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的商业模式,“挤一挤”会有奶吗?

    |     2017年5月24日   |   2017年   |     评论已关闭   |    1566

看到“新服务如何创新商业价值”这个主题,似乎有太多可以谈的东西。

万物互联时代,谈服务和商业似乎都离不开场景。 什么样的服务依托场景才能产生商业价值,设计什么样的场景来吸引“流量”形成“留量”,并被资本所觊觎呢?

具备强“便利”需求的服务场景似乎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怎么来设计这类的服务场景呢?比如某个捷径通道被一堵墙给拦住了,我们可以在墙上安装一个门,于是捷径通了,过门的人开门就成了必定的场景。走捷径的人多了,便成了人流。我们可以在门上做文章,比如扫码开门等等,把经过的人变成这场景的流量。当然,这堵拦住捷径通道的墙可能就算为了设置门这个流量入口而设计出来的场景,而走捷径是用户的便利需求。

借助这类便利场景创新服务的创业公司并不少见,比如“共享”服务,从共享汽车到共享自行车,从共享充电宝到共享篮球,共享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且还在不断涌现新的形式。据说北大学生借助校园自行车租赁服务,通过抓住校园短距离的骑行服务场景进行创业,很多人都膜拜不已;被风投看中后,走出校园,再扩大到公共服务,做解决市民最后1公里出行服务,冠以共享单车,于是便有摩拜之名。

 

【不专注服务,不如回家卖红薯】

最近笔者体验了几次摩拜骑行。由于没有安装摩拜的APP,便在微信钱包第三方服务小程序进入摩拜应用,在附近找到车辆并开锁,相比半小时1元的使用费,299元押金确实算是“巨款”了。摩拜的亮点或在于智能开锁,但是骑行的感觉让人直冲人生“颠”峰,股震感忒强!而微信摩拜小程序无法申请退押金,最后无奈下载APP申请退押金,很难相信摩拜官网连APP下载二维码都没有。当然,其他共享单车,也会出现各种使用问题,笔者就不赘述了。

然而面对种种问题,在成功融资后,很多新兴创业公司相比技术和服务创新来说,似乎更专注于通过撕逼来曝光和宣传。这不,摩拜在1周年之际,呼吁政府销毁所有不带GPS的共享单车,其意剑指劲敌;接着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表示,政府不会严格按一种标准管控共享单车,未来说不定能用指纹或者刷脸来解锁;然后OFO再来个回马枪,宣布其和阿里二次联姻了,双方将在支付、信用、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如此对阵叫板感觉和滴滴、优步当初频繁“约炮”,总想让对手一招致命,最终却以结为连理枝为结局似乎是一个套路。

有时间和心思撕逼,不如拥抱自我革命,用初创时的情怀继续进行场景再造,形成一站式服务生态,来完善用户体验,最终从中变现。很多带点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做大以后,都认为自己是高新科技独角兽,但在用户眼中可能只是独脚兽。

 

【押金是块吃不到的唐僧肉】

服务尚且达不到消费者的期待,那摩拜野心勃勃的盈利点到底在哪里呢?押金似乎是当前共享单车的最大收益场景,但如果以后押金被监管,押金还能产生溢价吗?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北京和天津分别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要求押金不能被挪用,这正好印证了笔者对当前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的担忧。其实从当初支付宝等沉淀资金被监管机构出台政策限制,明确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实施集中存管也可以看出来。为了安全起见,不管是央妈还是相关监管部门,都应该“插手”了。

担忧是正常的,最近的易到事件不正是教材吗?有司机说要账跟孙子似的。网约汽车可以是单纯的平台,而共享单车企业还要提供昂贵的自行车,其成本不可小觑,那么共享单车会不会发生类似押金兑付事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变现的手法,挤出牛奶】

用户能够体验低成本绿色出行,共享单车在良性发展下盈利,绝对是件双赢的事情。在押金被监管施紧箍咒后,要如何进行破局呢?在共享单车的一系列服务中,有哪些场景可以在提升用户体验感知下衍生商业价值呢?

笔者作为局外人,或者被称“键盘侠”也好,仍想挤一挤脑袋对共享单车提几点或许可盈利的服务场景:

一是平台沉淀的充值现金及押金可以进行理财,这个当然是提供给用户来选择理财,类似余额宝模式,让用户不用担心资金被闲置,还能产生收益。而对于共享单车来说,用户资金还在平台上,就很容易下一次继续选择自己,形成“留量”。

二是利用红包单车进行招商合作,借红包场景开展各类品牌营销,不仅可以降低平台的营销费用,还可以赚第三方公司的广告费。

三是开设押金共享功能,用户A的押金没申请退回期间,且A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A的押金可以被推送到押金共享平台,被其他用户借用。

四是提供保险业务,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对用户来说有保险需求,而保险不局限于共享单车本身,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意外险种,甚至重疾等等。

五是共享单车社交,组织各类线上线下骑行活动,并完善平台社交功能,便于爱好骑行者交友等。

 

融资理想很丰满,但赚钱的现实却很瘦。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起于便利场景创新,要想让人膜拜下去,就必须割掉裹脚布。无论如何都期待共享服务模式成为现金奶牛,能够不断挤出好奶!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17年5月刊;作者曾岳衡,作者为中移在线江门分公司

转载请注明来源:摩拜的商业模式,“挤一挤”会有奶吗?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