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应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     2015年7月12日   |   行业要闻   |     评论已关闭   |    1245

|周梦榕 刘阳|2007-05-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软件为载体,以服务为实现形式的外包产业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优势独特,但外包城市与外包企业应加大自身承接能力,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外包市场“三分天下”,我国优势独特

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成为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

据CCID(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56亿美元,2006年市场规模达到3490亿美元。预计到2009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4300亿美元,2011年将达5000亿美元。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做服务外包的国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丰富服务外包经验,服务质量好,以高端服务外包为主要业务的国家。主要是爱尔兰、西班牙、匈牙利,其软件外包在金融业务、生物制药领域都有涉足。第二类是凭借发包近岸优势从事简单业务流程服务的国家。主要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第三类是依靠人力、土地运营成本优势,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涉及软件编码设置,客户服务的国家。亚洲主要是印度、菲律宾和中国。

在这“三分天下”之中,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有自己的优势,政治稳定、基础设施健全、低廉的外包人才储备等都吸引着外包界的目光。Gartner咨询公司副总裁黄大刚认为,外包大国印度每年人才流失率在20%左右,人员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条件比不上中国,今后5年将出现50万人的人才缺口。而我国有100多万IT服务人员,其中60%—70%是软件工程师,预计每年还将以30%的速度递增。高质量廉价的人力有利于国际外包企业降低成本。

另外,我国日渐成熟的本土外包市场(或称内包市场)也促使国际服务外包业看好中国。EDS业务资源及能力管理部副总裁Kevin Bonfied说,印度的服务外包基本上是出口业务,其本土企业市场很小。但中国则有一批大企业需要服务外包,本土市场巨大。很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大型企业,包括银行、保险业、制造业等都逐渐将其非主营、非核心的业务包给本土公司,形成一个100亿美元左右的内包市场。 

 此外,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国际软件大国产业梯次转移的需求已十分强烈。埃森哲大中国地区总裁陶伟德说,目前主要有三大客户群在中国寻找外包基地,一是中国本地的公司;二是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三是总部在其他国家,但在中国有办事处的跨国公司。去年以来,全球著名服务商EDS、IBM以及日本、印度等国的大服务商纷纷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外包中心、全球服务中心。 

二、我国外包业发展迅猛但承接能力有限

“建设若干个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服务外包的转移”已被列入“十一五规划”,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关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支持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

商务部外资司长李志群表示,商务部已联合有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并协调有关部门对技术先进型现代服务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信息产业部产品司长肖华说,我国将组建服务外包信息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为服务外包相关机构提供完善的服务外包产业支撑体系。

2005年我国软件与信息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9.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3%。2006年达到14.3亿美元,增长55.4%。预计到达2010年,我国外包市场将达到70.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8.4%。

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仍显不足。中国软件待业协会理事高炜说,目前我国发展外包的城市、企业之间竞争并不激烈。国内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关键是要加大自身承接能力。专家认为,制约我国承接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包总体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二是重量级外包企业缺乏,国际化程度不高;出口软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偏低。三是缺乏核心人才梯队,市场开拓能力弱。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编程熟练的基础程序员同时缺乏。四是产业链不完善,公共信息提供渠道少,以欧美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接包渠道不畅。美国市场被印度垄断,欧洲则被爱尔兰垄断,菲律宾、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也加入了世界软件外包的竞争行列,这给我国软件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目前的外包出口有六成左右集中在日本市场,对欧美外包出口才刚刚起步。

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需“厉兵秣马”

中印两国实际情况不同,因此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不一定要仿照印度模式,应解决好以下问题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定位,完善政策法律环境。我国的服务外包行业虽然形成了一些地方法规,但还没有实施细则,一些发展路径在实践中遇到障碍。如呼叫中心按现有政策被定为信息服务业,这种行业定位使相关企业不能享受到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国家对增值电信业务进行严格的许可管理,限制了一些公司综合开展外包业务。政府制定的一些优惠和补贴政策很复杂,相关负责部门不明确,只有大企业可以申请,对小企业起不到激励作用。应重点落实好外包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装备政策等,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政府应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企业进行认定和管理。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外包企业,应以国家的形式来推广中国的外包。另外,要建立国家级的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比如印度的行业性公司--国家软件行业协会,它在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和优惠政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举行了很多高层次的会议,利用互联网和贸易向全世界推动印度外包的发展。中国在美国以China Sourcing来推广中国的服务外包是非常好的做法,但应形成一个正常组织化的运作。

(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有统一的产业布局。服务外包应根据不同区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国际地缘优势的国际外包中心,如大连、深圳;第二类就是地区资源优势的外包中心,如南京、广州和天津;第三类是具有成本优势的外包服务中心,如西安、成都和武汉。各地区找准市场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外包产业,确定该城市是远郊型、市区型还是远程型,不同的定位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

(四)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满足互联网高速高容要求的设施。

(五)开展行业的普及培训以及培训师的培训,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人才缺口需要政府和教育界、企业界联手培养,采取如行业协会统领企业实际训练、政府搭建软件外包人才平台、与教育界合作等方式解决人才“瓶颈”。

 

责编:sdnakf

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应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