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仁:大连,迈向新领军城市
||2007-07-25
p>
p>
悄然间,大连这座昔日人们心目中的“足球城”和“时装之都”已经发生改变!行走在大连宽阔的林荫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看着林立的大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庞大的软件园区,人们会发现它转眼间又多了一个名称——软件之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大连吸引来英特尔、IBM、HP等多家跨国企业在此安营扎寨。
对大连而言,从没有一个产业像今天的软件产业这么争气!8年间增长50余倍,销售总额突破百亿元。2006年,全市软件产值达145亿元,出口额达4.5亿美元,吸引外资企业230家……2007年5月,IT巨头英特尔将其在亚洲的第一座芯片工厂放在大连,此举也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这个海滨城市!而软件外包更成为大连向世界展示的一张新名片。
一个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海滨城市,是凭借什么魅力让众多的跨国企业在此安营扎寨?
2007年6月20日,第5届软交会在大连召开。被业界称为“软件市长”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在富丽华酒店接受了《IT时代周刊》的采访。这位1955年6月出生于大连,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
大连吸引外资的秘密是什么?随着他激情洋溢的讲述,秘密一个个被揭开!
外资企业落户忙
《IT时代周刊》:现在,软件外包业务已经成为大连向外展示的一张新名片,一些跨国公司也纷纷将业务放在大连。如今,在大连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有多少家?
夏德仁:目前,大连共有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司620家,其中外资企业230家。在这些外资企业中还有33家世界500强公司。最近,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公司——富达国际在大连设立了外包中心,这标志着发达国家的一些金融业务外包开始进入大连。
《IT时代周刊》:跨国公司在大连的员工有多少?
夏德仁:现在,这些国际大公司积极扩展在大连的规模,戴尔、埃森哲等公司员工均超过了1000人,IBM、惠普的员工规模超过2000人,东软集团的员工超过5000人,大连服务外包业务,已覆盖各个领域。目前,大连的服务外包目标市场已经从单纯的面向日本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欧美业务从过去几年的5%,增加到去年的20%,并且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趋势。
《IT时代周刊》:最近几年,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已经引起国际产业界和全球媒体的高度重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夏德仁:不可否认,现在大连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品牌,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刊也多次报道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消息。这些都说明,大连已经不是昔日的大连,它已经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目标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分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IT时代周刊》:现在,国内各个城市都在发展软件产业,这种竞争关系会对大连吸引外资造成困难吗?
夏德仁:软件产业的市场非常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会影响大连的发展。成都、南京、上海、北京的发展只会带动全国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件好事,但大连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健全政策体系,也形成了一个面向国外软件公司的良好服务体系,同时也有一套促进软件发展、人才资源开发的体系。这个体系目前在中国是非常超前的,要学比较难。
大连的优势
《IT时代周刊》:跨国公司纷纷落户大连,是大连的哪些优势吸引了它们?
夏德仁:首先是大环境优势。最近几年,国家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开发了一大批项目,使得很多企业来东北、来大连投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大连投资环境的改善,每年都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审批事项以及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上做了大量工作,所以这些年大连外商投资软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吸引大的跨国企业到大连投资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方面就是大连的工业基础很好,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来说,大连的城市软环境是一个适合人居,适合IT产业发展的很好基地,所以最近这几年,中外IT产业公司到大连投资并不奇怪。
《IT时代周刊》:英特尔选择在大连落户,是不是因为这些条件的存在?
夏德仁:英特尔选择大连估计有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大连具有发展集成电路的软件基础;第二是发展硬件方面大连有很好的条件,包括良好的空气清洁度、水质和电力供应;第三是政府有一个高效率的,也是非常熟知集成电路专业的公务员队伍。
《IT时代周刊》:英特尔的落户,将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夏德仁:英特尔进入大连后,对大连相关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一个积极的拉动作用。因为英特尔不是一个孤立的公司,有着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会吸引大量的企业到大连来投资。据估算,英特尔带动的投资大概有上千万元人民币,这对拉动大连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非常好的帮助。
现在,大连已经接待了很多来自硅谷、来自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集成电路或者是跟集成电路相关的企业。比如中国集成电路协会就准备加大与大连合作的力度,把会员单位请到大连,来研讨如何推动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
《IT时代周刊》:大连和日本的关系非常密切,大连将如何联手日本发展软件产业?
夏德仁:日本在大连的投资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是第一位的。在和日本的合作方面,一个想法是,对已经在大连有投资的日资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希望它们可以成立研发中心或者地区总部。
第二个想法是,希望与日本建立一种新的合作关系,从而在信息产业、服务外包等方面和日本有新的合作模式,尤其是在信息产业、日本嵌入式软件方面的合作。第三是除了经济合作以外,还希望可以加强同日本地方、民间组织的友好合作。
人才是成为新领军城市的关键
《IT时代周刊》:过去几年中,大连软件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大连在与它们接触中,能体会到它们的需求是什么?
夏德仁:外资企业对大连的要求有3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政策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你答应的政策他们希望在协议范围内能够持续,不变化。这是对政府部门很大的挑战,因为一旦答应了以后,兑现不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个方面的需求是我们确定的吸引外资的一些政策,应该得到法律上的允许。现在大连实施的所有优惠政策,都是在国家颁布的税法、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法律框架内许可的政策。
第三个是人才。现在,外资对大连投资的最大一个屏障就是人才。比如说,日资企业的困惑就是日语人才不多,美国企业就是英语人才不多,IT产业就是IT人才的问题。
《IT时代周刊》:那么,现在大连在解决人才问题上有什么措施?
夏德仁:关于软件人才问题,需要承认的现实是,尽管大连的软件发展一开始就重视人才培养,但现在看来,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计。现在,大连一方面是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所有的大学必须开设与软件相关的专业,推动专业学院的发展,包括一些信息学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等等。
争取到2010年,全市的院校要设置软件学院等10所左右,全市高等院校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软件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加快建设大连软件人才实训基地,2年内达到2万人的试训规模,保证就业率在90%以上。
大连还要继续发挥吸引软件人才的优势,组织有效的人才招聘活动,增加大连软件的人才供应,今后3至5年内,大连软件人才的年增长数量稳定在1.5万人左右,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IT时代周刊》: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外,大连今后还有哪些新的目标?
夏德仁:大连新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新领军城市。过去十几年来,随着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快速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一批包括印度班加罗尔在内的领军城市,它们特有的人才优势和政府支持,使之成为国际大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目标地。但是,在新的时期,现有领军城市的作用,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大连当务之急是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新领军城市。
《IT时代周刊》:大连在吸引外资企业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今后,这种优惠政策会继续实施吗?
夏德仁:这是肯定的!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幼稚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植。大连市政府在优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方面,率先作了一些有利的探索,比如软件人才鼓励政策,资助企业参加CMM评估,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缴纳社会统筹等等。为促进软件产业更快发展,大连市政府将为人力资源开发,控制软件外包的商务成本,提高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
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给予软件企业更具国际竞争能力的优惠税收政策。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夏德仁:大连,迈向新领军城市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