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经济与远程服务的时代聚合

    |     2022年8月25日   |   2022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738

远程服务的转型升级,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提升了问题处理的质效,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非接触经济是基于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实现人和人,人和平台,平台和平台不用见面,就能交流交易的一种经济模式。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接触经济迎来了迅猛发展。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线上“非接触”需求呈现短期爆发式增长态势,智能配送、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方便了群众生活,还在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接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远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刺激了远程服务需求增长,还为远程服务拓维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远程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扩展了远程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远程服务的转型升级,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提升了问题处理的质效,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在非接触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远程服务发展迅猛,那远程服务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呢?

第一,便捷性。远程服务凭借其方便触达、高效处理、全天候服务等优势,满足了客户足不出户、快速办理的需求。例如近几年兴起的线上问诊服务,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时间,省去了排队时间,还节省了交通费;还有手机点餐、无接触配送和智能取餐,也极大的方便的人们的生活。

第二,灵活性。远程服务通过多元载体,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在银行业务,远程服务也从电话客服转化到电话、在线、视频客服多渠道的服务体系,客户可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远程银行服务,办理业务咨询、账务查询、问题反馈等,需要去线下网点才能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少。

第三,连续性。远程服务有集约化服务优势,例如远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在今年局部疫情散点频发,线下活动暂停的大环境下,虽然线下营业网点关闭,但线上服务不打烊。通过远程服务的方式,保证了服务不间断,解决了疫情地区客户的燃眉之急,发挥了特殊时期“稳定器”的作用。

第四,智能化。相较于传统实体网点,远程服务以RTC、AI、RPA等技术为支撑,无需受到经营场所的局限,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办理。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客户服务”官方微信公众号有资料上传的功能,客户可以将业务资料通过手机直接上传给工作人员,不用因为资料不全等原因多次前往网点。

未来,在非接触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远程服务将如何迎来新的增长点?还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第一,加强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让人人成为数字化的参与者。以数字思维打造服务新范式,充分利用远程服务数据流量规模大、应用场景多、价值转化高、赋能客户强的优势,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全量业务数据,构建企业级数据字典及涵盖客户旅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治理体系。通过分析客户偏好、行为偏好,自动展示推荐适合客户的产品,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方案,打破业务间的壁垒,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业务办理平台。

第二,充分发挥远程服务“传感器”“温度计”作用。以银行为例,打破人们对远程服务就是接电话的传统印象,加快从“电话接拨者”到“客户问题解决者”,再到“金融服务方案提供者”转型。远程银行要不断丰富服务触点、业务种类、服务客群、场景及价值,成为集咨询、交易、客群经营、线上营销为一体的全渠道、多维度、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的远程金融综合服务中心。

第三,加强科技应用与服务场景的有机融合。智能服务和人工服务要优势互补,简单业务智能处理,复杂业务人工辅助。远程服务要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业务开展形式和服务生态布局,服务接入时提前预判客户意图,满足客户未问先答、百问百答需要;服务交互时分析客户交易模式及在线行为,针对性提供服务策略;服务结束后加强智能分析,针对产品与服务中的痛点、断点、难点,做好改进优化。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国家正从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在5G、AI、大数据等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下,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这必将推动远程服务进一步为传统实体服务赋能,为远程服务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为《客户世界》2022年8月刊刊首语,作者:执行主编王贞木,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非接触经济与远程服务的时代聚合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