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价值概论及其建设过程中的四要点浅析

    |     2015年7月12日   |   2007年   |     评论已关闭   |    1453

客户世界|范燕茹|2007-02-24

近年来,我们看到国家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从1997年4月,中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后,又先后在许多国家重要会议中,多次对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十六大”更是明确指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大体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各行各业纷纷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大到国防技术、航天技术,小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在被信息化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由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几十年甚至几年前都不曾想过的生活模式,现在却变得司空见惯。目前比比皆是的各种银行卡、加油卡、交通“一卡通”、游览景点“一卡通”等便是典型例证。对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不安全与使用银行卡的高效、便捷,大众已逐渐习惯电子货币的交易。在商场、超市购物,乘车缴费,甚至够买电影票都是通过电子货币直接支付。政府大力推行的市政“交通一卡通”,一卡在手,可以方便实现各类乘车缴费,甚至可以购买门票。又如,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并及时发布实时道路行车状况,许多大城市的重点路面街道,都出现了交管部门设立的道路状况播报屏幕,停车泊位信息发布牌,第一时间为出行的人提供路线参考。再如,各高校里普遍推行的“校园一卡通”,利用学号的唯一性,为学生的“一卡通”设置各种权限,同学们一卡在手,可以轻松完成一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消费,包括食堂吃饭,打开水,买水果,买报纸,进入已授权的机房、宿舍等;同时,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记录也都会通过“一卡通”进行记录,并在校园主机房留下相关信息,由此校方可以全面、方便地实现信息管理。诸如此类的应用不胜枚举,凡此种种皆归因于信息化技术的功绩。为了运用这些功能强大、效用显著的信息化产物,需要根据技术本身的特性,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试验、投产、运营、维护、升级等系统工作,这个过程需要不同的组织分别负责,以保证运营高效、及时维护以及更新改良。也就是说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它不仅会衍生出新的行业,也给传统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利润份额,赢得更多客户,企业一方面要抢占新市场,扩大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利用高新技术优化企业自身运营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做到开源节流并重,最终实现企业潜在的战略目标。

另外一个例子,呼叫中心不仅是当代社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具体业务的需要和行业特点,呼叫中心大都拥有庞大的数据。在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前,这些数据只能被堆砌在数据库中,没有完全体现应有价值,如果加以合理规划和设计,这些数据完全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有效地整合、分析,形成不可估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谁掌握这些信息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主导,迅速发展和壮大,这也是目前很多呼叫中心都在集中讨论的事情,但谁能做得,早做得好,成效就会更显著。2007年,中国电信市场会向国际市场开放(入世承诺),很多国外电信运营商早在几年前就看好中国这块没有发展成熟的领域,抢在外国企业之前,发展民族产业,是行业领域中所有人都期望的事情。充分理解信息价值,以便切实应用指导工作成为值得业内人士思考的课题。

客观而言,在当今中国信息化正以其巨大的现实作用,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扩大竞争优势,把握市场机遇,获得巨大财富回报。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纷纷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务之急,纳入近期规划。但是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在信息化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方面还存在着瓶颈,若想突破这些瓶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观念上的转变。强调充分重视,重新审视和认知。

任何先进技术从被认知到应用都需要过程,首先便体现在倡导应用者对这种价值的充分认识上,观念上有了支撑,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有效的,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价值。开始推行信息化建设之初,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尤其是这些单位当时的领导者往往一下子不能完全接受这种新型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效益持怀疑态度,对新技术的应用保持观望,而没有从基本出发点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价值。于是不难看到,有些国家专项拨款的资金预算被冻结在账户中;要么就是似乎按照要求,实则随意的把专项资金花出去,选择和购买一些机器设备,却闲置在库房,做足了表面文章。不过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要求逐步深入并向具体的应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把闲置的设备请出来,投入使用,开始用于改善组织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

信息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化系统建设,优化组织流程,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决策层提供有效决策的科学依据,尤其是一些基于非生产作业的新型组织和一些管理机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新的信息平台,加速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获取对组织发展有利的信息,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正确的制定发展战略,组织有效的信息收集手段、分析和利用大容量信息,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充分实现信息化平台的价值,就要对这个平台的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实了解何种信息平台是对组织发展最为有利的,怎样合理建设信息平台可以为促成组织获得最大价值。

广义的信息平台,就是指获得、讨论、分析和发布信息的平台。每个信息平台的规模大小,运作过程,运行能力等因素根据不同需求而相差甚远。具体而言,有些组织根本不需要独立搭建信息平台,而只需要通过终端和公众渠道,获取对发展有价值的信息即可。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是所有组织都有能力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专业处理,因此衍生出一些专业的信息中介机构,专门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并提交数据报告。另外一些组织基于自身经营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信息平台则是更好的选择。众所周知,任何信息系统都是由软硬件按照严谨的逻辑关系和规范要求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整体作用。对比相对成熟的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逻辑和关系往往是薄弱环节,容易成为信息化触角的盲区,也就成了信息系统能否成功搭建的关键。于是在构建信息平台过程中,客观上要求信息系统平台的所有使用者都应参与到平台搭建中。此外,组织可以选择外聘专业咨询机构帮助确认组织信息平台的功能要求,帮助搭建平台;或者成立自己的专门机构负责完成这项工作。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得到组织内部各个环节人员的支持,策划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平台设计方案,再由各专业人员把设计蓝本落实到具体的软硬件和设施上。换句话说,整个系统的搭建,不能仅凭某个局部或某些个体实施,也不能单单体现组织决策层的意见。正确的做法是组织上上下下齐心协力,从组织实际需求出发,借助适当外部帮助,完善设计流程和保证执行效果。由此可见,信息平台的搭建仅仅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充分保证组织各部门通过平台充分实现信息的高效处理,完成对组织的行为管理、决策和执行。

其次,要由组织领导者牵头。

虽然说信息平台的搭建要求组织全员参与,但在初步认识和整个搭建过程中都需要由组织领导充分扮演发起人的角色,利用影响力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对于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者首先应具备相当的认识,具有基本的战略概念,可以按照标准的ERP理论归纳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用途和目的,逐渐清晰的了解信息化对企业的巨大作用,知道信息化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创新和再造并完善相应的系统功能,不断地由科学化、合理化向知识化和决策化发展,并把组织建成对重要信息敏感同时高效运作的组织。

另一方面,信息平台的搭建速度,直接关系到组织利用这个平台的时机以及实现功能的效果,同时也关系到信息平台的实际价值。国家信息化的定义中,曾经强调“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反映到组织中,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无疑是组织的决策层和管理者,可想而知决策者积极的领导能够保证各机构、个体的集思广益,能够保证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旦组织领导者提出基本的信息化建设或改造要求,随即需要带动组织个体在符合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分解目标,通过各种组织管理办法,把组织中个体的关注焦点引导到充分挖掘信息利用价值的层面上,调动组织中所有人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改善原有流程和操作规范,由组织的各个分解团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达到要求。其中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部门的人员负责把目标和实现过程整合到一起,并考虑和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让系统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把从事例行工作的个体解放出来,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组织完成更多的创造性工作,提高企业效率,最终增加企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可以从系统中提取正确信息、数据,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再次,重视人才保有及队伍建设。

信息社会的优势技术本身固然重要,但要想保持信息技术优势,持续赢得市场,更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快人一步的速度率先掌握先进技术并应用到企业技术平台中。这样的队伍应该是一支学习型的团队,具有创造精神。尽人皆知,技术更新和淘汰的步伐日新月异,可能许多成熟的技术在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就会发生变化甚至趋于落后,这样的现状更要求团队具有超群的学习和敬业精神,与时俱进,切不可固步自封。

组织的领导者,是直接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角色。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皆应历练一双慧眼,找寻合适人才,并有能力激发其潜能,帮助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都说21世纪最缺人才,但人才往往受困于没有伯乐。其实归根结底关键的问题是解决人才最优配置的矛盾,尽可能使每个人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事实上很多潜在的人才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平台,聪明的领导者只需搭建这个可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人才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乐得找上门来,于个人于组织都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尽管很多组织可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做的远远不够。简单列举案例如下:某企业在与某加拿大公司合作时,双方一起对企业运营数据做了分析,加拿大方面不久提出了质疑:在公司运作过程中,中方企业的人力成本只占到总成本的13%-14%,而机器设备的成本占到54%,加方对这一比例悬殊的数字表示了惊讶。在加方公司,同样的设备成本只会占到总成本的20%左右,而人工成本则占到将近60%。固然两国的国情和劳动成本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但该例子至少可以从成本比例这一侧面反映不小的问题。宏观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四大经济实体,一些城市跻身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那么是否可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适当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企业成本构成模式呢?事实可以证明在对人才的充分重视、人才保留、人才价值挖掘和团队建设方面,很多企业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持策略和更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四,重视技术与管理的平衡

毋庸置疑,技术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主要表现为先进硬件设备的系统集成,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仿佛技术成了唯一的解决生产力低下、效率低下的灵丹妙药。殊不知,技术是生产力虽不假,但它仅仅是一种必要的工具,往往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组织、管理等的人为因素才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指挥棒。纵观天下,IT技术日新月异,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论国内外,不分软硬件,技术的瑕疵和应用中的BUG也从未停下脚步。因此,即便从技术的角度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完善和冗余,事实上还是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可靠。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人为的规范、协调和管理才能充分弥补技术的不足,形成符合实际应用的合力。

综上所述,浇灌一片整合的、平衡的信息化土壤是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企业应适时引进和发展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应用工具并使之不断本土化,企业化,最终成为融入企业肌体的强大动力。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好的东西成为累赘。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的环节一定要注意优化制度和管理的重要性,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请注意,再好的技术,再先进的工具都离不开人的使用,离不开管理的约束,同时离不开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企业的平台和机制也要不遗余力激励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工作中,让企业文化建设不再空洞无物。事实上,任何先进的软件、硬件在发挥功效的过程中都是存在弱点和弊端的,都不能割裂与制度约束、人为管理的协调和沟通。因此可以说,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是一个日臻完美、逐步求精的过程,这一进程是企业充分理解信息价值的过程,其间切忌短视行为,而最终目的是切实应用有价值信息并指导工作,这样才能使信息化建设这一战略命题真正开花结果。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7年1月刊;作者单位:北京掌上网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企业信息化价值概论及其建设过程中的四要点浅析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