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数字世界背后的四个逻辑和两个机制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进入数字世界?

    |     2020年9月30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487

数字世界究竟是什么?

我在第一篇文章中讲到,第一个趋势,但凡能在数字世界做的事情,都将不在物理世界进行,整个世界做数字化转移。

在那篇文章中我做了一点解释,但是有人觉得那篇文章的阐释还不是很清楚,我觉得数字化的趋势背后原因这个问题十分重要,特别写下一篇文章把这件事讲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三个世界”的概念,它们分别是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意识世界,这是并列并互相影响的世界,在计算机技术诞生之前,人类只有意识和物理两个世界。自从计算机互联网诞生后,一个新的世界产生了,这就是数字世界,商业的发展,组织的运营,就是三个世界的事情。

客户的需求源自于意识世界,商家在物理世界里面或数字世界里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达成交易,完成价值的创造和交换。管理者的思考,在意识世界,执行者的工作,在物理世界产生,管理者的意图得以实现,世界因此而改变。

其次,需要解释一下这边文章语境下的“数字世界”,这里数字世界指的是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连接技术以及云和端构成的整体架构,而不是孤岛式、局部的数据化,这种特征会导致数据闭环的形成以及协同机制的改变,从而本质上导致了经营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这一点会在本文的后面论述。

如果借用曾鸣教授的理论,数字化的过程就是联、互、网的过程,联网、互动、形成一个网络,在此之上有网络效应和数据智能,就是数字化的本质的特征。

为什么要迈进数字世界?

为什么整个世界正在向数字世界做转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数字世界中,衡量一个组织运转状况的四个关键指标和组织效率提升的两个机制,都从底层逻辑上有别于物理世界或意识世界,这是一种范式转移。

那么,什么是衡量特定组织的运转状况的四个底层逻辑呢?他们分别是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成本逻辑。这么说,大家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对应着我们在评价一个电子商务客户体验的时候常说的“多、快、好、省”,这四个要素就不难理解。

为理解方便,我们把组织局限到商业性组织,对两个相同的商业模式商业组织,如果这四个要素的本质性、系统性差异,就会带来了本质的竞争优势。比如一家电商可以做到多、快、好、省,而另外一个电商只能做到好,前者就有系统性的竞争优势。

不难看出,一个数字世界里面的商业,和一个在物理世界或意识世界的商业,有着本质不同的要素逻辑。

我们看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规模逻辑上的差异。在利润基础上做大,是每个生意背后的企业家的愿望。但是在线上做电商,“双11”期间,十万、百万、千万的用户,同时“涌进”一个线上“商城”,技术上要做的事情不少,但是加带宽、服务器是主要的工作,也是主要的成本项;如果是线下,你无法期望或想象同时有数万消费者涌进一个商场,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是需要多少营业员的问题,而是需要的是警察来维持秩序。线上数字世界的规模逻辑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速度逻辑上的差异。把一个消息由人在物理世界中送到40公里之外,就是一个马拉松的人,现在最短的时间,三个多小时;即使采取目前最快的运输工具,也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在数字世界中,可以做到基本没有时延地到达。线上数字世界的速度逻辑和物理世界也不相同。

我们看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品质逻辑上的差异,在工业生产中,品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此需要有人在物理世界,使用肉眼来进行品控,发现瑕疵,防止次品出厂。但发现并不十分有效,人需要培训,人有情绪,人会有疲倦的时候,人眼也有累的时候,所以人工的品质控制,一道不行来两道,两道不行三道。但是到现在,00后的游戏世界长大的人,已经不愿意做这么辛苦的工作了。如果你用工业用照相机转到数字世界,这样的数字化的眼睛不仅没情绪,不知疲倦,而且看得快、看得准、看得久,这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品质上的差异。

最后我们看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成本逻辑上的差异,一个小小的便利店,成本项目数千项,每个进行50%的成本优化,放在数千项目的大环境下,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所以成本控制,在物理世界,是超级复杂的一件事,但是如果到数字世界,成本就是服务器、带宽、技术人才几个要素,线上对线下构成了结构性的优势,也会让成本管理有本质的差异,在四个要素上进行成本管理和在1000个要素上进行成本管理,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是成本逻辑的差异。

以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四个逻辑的差异,不仅仅是本质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会叠加产生,这样就让数字化的企业的更加实现了对纯线下业务的竞争优势,比如在电子商务相对线下商城的业务看,成本的要素和规模的要素,很可能就是同时出现的,而且在品质要素中,千人、千时、千面的推荐系统,又完胜线下的千人一面的质量体验。

这就是这些年阿里、京东、拼多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原因。国外的亚马逊、Ebay实现如此快速增长和市值爆炸式成长,也是以为数字世界里面的规模、速度、品质、成本逻辑的巨差异。

迈向数字世界还有什么机制性的优势?

以上商业上的四个要素,已经构成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数字世界中,优势不止这些,除了在商业的特点的优势外,还有两个生产机制的差异,一个是协同机制,一个是迭代的机制。换句话说,这就是生产方式的差异。

在物理世界,协同需要在现场进行,跨空间、跨时间、多人数的协同是很难的,一个大楼的建设,甲方、乙方、咨询方、施工方,只能在物理蓝图和监理的机制下来协同,涉及、施工、后期维护的挑战不言而喻。

但是在数字世界,特别是互联网云端结构下,在一个数据库和相关的应用软件的支持下,这种协同跨角色、跨时间、跨空间进行,一个大楼,在没有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需求方、供应方施工方不断协同进行,各种调整、变化很容易进行,这种协同跨角色、时间、空间进行,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

此外,在物理世界,通常是硬件或软件构成了用户体验,如果一个用户体验需要改进,就要换新的硬件或软件,如果多个产品上下游影响,这个调整的就变得更加困难。在互联网线上,迭代变得简单,最终用户的使用,设计者可以及时看到,而各种调整的结果的因果关系就清晰了,这样数据实现闭环,往往是硬件平台化,软件定义用户体验,软件用户是不是喜欢,可以做AB测试,不断试错迭代,这样的机制,让产品越变越美,用户越来越满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

这就是应用类的互联网产品外国产品在中国打不过本土的产品,迭代机制的优势被本土互联网公司发挥到了极致,而外企的经理人机制让国外的互联网公司适应中国本土的产品迭代变得难以进行,迭代机制没有被调动起来,输掉市场就是情理之中。

如何正确地迈向数字世界?

根据以上的分析,商业从物理世界和意识世界向数字转移就是一个大的趋势,可以在数字世界做的事情,都不在物理世界进行,就是因为其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加上协同和迭代机制的差异,让进入到数字世界的企业享受到了这种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多的企业都已经是在线下运营多年,数字化的方向做了很多尝试,有时候也禁不住别人的忽悠,做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比如,建个网站,做个企业号,做个抖音号、小程序,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并不解决问题,甚至造成了更多的协同的问题,也增加了很多的成本。

什么是正确的数字化的方向,回到数字化的本质和优势,其检验标准一定是——数字化之后,是否充分利用好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让自己的企业整体上拥有了新的规模、速度、品质和成本的优势,是不是利用好了协同和迭代的机制。如果没有,那就是假的数字化。

所以,任何一个行业的数字化,都有可能需要注意外部服务者提供的服务和硬件的条件,数字化的本质是以上生意逻辑的优势的借用,以及生产方式的优势的实现,而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不是建个网站、做个APP,做个快手号或抖音号,二是借助所有的工具,结合自己的生意特点,合理地选择线上和线下的边界,最终实现成本、速度、质量、规模的优势,而且,充分利用两个机制,实现自己的领先。

这样的案例很多,比如罗振宇在年度演讲中讲到的南城香的数字化,其实就是针对客户的线上表达的需求,充分借助和放大外卖的销量,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充分地实现了规模化和成本的优势,其结果是,美团增长十倍,南城香也增长十倍,这样的数字化就是真的数字化。

南城香的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第二篇文章讲到的,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重新盘点梳理自己的三个边界,即新环境边界、新客商边界、新人机边界。而正是这样全景的视野,加上以终为始,依照规模、速度、品质、成本为最终考量标准的数字化,才是系统化的数字化的过程。

 

作者:任建斌;为《客户世界》编委;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20年9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迈入数字世界背后的四个逻辑和两个机制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进入数字世界?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