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外包服务在中国兴起

    |     2015年7月12日   |   行业要闻   |     评论已关闭   |    1179

||2007-08-06

  这是惠普的办公楼、这是通用的、这是戴尔的、这是华信的、这是东软的……在大连高新园区内,虽然这一幢幢办公楼,外表看似普通,可内部基础设施却十分先进,流动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只见几百名员工成排地坐在电脑前,手指忙碌而有节奏地敲击着键盘,有的是在软件编程、有的分析着银行账单、有的在整理财务报表、有的在跟踪客户、有的在进行市场分析……他们为外国公司提供后台服务,处理着来自全球的数据,做着外国白领的工作。这里正在成为全球的后勤办公室。 

  大连市的620家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司创造了145亿元产值,却没有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耗费,让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山水依然、空气清新。 

  没有传统生产产业,没有污染和高耗能,有47项世界500强的投资项目,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项目达到了36项,大连高新园区可谓名符其实的高新园区。“中国不应只有生产和制造的全球化,而应是生产、设计、销售、融资服务的全方位全球化,要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承包大公司的软件或商务流程服务,力争从世界分工的高端夺一杯羹。”谈起园区的定位,大连高新园区外资招商局局长原驰有颇多思考。 

  回忆起园区十年磨一剑的经历,原驰还历历在目,刚开始是走出去自我推荐,谈50家,难成一家,而现在是慕名而来的大企业越来越多;刚开始是步步维艰,处处尝试,而现在已形成了BPO(商务流程外包)工作标准,大连高新园区已成为中国BPO的典范;从最初的软件研发,逐步扩展到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等一些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领域;从单纯的面向日本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欧美业务从过去几年的5%,增加到去年的20%,并且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趋势。 

  BPO,在几年前还是一个新名词,现在已成为中国开发区的新实践,还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亮点。除了大连外,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也都看好了这个产业模式,发挥中国式服务,成为中国BPO的领军者。高效快捷的网络缩小了距离,世界变得更近,这些城市技术保障、人才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场地租赁及薪金开销却比北京和上海低40%至50%,使得它们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又一亮点 

  一家美国公司在本土做一个项目需要花费上百万美金,但是在其他地区外包,这些业务由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费用就能完成。在从前,这种跨洋跨洲的服务是很难想象的,但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扫清了技术障碍,使得这种服务的转移也成为现实。目前,BPO服务的提供涉及金融、保险、医疗、人力资源、抵押、信用卡、资产管理、顾客照料以及销售和营销等领域。在高成本的美国和欧洲,把这些工作进行外包,可以节省成本60%到70%,而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服务外包是个双赢经营模式,发达国家的发包者,低价外包非核心业务、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降低了经营成本;而承包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赚取外汇、增加就业,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放眼世界,BPO市场是块诱人的蛋糕,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研究数据,目前全球服务离岸的潜在市场规模已达4650亿美元,到2010年潜在的市场规模可望增长到6000亿美元。先行的印度掘取了这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现在中国、爱尔兰、菲律宾、俄罗斯、波兰和以色列等国是外包市场的后起之秀。 

  中国目前已经拥有300亿美元的软件市场,而且中国劳动者的计算机和数字技能非常扎实,再加上中国已经大力发展了转换改造、技术整合和贯彻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各种专业技术,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软件外包中心。从软件外包再到全面的服务外包,可以使中国成为一个服务业大国,以配合中国在制造业上的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说,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决定我国能否跨过为发达国家“打苦工”的阶段,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制造业的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这条曲线中间凹下去的部分,也就是加工组装制造,其附加值、盈利性较低;两端上翘的是附加值高的部分:前端的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和后端的品牌营销、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物流管理、金融服务。那么中国也应向两端服务业迈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从全球化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的价值。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指出:“把软件业作为服务贸易的突破口,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商务部已启动发展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使中国紧跟全球信息和通讯技术业的脚步,成为世界外包大国。 

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后勤办公室,这无疑会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许多专家也预测到了这种转变。 

  身处BPO第一线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认为,世界越来越平坦,中国有更多从事服务业的机会。中国过去20年把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上亿人口的就业机会,但那主要是面对中国农村进城的青年。目前,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有300万,居世界第一,他们的就业选择显然不是制造企业中的生产线,而中国BPO产业的成熟将会给国内带来大量软件设计、IC设计、财务处理、法律咨询、股票分析、保险等一些高层次的就业机会。事实上,目前在大连,戴尔、埃森哲等公司员工均超过了1000人,IBM、惠普的员工超过2000人,东软集团的员工超过5000人。 

  发展中国服务,符合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对就业拉动作用大的产业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分析说,服务业单位GDP用电量仅为第二产业单位GDP用电量四分之一,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推进“和谐创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于促进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启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中国要想取得更多的世界服务的份额,还需要发掘潜力,从人才、观念、信用、语言等的差异需要补足差距。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提出加快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业的五大措施:进一步完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政策体系和出口体系;加强软件出口的基地建设,优化中国软件出口区域的布局;积极筹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整体形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品牌的发展。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外包服务在中国兴起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