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爱项目(EAP)的个体心理赋能场景与实践

    |     2024年12月3日   |   2024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27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级部门为保障公众的心理健康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其中,企业心理关爱(EAP)建设正是企业心理服务体系的落地实施,也是一种在企业内部通过心理赋能达到“激活个体”的有效实践。

“赋能”一词最早出现在“积极心理学”中,指为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力量的过程。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与潜能。从概念上看,赋能不受人数和时空限制,个人、组织和社区都可以赋能,而个人层面的赋能即为心理赋能。“心理赋能”主要包括个人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分析理解以及施加控制的努力(心理控制),明确完成目标的成功因素(积极归因)并付出行动努力实现目标(结果预期)。

在企业需要利润最大化的主要目标下,期待通过某些方式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员工(个体)并非“标准件”,亦无法通过标准化的心理赋能得到标准化的职业动力。尤其是在客服行业,大型呼叫中心人员密集,工作较为规范单一。因此,在管理之中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效果。如何实现广泛关注,又能突出个性效果?笔者在与呼叫中心管理者的共同实践中,发现并总结了一些规律:

一、以平均年龄作为管理重点,重视各年龄段不同的诉求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关键生长期”。是指机体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或某种知识、行为经验的获得或形成,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为敏感。如果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造成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经过八个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其中,成年阶段共分为:成人早期(18-25)、成人中期(25-50)和成人后期(50以后),时间跨度较大,其关键任务也从获得亲密感转变为下一代的关注,再到智慧实现。

从企业角度来看,员工22岁大学毕业,从进入职场直到退休。刚好跨越成人早期、中期和后期。从这一点上看,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着人生任务不同,个体的需求不尽相同。进一步细分,各年龄段的需求大致如下(年龄的界限可能有所出入,整体趋势相同):

探索期(22-28):建立心理稳定与适应。个体需要完成职场角色适应与生涯规划、自我探索与价值观实现、亲密关系的建立等。“适应”是这一阶段的主题。若此阶段无法很好地完成,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压力。当前教育存在一定的“幼稚化”倾向,造就了部分的心理未“断乳”的员工。从关键生长期的理论来看,这部分员工的心理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青少年阶段,需要花费大力气去刺激其成长。

稳定期(28-35):多重角色的挑战与机遇。成家立业是中华文化中的人生里程碑,意味着责任、担当、成熟和独立,也代表了传承和延续。“三十而立”,在这一阶段,人们可能遇到多种变化。工作上,需要提升管理者的自我认知与技能;生活上则需要应对结婚、生子等重大改变。每个人都在工作与家庭中寻找平衡的方法和技巧。“挑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危机期(35-45):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三十五岁之后,一般已经经历了了社会默认分派的人生循环:求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作为家庭与职场的中坚力量,他们人生中重大的决策通常发生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可能还要面临工作的巨大变故、父母生病、青春期的子女教育问题等。“不稳定”是这一阶段最需要克服的问题。

成熟期(45以上):探索人生幸福与影响力。美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生命的U形弯曲”的文章,描述人们在中年之后会变得更加幸福这个普遍现象。在这一阶段,人们大多已经度过了被称为“中年危机”的低谷,逐渐开始追求健康生活,开展对人生价值、哲学观的思考。“被需要感”是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最主要的心理诉求。

根据不同员工所处的年龄段,可以发现个体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层管理者需要准确把握员工的心理状态,留意不同员工的心理需要,及时进行疏解。

同时,从企业平均年龄中,可以大体判断多数员工的一般需求。管理者可根据员工的平均年龄,设计有效的关爱手段。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与平均年龄28岁的团队心理需求、团队文化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关爱的内容需要适当做出调整。例如:有限的资源是投入到建设员工哺乳室还是托管班上?参考员工的平均龄,你自会有答案。

二、以入职时长为参考,进行全周期员工心理关爱

时间是每一个职场人最为重要的资源。

从入职时长维度来看,分为入职阶段(1年内)、平台融入(1-3年)、自我认知感知期(3-5年)、自我接纳期(5-10年)、自我重塑期(10年以上)五个阶段。找到每个阶段不同的压力来源,及时进行干预与辅导,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保证企业人才梯队的稳定。

以某大型客服中心(2000人左右)为例,在对比了大量的员工入职与离职时间之后发现,入职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3年分别是离职的高峰期。针对这一发现,笔者与呼叫中心管理者共同进行探讨。在相关时点到来之前,提前1周组织辅导员(包括EAP专员、人力资源专员、班组长等)根据员工不同的特点,至少开展一次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咨询及谈话。据后期追踪数据显示,离职率从28%下降到15%左右。

决策本身是一个过程。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重点时间节点在推动员工心理上做出重要决策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前心理干预、辅导,给予员工组织的认可,重塑员工对团队的看法,能够有效减少或减缓员工的离职决策。

三、以心理弹性理论为依据,开展弹性激活关爱

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又被称复原力或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指个体在经历应激或创伤事件时,采取积极策略来应对和适应不利环境,保持或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也是个体面对逆境时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心理弹性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为Kumpfer在1999年提出的心理弹性框架。Kumpfer认为,个体在面对压力或应激事件时,环境中的保护因素、个体内部的保护因素、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可导致心理弹性的产生。在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双重影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个体经过弹性过程,可以输出三种结果:一是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变得更坚强,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二是适应,即个体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未经受压力前的状态;三是不良适应重组,即个体的适应状态较原来差。

图1.  Kumper心理弹性框架(1999)

2021年上半年,在对某客服中心在职4445余名员工进行了心理体检后。EAP项目组盲选出11位员工参与到心理弹性干预小组之中(单一个体不清楚入组的标准,EAP项目辅导员不清楚员工绩效及日常表现)。

11人中包括5男6女,平均年龄35岁,工龄12.5年,学历高中以上。如下表所示,其人格坚毅值的测评均值达到3.75以上,简明症状大于轻度心理疾病2.18的均值,抑郁、焦虑的阳性值达到轻度(分值2)及以上。

表1:入组人员心理体检部分项目数据

EAP项目组通过开展多项心理干预活动来激活内部弹性因子。帮助个体弹性重整,达到更好的状态或平时状态。

如下图所示,内部弹性因子包括认知的、精神的、行为的、身体的、情绪的五个部分。在干预过程中,项目组拟通过体验活动来激发单一弹性因子,最终达到整体合力的效果。2021年9-12月间,共开展4个主题8场活动,每次约2小时,群内参与人员并未做强制要求。部分员工因工作安排等原因缺席,11位员工每人至少参与1场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图2 针对内部弹性因子的EAP辅导的设计

在第7-8次活动后,对参与者进行了BSI-53中的抑郁、焦虑子量表心理评测。如下表所示,参与者抑郁、焦虑明显分数明显下降,员工的情绪状态有明显改善,心理状态明显变好,平均变化率达到34.67%。

活动结束后,对参与者及其直接领导(班组长)进行访谈,了解员工近4个月的情绪变化,工作表现等情况。通过员工自评、直接领导(班组长)他评结果进行对比,抑郁和焦虑两项指标都有较大的提升。自评结果变化率为31.12%,他评结果变化率为22.07%,说明项目效果得到了参与者和直接领导的一致认可。

表2 辅导前后各指标对比

经过4个月的EAP辅导,心理弹性干预小组成功激活了员工内部弹性因子,使得被干预对象呈现出更优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由此可见,心理关爱项目(EAP)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工具,结合合适的工作场景,通过对个体的心理进行有效而及时赋能,能够有效帮助个体调整工作状态,实现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客户世界》创办于2003年1月,是中国客户服务与数字运营行业的旗帜媒体。本文刊载于2024年白虎辑(总第235期),作者张昊来自广州市博鸿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联络编辑:edit@ccmw·net

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理关爱项目(EAP)的个体心理赋能场景与实践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