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电梯与空调:世间最不智能的两大服务设施

    |     2018年8月26日   |   2018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6276

今天,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的概念日益火热,我们家中越来越多的设备、终端、电器、家具都变得可以联网和智能化控制了,但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设备提供的服务不但没有任何智能,还非常低能。

一个是众多写字楼里的电梯。一个楼里如果同时有八部电梯,那一定有两种以上联网存在。如果是四部呢,许多楼里也是两两联动。我们上海办公室楼中只有三部电梯, 居然也是两部联动,另一部单独运行。而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一定会按一次后发现哪个按钮灯不亮按哪个,结果可想而知,电梯往往空停许多楼层。我常常猜想这么设置的背后原因。不应当是算法复杂,也不会有人喜欢电梯空停空走,只能假设是为了某些目的,电梯采购于不同的厂家,但常常进了电梯看铭牌也不全是这样,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每层每部电梯只有一个外部按键,因无法识别等候人数造成数据输入不足是个问题的话,解决之道可能依然在于目前日益普及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将电梯附近的摄像头所摄影像做些智能分析,就可以清晰知道每个电梯口在相对时间段有多少人等候,有多少人正在走来,甚至通过表情分析对等候人心情作判断。但在中间楼层,具体乘客是要向上乘行还是向下乘行,识别起来难度可能略高。如果是楼里的常客倒是可以通过机器长期学习来解决,单次访问的乘客的走向识别似乎会困难得多。

另一个低能的设备管理是大型建筑里的空调。同一楼层不同区域的温度可以相差四五度,哪个物业也无法修理。许多高档酒店也一样,尽管每家都有服务设定标准,不同房间的温度可以有很大差别,并且通常无规律可找。我这个喜欢“国际标准”室温的人常常找不到一进屋就感到舒适的高级酒店房间。除了香格里拉酒店之外大多数酒店的温度在25-27度之间。为此常常要在到达酒店之前、到达酒店之后和酒店服务台作交涉,但炎炎夏日,能够有效将室温调到22度以下的酒店还真是不多,在和酒店交涉的过程中还会看到许多低体验的服务脚本和服务流程,比如许多酒店都会首先告诫我说我们酒店是中央空调系统,无法按需调节温度;有的会派人到房间看一看,但不带任何工具设备,显然打算教育客人如何使用空调控制旋钮。

SPG酒店的APP现在能远程办理入住手续,其他一些APP也开始出现室温设定功能。即使是前者,在国内也是一个“假智能”。国外那种不需在前台验明正身就直接进房间的快捷体验在中国国情下没有可能感受到,现在广东的酒店每次在前台照标准照就是一个不太简单的流程,至于室温设定,在客房直接用调节旋钮通常都调不准。

最近各地持续高温,在许多或新或老的机场候机都会是一场磨难。昨天坐在大连机场的贵宾休息室,温度估计有30度,除了昏睡,任何一个“贵宾”估计都无法正常思维。出来走到登机口,温度又在不断变化,最终大约也是在25~6度左右。一个个在国际上领先的大机场不断建成,但几乎没有一个机场的室内温度是有一致性的标准与管理的。

未来的解决之道当然首先是“提高思想认识”。喜欢相对高温似乎现在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生活状况和本能要求。国内民航机舱温度比美国的要高很多,服务员还要常常为毛毯发完了道歉。记得前几年政府机关还发文要求,机关和公众场合的夏季温度不低于26度。但我始终认为(相对)高温使人短寿、使人迟钝、使人不思进取,也会浪费很多资源:洗涤洗浴的要求,食品材料变质的趋势。温度冷一些可以加衣服,香港东南亚的写字楼里室温都设得很低,人们西装革履可以精神抖擞地工作;热了则不适应的人要么脱得赤条条,要么无法正常思维。当然另一个解决方式自然是依赖智能技术,利用传感技术缩小控制单元并将网络控制与反馈连接个体终端,说难不难,但绝对不会太容易。如果一般性服务都做得这么困难,个性化服务就更没有根基。让我们期盼着颠覆性的创新吧。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18年8月刊;作者为袁道唯,作者单位为亚信公司副总裁、首席咨询官,本刊总编辑。

转载请注明来源:楼宇电梯与空调:世间最不智能的两大服务设施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