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能提升与非技能提升的辩证思考
客户世界|谢晓咏 王辉|2007-07-10
p>
p>
前言
如果打开搜索引擎,搜索有关“技能提升”的关键词,你能找到一串诸如“训练”、“培训”、“计划”、“职业”的字眼。广义地说,技能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的能力。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它,褒贬它。
诚然,我们的生命中有相当可观的时间是消耗在某个城市,某个大厦,某个企业的某个角落,我们也不得不暂时摘下虚荣的面具,来为我们的所得说三道四。我们为之所付出的是否有着同样持续而可观的回报呢?答案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薪酬、几行冷冰冰的数字所能诠释的。
在人潮涌动的地铁站里,在繁华似锦的商业大道上,只要你身陷大都市,便无时无处都不难对当今的职场有所体察,其中的错综复杂、玄机四伏,有如魔术般令人惊讶,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技能也好,非技能也好,不过是似水流年中的一瞬。
彼与此
言归正传,每一个人对信息的摄入量和存储量可能会决定他所掌握的技能的最高域限。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这个域限,却要取决于太多的因素。
他是乐观而积极向上的吗?
他有进取心吗?
他有计划性吗?
他能坚持吗?
他急功近利吗?
他擅于表达吗?
他勤于思考吗?
我还能找到上百个品质来成全或是抵毁他对自己技能的提升。可是,这些品质是技能本身?还是非技能的呢?我们暂时还无法清晰地划分。
让我们来找出某些事实并承认它们吧。例如,当微笑被视为可训练的技能时,真诚一定是非技能的;装饰工艺可以算做技能,但审美却是非技能的;沟通若是技能,态度就是非技能的……
现在,很想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的个性是外向好?还是内向好?
在这里没有答案。我想说的是:一个外向的人,他的内心很大程度上的可能是认同和爱慕内向本身的。再深刻一点的解释,就是每个人的个性都包含了内向与外向两个部分,只是分配不同,强度不同。
同理,技能与非技能不仅不能对立而言的,我甚至相信世间的任何智慧都无法把二者之间划上清晰而精准的界限。
技能属阳,有的是外延,而非技能属阴,它只有内涵。
如果把人比作一株生长中的植物,那么技能就像是修枝剪叶,目的是使它合乎时宜;非技能更像是浇水、松土和施肥,甚至把它交给大自然而不必作为,目的仅仅是使它成长。
技能是硬梆梆的木头,它有形状,有尽寸,有重量,掷地有声;非技能则无影无形,唯独有的是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不生不灭的存在,我想也并不为过。
一个魔术师在台上的表演浑洒自如,其技艺的高超绝不容置疑,可知台下的他所付出的努力也一定可圈可点;但是,他在台上的从容和淡定一定与这段漫长的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至此我们能比较清晰地理解了技能与非技能的关系,那么关于它们的提升也就不必再赘述,因为它们根本就是硬币的两面,你给其中一面加热,另一面自然也会被热量传递到。
或者说,非技能就是技能的影子,谁的提升或改变都不会是独立的行动。某种技能的提升,一定是暗中伴随着诸如信念、勤奋、领悟等等非技能品质的辅佐;当然,非技能更适合在悟性和影响力的土壤之下暗自生长。
诚然,技能是能够被训练出来的,通过学习,付出时间和努力,我们都可以获取、增加、刷新,甚至升级,但是在其背后,一定有着某些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它们虽不擅于被驯化,却时刻等待着被省察。
后记
我们惯于用好的、坏的,优秀、劣等来划分人和事,这种态度在心理学上叫做分裂,学习用一种全然的态度去观察,而不只简单地通过主观评价做出取舍抉择。
既然生存离不开技能,既然技能无法独立存在,让我们保持距离地看,它们一定相安无事。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7年6月刊;作者王辉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脑神经疾病研究所中国企业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组组长,谢晓咏为北京正业宏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关于技能提升与非技能提升的辩证思考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