系统、流程、产品设计的优化改进空间。例如,简化业务办理手续,减少不必要的资料提交;优化问题转接流程,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并及时报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估分析。同时,客服人员还可以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自助办理相关业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例如,当客户咨询账户余额查询时,客服人员可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快速查询,节省客户时间。

  • 升级系统端功能

紧密结合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趋势,持续优化现有系统版本,着力提升产品服务的易用性与便捷性。开发客服智能检索等先进数智化工具,运用智能化服务策略,使客服人员在查询信息时更加高效便捷、业务流程处理更加顺畅无阻,同时让客户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简单与轻松。例如,在客户办理转账业务时,系统能够自动智能提示转账风险、手续费等关键信息,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给客户,帮助客户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交易详情并做出审慎决定,有效降低交易风险,提升客户操作体验的安全性与友好性。

三、和衷共济,协同赋能做“乘法”

团队协作是打造卓越客户服务体验的核心驱动力,能够为客户精心构建更为专业、高效的服务解决方案,实现服务效能的倍增。

  • 推动线上线下联动

远程银行服务应积极促进推动线上与线下联动配合,深入探索建立“资源共享、职能互补、一体联动、合力服务”的工作机制,在实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共同目标上形成合力。线上客服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与问题,为线下网点提供精准客户画像与服务建议;线下网点则为线上客服提供实地业务支持与客户反馈,共同提示服务质量。例如,线上客服为客户提供初步咨询,当客户需要办理复杂业务或有进一步需求时,及时引导客户前往线下网点,由线下网点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深度专业服务,形成全方位服务闭环。

  • 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前端客服人员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自身作为客户“问题终结者”的角色定位,确保对客户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同时,系统要加强对前台的配合与赋能,为一线服务提供充足动力。当客户提出问题时,客服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协调各方资源,调动银行内部的专业团队、技术系统等力量,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让客户感受到银行服务的专业性、连贯性与高效性。

  • 创新服务模式架构

通过打通内部服务流程,探索建立分级受理等新型服务模式。咨询查询类业务由初级技能客服受理,操作类、风险类业务由成熟技能客服受理,复杂疑难类业务及客户特殊需求则可以组建专业技能团队受理,从而实现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及时回应客户关切、满足客户诉求。例如,对于常见问题,初级客服快速解答;对于复杂的理财咨询,专业团队深入分析解答,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四、未雨绸缪,风险隐患做“除法”

(一)强化风险管控体系

银行远程服务与客户的财产安全紧密相连,远程服务渠道在为客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新型风险隐患。例如,当前在远程线上服务中,各家银行先后推出音视频服务,该服务将实时音视频技术与银行金融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带来客户服务体验优化、银行经营能力提升、运营成本降低等多重服务价值,但也面临保密环境、身份验证、安全合规等新挑战。这就要求银行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健全风险全链条管理,从客户身份识别、交易授权、数据传输加密、系统安全防护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排查风险点,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二)运用数字风控手段

统筹做好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并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效能,推进风险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客户财产及信息安全。银行应加强技术防护,采用加密技术确保音视频传输安全;严格身份验证流程,防止身份冒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演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银行服务关乎客户“钱袋子”,远程服务“四则运算”法则相互关联、协同增效。只有全方位、多维度地优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远程服务。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应持续聚焦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服务策略,以适应新挑战新机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体验、创造更大服务价值。


《客户世界》创办于2003年1月,是中国客户服务与数字运营行业的旗帜媒体。本文刊载于2024年玄武辑(总第236期),作者刘玉梅来自中国工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石家庄);联络编辑:edit@ccmw·net

转载请注明来源:聚焦客户需求 做好远程服务的“四则运算”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