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与技术进步中检视客户关怀的缺失
客户世界|袁道唯|2006-12-14
p>
p>
以前做演讲,我通常是讲形势,但是近期做了好几次演讲,潮流都已经谈过了,所以想谈一下问题。客户服务和客户关怀涉及领域比较大,是跨行业的,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做法,但同时我觉得还是有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观念并不以人为本,大家都只是急于赚钱。
过去在中国谈到“以人为本”,都是抽象的,并不具体到个人,而且这样的话题政治性非常强。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强调集体概念、国家概念,不常想到个人。为国家、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两年,大家看到越来越多地讨论在谈人的权利。这个月有好几篇文章在谈大国的概念,我们是大国,也是强国,但如果大部分国民都不是很幸福、很富有的话,那大国也没有意义。可以看出,过去那种牺牲自己成全国家的概念正在转变。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是必要的。近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财富大幅度增加,但是我看过的一些统计数据表明:有150万户的家庭占有全国70%的财产。如果一个家庭20个人的话,大概有3千万人占有全国70%的财富,剩下十多亿人只分享小部分的财富。所以我相信怎么去提升每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做到大部分人群共享社会财富,切实做到对他们的关怀,是国家越来越关注的事情。
这两年来我始终在宣传一个观点,就是融入主流文明。在座的也许不一定都认同,但今天我仍想在此次宣传一下。我们是基于全人类的知识、财产做各种事情,而不是每样东西都由自己发明、创造,所以我们应该强调主流文明的价值。最近有些讨论非常有意思,比如中医和西医的争论。我认为“西医”这个概念是不正确的,应该说是“现代医学”,因为这是全人类共同创造并拥有的,而不能简单的以“西方”或“中方”来划分。再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大师在振兴国学,但其实这些东西跟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不太有关系。我觉得用这些东西用来指导我们包括“客户关怀”、“客户体验”之类全新的概念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应该讲,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已经看到科学、民主的巨大能量,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是有人把自己的爱好当做中国的主流。
还有,现在都说我们开始进入“Web2.0时代”。我认为“Web2.0时代”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这会引起IT界客户关怀的缺失。总体来说“Web2.0”包含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IT行业,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网站,我相信今后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因此而改变。
博客的出现也引起了很多新的问题,包括隐私权,这是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问题,另作他论。其实它的积极作用也很明显,举个例子,可能某消费者对某知名企业的服务不满意,但其他消费者知道的极少,所以想通过舆论给该企业施加压力比较难,但在今天,你在博客上把经过写下来并发表,该企业的品牌可能一下就会受到影响。再比如,本来很多企业的创新可能不太受到认可,但通过Web2.0的平台马上就可以吸引人气、眼球和注意力。这对消费者或者广大客户越来越有利,消费者相互之间或者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流畅、协调。所以对企业来讲搞好客户关怀也会变成对他很有利的宣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不注意这方面,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可能会受到重创。这也是这个新时代的特点。
再有,我们看到全球有大量企业在转型,但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最多的是电信行业的转型。纯粹从客户服务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电信行业比我们很多其他大的行业都走在前列。电信行业的客户服务创新非常多,服务深度和广度都很大。我们认为,电信行业发展到今天,光靠现有产品、现有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要,同时他们的盈利空间也不是很大了,所以需要转型。我认为这样的转型在很多企业、行业中都会逐渐面临到,最后都应该是从产品转向客户。而且已经有很多企业,从原来的只注重产品转向理解客户、关怀客户。当然也有少数企业还是不需要理解客户的任何需求,只要有好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就行了。
最后一点,关于客户体验,我这两年也是一直在谈。我们看到这个概念在有些地方已经变得具体化了,可以操作了。就从政府管理层面上讲,过去很多地方是“开发区”、“工业区”,现在变成“创意创业园区”。怎样才能帮助创意还是有很多观念、学问,但至少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今后要给客户价值,要满足广大消费者、纳税人的需求,我把这个归纳成体验。所以企业要从人的角度提供服务,服务产业才会变得越来越大。这里讲的是我看到的总结。具体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新技术、新平台、新环境,不断涌现,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关怀。比如跟Web2.0联系在一起的多媒体呼叫中心,他不仅仅是客户服务中心,我还是比较喜欢用一个词,叫“接触中心”,这些术语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但是对多媒体的应用应该是越来越多,大家每天都会收到短信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多媒体接触中心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所包含的渠道也在日益增多。
中国的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广告经常是夸大其词。但现在,特别是Web2.0技术广泛使用之后,购物之前消费者可以有效的获得其他已经使用该商品消费者的体会。比如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的平台可以帮助你整合信息,告诉你哪个产品消费者使用后反馈好,哪些产品消费者用的不好,价格信息也很透明。有了这些信息之后,消费者购买东西就不会盲目。
还有,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上各种免费的信息服务越来越多,如今,你可以订手机报纸,还有很多其他新的媒体形式。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依托新技术演进下来的,很多内容不再紧缺,我们非常容易通过网络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当然这也延伸出很多问题,包括企业怎么赚钱,包括企业怎么树立诚信形象。有些信息看上去是免费,但可能是不准确的信息,或者信息提供者想中断就中断,这些问题现在都有出现。其实,如果你做的好,服务客户的手段就会很多。今后消费者也会知道,大量的信息应该是免费的,或者是价格很低廉的。
下面我要说到营销服务,这也是今天大会很多人将要讨论的话题。新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可以直接面对客户的机会。我最近看到关于前两个月“精品化营销战略”大会的一篇博客,他提到没有体现到精品化、新技术的营销可以理解为列车上的广告,只是把铺天盖地的广告放在轨道上、放在列车里。我们理解的精品化营销是让每一个消费者体验到。精品化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还没有太流行的时候被一些其他方式应用起来。比如所谓的数据库营销、目标营销,在过去还是比较含糊的概念,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用起来了。还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远程看到家里的情况,照看到家里病人,可以去开关冰箱、开关微波炉;现在很多电脑系统维护都不需要专门的人员。这些创新技术给客户带来了新的体验。
我始终认为进行创新的同时,我们要有准确的客户关怀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不然,企业虽然利用了新技术,但从客户关怀理念角度上讲是倒退的。北京的电、天然气在过去是先使用,然后计费、付费,现在采用买卡消费的方式,我认为这是最典型的服务理念的倒退。社会上有很多针对诸如电力企业这样的垄断行业的批评,比如自己员工乱用电等,但我没有看到有谁对这种买卡消费电力的方式提出质疑。我是经常出差的,我常担心我的电卡里的电是不是快用完了,电器能不能使,煤气会不会断。用卡是一个技术进步,甚至我们不一定要到营业厅买,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充值。但是从理念上讲,这是一个倒退。因为服务机构把整个负担推给了消费者。你的卡上现在必须有钱,至于你是不是暂时没有钱,是不是暂时不在家里,即使你暂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不是我的事情,洗澡洗到一半没水了也不关我的事。因为没有赖帐,他不具备售后服务的功能,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客户服务的倒退。提供产品,一定要提供客户服务,要有人文关怀。在美国有很明确的法律:如果有一些穷人暂时没有钱,不能随便断水、停电,必须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你可以到法院申请查看他到底有没有资产,但你不能因为他没有钱就不给服务。这就是具有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但我们的企业现在要求大家把钱先存上才可以,也许有些人只是暂时没有钱,但最后会把钱补交,他们完全不顾这一点。企业自己是很方便了,但还不知道给弱势群体带来了多少麻烦。消费者即使不满,也没有办法是跟这些强势企业挑战。
谈到客户服务,有时候也牵扯到政府管理问题。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样一个统计数据,我刚看到时都不是很相信,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得以证实。数据显示北京今年1到10月份期间,开车人当中有99.4%的人拿到罚单,只有0.6%的人没有违章记录,没被罚过,所以要大张旗鼓的表彰他们。很悲哀。为什么10个月间有高达99.4%的人被罚款,你可以想象,也许再过两个月,100%的人都会成为违章者。我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状况,是因为交管部门的操作和服务理念有很大的问题,如果大部分消费者、大部分服务对象都变成违规者、违法者,那这个系统、整个经营都是有很大问题的,而不应该简单的把问题归结于消费者、归结于客户。
广东省大量电力企业,包括广州的,都没有经过监督部门认可。更离谱的是一般消费者都不知道,他们利用先进技术,可以把眼光遍布全市,但不给客户权利。我曾经提出一个假设,汽车行业可能不会接受,我们让每一个汽车都装上电子眼,装上所有速度记录,当你接收到一张罚单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查证是否属实,否则,万一罚单罚错了你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新技术出现,企业可以用,客户同样可以用,这不是互相矛盾,消费者有使用的理由,要不是因为技术在垄断企业手里对消费者造成不利,我相信没有消费者愿意使用。
还有一个消费者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手机广告。既然要做目标营销,要用新技术推广,我们不太可不利用短信平台。但是,企业通过短信与客户沟通,一定要经过客户的同意,要对客户有价值。到底怎么样才是有价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以前提到过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寄帐单,其实消费者要求寄账单并不完全是要清楚话费使用情况,还有就是想感受到你知道他是谁,在这当中我们企业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宣传。
三个月前我在上海提到过,我对于国内某些企业培养中层客户的做法是非常赞赏的,虽说不是全世界最好,但至少与同行比起来是非常优秀的。我曾经遇到的问题是某企业在网上征求客户的意见,做客户满意度调查,我花了半个小时去填写,给他出主意。但是我填写完左边之后,右边就不能填了。我以为是网络忙,但之后还是不能填。也许有很多用户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企业是不知道的。回到家之后我给他们写E-mail,我以为网上服务是简单的,完全不需要打电话之类的,在国外网络上做沟通是很流畅及时的,但我到今天也没有收到任何E-mail的通知。我的感觉是企业做与客户面对面的服务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通过远程电子方式,呼叫中心在这方面比较重视一些,但对于网站,除了携程这样的企业,我过去用携程多一些,很多其他企业的网上面对面的服务还是很少。
最后一个事情,关于我们现在的商业网站。最近IT时代周刊转载了一个网站上的很有趣的文章,讨论为什么美国网站在中国成功不了,中国网站可以成功?文中列举了很多网站,有美国的也有中国的网站,并把他们的做法进行对比,我不是完全赞成其中的观点,但有些跟我们客户关怀有很大关系。中国网站基本上是“宁可被人恨,不可被人忘”,美国企业正好相反,“我宁可被人家忘记也不能被别人恨”。中国的企业往往想“我不在乎能不能做百年老店,只要赚钱就可以”;而美国企业会想“我怎么持续做下去”。在看第四条,“手段是无所谓的,目的不是一切”,这是美国企业的想法;那么中国企业可能“手段无所谓,目的最重要”。以上这几点可能造成了美国的企业到中国来变得水土不服。总体来讲,这些问题会不断出现,有时候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我想举个例子,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想说大家做客户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几件事情:第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把所有的资源压制住,有时候需要制衡。就像1860以前是不收费的,但现在收费了,就被很多消费者骂。所以一开始就要算出到底值不值得提供免费的服务电话,是不是有些可以用网站。我始终认为,大家要遵循一些行业的规矩,不要单单靠政府。现在很明显的一个倾向,很多时候消费者不满意时,政府就做出规定。其实有时候消费者不满意,不应该是让政府做各种规定,而是要大家自己找出办法。
谢谢大家!
(袁道唯博士于2006年12月7日在北京参加“2006(第二届)中国客户关怀大会”时的主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来。)
责编:meil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在经济与技术进步中检视客户关怀的缺失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