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全球化发展五大趋势
|王子先|2007-07-04
p>
p>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全球化目前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它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服务业全球化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密切跟踪和认真对待。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业全球化初见端倪,并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一,服务领域跨国公司迅速扩张,成为推动服务业全球化的主体。
在2005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中,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共涉及51个行业,其中28个属于服务行业,从事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有281家,超过半数。另外,在制造业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业务的收入已接近或超过其制造业务的收入。传统制造业跨国公司正加速向服务型跨国公司转型,如IBM将笔记本电脑制造卖给联想就是其向服务型跨国公司转型的战略举措。随着这一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跨国公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业企业。与此同时,跨国公司通过掌控研发、市场营销等核心环节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提高:一是在世界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二是在世界价值链和利润分配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三是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和支配力进一步提高。
二,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猛,服务业跨国购并大潮迭起。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存量翻了两番,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由47%上升到67%,2002年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为4523亿美元,约占当年FDI总量的70%。近几年,服务业跨国投资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2005年服务业跨国投资比重仍占2/3以上。
三,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加快发展,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据有关统计,2000—2005年间,世界服务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2005年世界服务出口额达2.415万亿美元,服务进口额达2.361万亿美元,均比上年增长11%。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比重下降,以信息、金融、研发等为代表的服务类型贸易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37.5%上升到2005年的47.8%,显示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贸易额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美国2003年商业存在方式的服务销售额达2920亿美元。不少发达国家以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额均已超过了跨境方式的服务贸易。
四,国际服务离岸外包异军突起,发展前景广阔。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实行核心竞争力战略,越来越多地将后勤办公、顾客服务、商务业务、研究开发、咨询分析等许多非核心业务活动全面外包,其中离岸外包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服务离岸外包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04年的规模大约为3000亿—5000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近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以每年20%一30%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
五,服务业跨国转移由制造业追随型逐步向服务业自主扩张型转变。
服务业进行跨国经营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向已经从事跨国生产经营的顾客提供服务,留住原来的顾客,占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分工的深化,服务业开始不断从传统制造业中独立出来,信息、咨询、设计、财务管理、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专业服务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转移也逐步向自主扩张型转变,不仅为原来的客户提供服务,还可以为东道国其他公司提供服务,甚至可以向第三国出口服务。如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向海外大规模转移,并日益向更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自主扩张型转变,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也需要获得全球化的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服务,随着制造业全球化的整体推进和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也日益全球化,并随之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
二,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服务业国际分工全面深化,是服务业全球化和跨国转移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加速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还创造出大批新兴服务业,并大大加快服务业活动脱离原来的生产活动,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及环节,同时也向制造业全面渗透,产业之间的融合水平也日益提高。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传递成本,使跨国公司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及时监督其全球范围的资产、运营情况,广泛开展外包和协作,这客观上为服务业的转移提供了条件。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生产及服务供应链管理体系,不仅实现服务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且确保了外部服务供应的稳定性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三,服务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推动的结果。世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及服务业态与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促使服务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必须建立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和市场的平台,通过服务业跨国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以占据国际分工和竞争的高端环节,增强影响力和控制力。
四,全球服务市场自由化为服务业全球化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贸易组织(WTO)将服务贸易纳入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之内,将商业存在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方式。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承诺的覆盖率为81%,转型经济体承诺的覆盖率为66%,对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跨国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服务业全球化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分工协作从传统制造环节日益向生产性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推动全球经济不断向服务经济转型。2005年,全球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68%,而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总值中的比重接近70%,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超过48%,其他发达国家情况也大体类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服务业结构和业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现代服务业成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不仅在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成果和充分培育运用人力资源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而且事实上也成为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高端环节。因此,服务业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及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这既给中国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主要优势有: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中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引外资潜力很大;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意识,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在服务业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基础等。
服务业全球化新趋势,不仅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提出挑战,而且也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本文作者为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服务业全球化发展五大趋势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