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419

||2007-09-05

  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心城市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是显示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的要求,未来5年,大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社会就业、构建和谐大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方向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大连市积极贯彻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改造传统工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依托沿海区位和对外开放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大连市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商贸、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软件外包基地。房地产业、社区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市政公用等事业得到同步推进,为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7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3.6%,全市现代服务业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成为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大连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集装箱港、北方最大的粮食中转港、石油液体化工品转运港。一批本地大型企业的自营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型配送中心、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进入,大窑湾集装箱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烟大铁路轮渡、沈大丹大高速公路、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和空港物流中心等工程相继建成,集装箱班列开通,航运交易平台、口岸支付平台、口岸呼叫中心、危险品申报系统等多个信息平台启用,推动物流业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金融业稳健发展,东北亚地区国际结算中心作用初步显现。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行业齐全,中外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先后引进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22家。有6家外资银行大连分行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4家开办全面外币业务。设立了合资法人寿险公司和独资法人财险公司。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额的61%和35%,大豆期货交易继续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大连是全国惟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目前已有简柏特、惠普、松下、SAP等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连开展产品研发、软件外包等业务。2005年,全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达520家,从业人员3.1万人,销售收入102.7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4.8%。外包服务快速上升,占软件与信息服务销售收入总量的1/3,基本确立了"东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地位。大连软件园被国家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旅游业优化升级,"浪漫之都"品牌魅力彰显。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现拥有各类星级饭店155家,旅行社362家,其中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9家。已经开发旅游景区、景点、度假村160余处。旅游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品牌拉动、全面提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注册了"浪漫之都"的城市旅游品牌,构筑了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为辅的产业格局。

–科技服务业优势明显,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先后创建了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创业投资公司、科技担保公司、俄罗斯技术转化中心及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在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研制出永磁悬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燃料电池和氢能源利用、纳米材料等技术和产品。2005年,全市科技服务企业达到1357家,从业人员2.6万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在孵企业1800个,孵化器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05年,申请专利5573件,有15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奖励,自主研发取得突出成绩。

–商务服务业逐步壮大,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2005 年,全市商务中介服务机构达到7025家,从业人员6.6万人。已有11个公证处、135个律师事务所、113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1127家咨询与调查机构、1101个广告业经营组织、416个各类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和828家其他商务服务机构。专业化、国际化的展览项目占到80%以上。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等成为我国著名国际展会。国际汽车展、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中国软交会等专业展会也都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商贸业持续稳定发展,水平功能不断提升。形成了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市级商业中心框架。重点规划建设了24个社区商业中心、550 家便民连锁店。连锁商业企业发展到80多家、2900多个店铺,市场份额达到37.8%。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到18家,大型超市发展到30家。先后引进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乐购、好又多等跨国连锁商业企业。区市县和农村商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广泛开展了以建设连锁经营网络、商品配送网络、农副产品收购和分销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千村百镇"市场工程。

(二)存在问题

一是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发展,服务业滞后的"短边"效应直接影响到城市竞争实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难以为一、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二是对一些新兴现代服务业统一的规划、引导、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三是服务业的产业化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四是开放度不够,服务业利用外资相对落后。五是没有统一规范的统计体系,难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保证。六是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突出体现在新兴产业、高智商领域的人才短缺,物流业、会展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制约矛盾突出。

(三)发展机遇

–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已经进入加入WTO后过渡期,在入世协议中承诺绝大多数领域对外开放,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程明显加快,吸引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能力明显增强。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加快,将会更多地承接国际金融、流通、咨询等服务产业转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实现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而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以及"浪漫之都"旅游品牌的确立,特别是国家批准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为大连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大连城市新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都为大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强力支撑,必然引导大连向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信息、旅游和产业转移中心迈进。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开放、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尽快实现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转型,这也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连具有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制造业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加快发展制造业作为振兴民族工业的支柱产业。市第十次党代会也把着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作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在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趋势下,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将会更多地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有力支撑,这也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客观需要。

–城市功能区建设加快,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推进"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和"一岛十区"建设中,工业化进程必将带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规模的拓展,城市功能的辐射,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设施的建设,都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拓展广阔渠道,也对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需求不断拓展升级,成为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2005年,大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994元和5903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将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逐步由生存型、温饱型转变为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等3项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旅游、汽车和住房消费必将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都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蕴含新的机遇。

(四)面临挑战

在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国际服务产业竞争影响已经加剧。国际服务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巨大的经营规模、全新的管理理念、发达的营销网络、先进的技术优势将会冲击中国市场。大连作为外向型沿海口岸城市,整个服务产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将会更加激烈。二是国内服务产业发展压力正在加大。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目前都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中心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加以推进。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也都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与大连形成了抢抓发展先机、竞争服务市场的挑战态势。三是大连服务产业制约瓶颈亟待破解。全市缺乏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直接导致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现有经济功能区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制约,难以在要素资源配置上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效能。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先导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因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受到困扰,在空间拓展、产业布局上难以形成更大规模和提升档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五)发展方向

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党中央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赋予国内中心城市的一项战略任务。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大连在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起领先作用寄予厚望。大连现代服务业在珍惜机遇、应对挑战中力求实现突破性发展,进而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需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规律、国际发展趋势、现实发展基础和城市区位功能,选择和明确三大发展方向,引导切入,强力突破,重点集聚,层层辐射。

一是必须紧密结合分解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大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紧密结合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大连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辐射带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完善服务设施,发展服务产业,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功能完备的服务平台;三是必须紧密结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以自主创新为内在动力,优先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发挥高新技术优势培育扶持高端服务产业,为增强大连自主创新能力健全良好的服务保障体系;四是必须坚持协调城乡发展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统筹规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布局,以城带乡,以商促农,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的成果,实现"惠民富市"目标。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随着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时期是大连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和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和"一岛十区"建设将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联更加紧密。要紧紧围绕促进制造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质优价廉的信息服务、更新改造的科技服务以及市场中介、商务营销、产品展示、检验检测、咨询培训、低息融资等全方位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信息化与知识型服务业的联动作用,引进和培育高科技龙头企业和高智商优秀人才,着力发展创意、设计、研发、孵化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新兴产业,进而增强大连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发展消费性服务业。随着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对扩大社会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实施"惠民富市"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必须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创新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使餐饮、商贸、社区、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提升为特色服务业,尤其要高度重视改革创新房地产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市政公用等事业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千方百计解决好城乡居民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实际困难。

协调发展城乡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上充分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合理设计。主城区、新城区要形成各具特色的都市经济体系,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重点布局。北三市和长海县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服务于制造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园区、科技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社会就业。围绕率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构建东北亚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为目标,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带动、市场化促进、信息化支撑和法制化保障,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心"集聚区"带动其他 "辐射区"的新格局。大幅度提高大连市服务东北、服务环渤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及水平,进一步提升大连国际竞争力,促进大连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放带动,创新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机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国际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科学制定符合大连发展实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布局导向作用和法律效应,有重点、分层次推进优势、重点产业发展,优化全市现代服务业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融合,联动发展。适应大连经济发展阶段性、区域性特征以及产业基础,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链条分工细化和延伸,形成高效配套的服务体系,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市场运作,政府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竞争促发展、促提高;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推动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

(三)发展目标

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依托大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把大连建设成为服务东北,服务环渤海,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中心、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北方的科技服务及制造业研发基地、文化创意名城、商务会展名城和国际商贸枢纽。构建起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新型产业基地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融合的消费性服务业体系。到2010年,形成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现代商贸八大重点领域,大孤山半岛、东港区、人民路、星海湾、香炉礁、旅顺南路、大东沟、羊头洼八大集聚区的发展新格局。大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 %以上,服务业城镇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口总量的比重达60 %以上,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八大重点领域

(一)构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围绕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以港航服务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依托口岸区位优势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势,构筑物流政策、物流设施、物流信息三大平台。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总量,提高配套能力;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政策,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快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组织化、集约化水平;规范物流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体系健全、结构合理、货畅其流、交通便捷和特色明显的现代化物流网络。重点建设集装箱物流、石油及制品物流、矿石物流、粮食物流、汽车及配件物流、水产品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建筑(装饰)材料物流、机电产品物流等物流中心。形成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北箱(以集装箱和整车滚装为主)南散(以油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干液散货为主)"物流基础设施结点链网体系。重点推进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分拨配送体系,大幅度降低工商企业物流成本,创造一流的物流环境,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

(二)构建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总部经济,拓展国内外业务空间,着力提高对东北乃至东北亚区域辐射能力;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开发金融产品;充分发挥银行业融通资金的功能和作用,构建起高效、健康、安全、主体多元的银行服务体系;加快保险业创新发展,推动保险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重点建设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形成以大豆、玉米为核心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发展工业品期货、期权交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证券业规范运行,推动更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融资,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扩大直接融资,研究设立产业基金,发展债券融资,探索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的有效方式;积极发展、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争取离岸金融业务,开发金融产品,培育地区金融品牌,推进大连银行跨区域经营,深化农信社改革,组建保险公司,支持信托投资公司及重组后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积极发展货币经纪、期货经纪、基金管理、金融租赁、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加强风险投资体系和中小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国际结算、外汇交易、投融资与金融服务中心,全国商品期货中心、北方保险业中心、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到2010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

(三)构建国际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中心

以基础及应用软件开发为重点,把大连建设成为集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人才教育于一体的国际软件名城和国际软件外包中心。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发展,推进数字信息传输网、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通信设施建设以及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升级改造和融合应用,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提升信息传输业发展水平。深化对日软件出口,拓展欧美软件外包、BPO、ITO、KPO、嵌入式软件、自主产权软件产品开发及应用,加强数字内容产业和IT人才教育与培训。建设我市信息平台门户,带动各个领域信息增值服务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完善电子政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到2010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软件出口28亿美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四)建设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以滨海旅游和都市旅游为主导特色,以提升旅游产品国际化水平为核心,构建主城区、新城区、北三市及长海县三大旅游板块,促进旅游业向度假休闲阶段转变。加快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集群和旅游集聚区。在巩固和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牵动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旅游新项目,重点开发城市周边滨海休闲度假、北部山林休闲观光、长海岛屿度假、温泉养生度假等产品,努力构建现代休闲旅游度假产品体系,把大连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国际化、高收益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五)建设中国北方科技服务和制造业研发基地

重点发展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及测绘、技术检测、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环境监测等专业服务。建设公共检测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公共研发和技术平台,形成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探索对外交流形式,建立和拓展技术交易平台,构建东北亚地区技术转移和服务中心,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技术服务外包基地,促进"大连制造"向"大连研发"、"大连创造"转变。

(六)建设中国北方文化创意名城

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领域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代表城市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有效整合文化资源,集聚创意高端要素,加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有产业基础的工业设计、出版和广告等产业,提高发展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壮大有发展势头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强竞争优势;推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移动内容、数字艺术等产业,加速产业开发,积蓄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把大连打造成中国北方的文化创意名城。

(七)建设中国北方商务会展名城

重点发展法律、经济鉴证、投资和资产管理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品牌和特色商务服务,促进商务机构在区域间的联合、重组。加快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发展,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签证类服务。积极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大力发展会展业,在国际会展方面要力争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展览和国际会议的重要举办场所。建设成面向东北地区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商品展示、订货、交易中心。

(八)建设中国北方国际商贸枢纽

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国际采购,积极引导连锁经营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专卖店等多业态渗透,从传统商业零售、餐饮业向汽车服务、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维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拓展,提高连锁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按照优化市区、强化新区、辐射农村的思路调整商贸业空间布局,重点完善和建设粮食、船舶配套产品、机电产品、果蔬、海产品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使其成为部分商品的集散中心。提升传统商业区辐射能力,完善五大现代商贸区的集聚服务功能,形成核心商业区、次商业中心和社区便利网点的布局。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城市商品流通新体系,形成各种所有制商业共同繁荣、城乡商业协调发展的局面。把大连建设成为规模可观、结构优化、效益良好、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国北方国际性商贸枢纽。到2010年,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0%以上,商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左右。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布局和八大集聚块区

大连主城区和新市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体区域,要依托功能分区、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服务功能,突出分区特色。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城区",要着力发展体现港航服务特色的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业,强化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在突出科技服务、旅游业发展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业领域,发展软件、教育、文化及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产业。先导区要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优先发展商务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中介咨询服务等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金州区围绕新市区建设,在完善自身服务体系的同时,发展为先导区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北三市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承接中心区制造业转移,重点发展为制造业、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和科技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城乡联动的服务网络。长海县要把"海上大连示范区"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加快提升为海洋经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