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三大迷思

    |     2016年3月21日   |   会议会展   |     评论已关闭   |    2168

现在很多有关大数据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数据收集进行的,但是除非内外部用户能够方便地消费这些数据,否则它们将一文不值。

Michel Guillet 来自提供数据可视化的 Juice Analytics 公司,他认为有些公司在跟大数据打交道时往往会陷入这三大迷思:

迷思1:内部的数据用户需要的是灵活性而非指南

去杂货店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东西太多不知道该选什么的情况?

大数据也一样。事实上,尽管你的主管也许表达了对更多数据(更多的指标、更多裸数据访问、更多图表等)的兴趣,但那只是一种不确定的表示,而不是对更强劲分析的兴趣。这些人不确定究竟要这些数据要干什么,因此他们认为也许把全部数据要过来更好。
用户希望被引导到答案去,他们希望展示的数据能消除不确定—而不是产生更多的问题,哪怕为了回答在数据上面多花几分钟这些人都不愿意。

要在报表设计上面多花点功夫,给用户指出一条清晰的探索路径,这才是正道。

迷思2:我们的客户没有要求

客户虽然未必直接要求数据产品,但是间接的表达是会有的。在他们对你、你的销售或者支撑团队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感受到:

• 跟业界平均相比如何?
• 我怎样才能更频繁地访问我的数据?
• 我组织的其他人可以访问吗?
• 我得给老板做个月报表。

客户很少会在项目一开始就要求大数据报表,但到最后总会提出这个要求。如果在设计时将这一点铭记于心,你就可以更好地处理系统需要收集的东西并理解其原因。

迷思3:客户的数据我不能收钱

你卖的不是数据,而是合并进分析中的剖析、指标、算法和展示,这些提升了数据的价值。不要把数据产品定位为“容易访问裸数据”,而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你能不能轻易地把客户的数据与其他客户群的进行比较?有没有第三方来源来进行基准比较?

尽管客户的确拥有自己的数据,但你可以通过特定行业指标、客户基准以及建议等提供增值服务。

大数据可以成为你公司的竞争优势,前提是避免炒作,并形成一套有目标可量化的大数据收集与使用计划。

[本文编译自:inc.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数据的三大迷思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