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产业与资本融合 中国创投价值榜开榜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22

||2009-11-28

“摆脱危机不仅需要纠正导致危机的失误,更需要寻找新的路径促进新型产业的崛起,更需要大量的创业者以及背后的资本支持。”昨日(11月26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与纵横合力共同主办的2009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高峰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执行总编辑雷萍一语点明了论坛的主旨所在。

备受关注的2009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颁奖典礼于11月26日在北京总部基地玛雅岛酒店举行。“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颁奖典礼是由纵横合力、《每日经济新闻》主办,CCTV证券资讯频道、路透、EZCapital联合主办的年度投融资界颁奖盛典。设立此奖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界更多地了解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约300位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高层及优秀创业企业家出席本届论坛和颁奖典礼。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5亿人参加创业,其中十分之一来自于中国,这也给了中国创投者发展的机会。如何看待即将过去的2009年创投事业?在众多创业者中,创投者又以何种标准进行着选择?未来创投产业的走势又将如何?在本次论坛上,众多与会者给出了答案。

最忙碌的2009年

“飞机上成了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者们经常见面的地方。”纵横合力执行董事总经理于公简单一句话就将创业投资者当前的工作状态表露无遗。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领先于全球开始大面积地复苏,2009年成了创投者最为忙碌的一年。

据EZCapital的统计,2009年1月~10月,共披露新设立基金71只,募集总金额1579.77亿元,其中人民币基金58只,披露金额为1271.48亿元,占总募集金额的80.48%;外资背景的基金为13只,披露金额为308.29亿元,占总募集金额的19.52%。

雷萍认为,金融危机提醒大家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找可持续的、真正自然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这个新的理念,也为创业投资市场的新发展打开了大门。

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在2009年被投入到了需要的项目上。

数据显示,2009年1月~10月,共有381家企业获得投资,已披露涉及金额2399.65亿元,其中182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涉及金额76.44亿元;67家企业获得私募股权投资,涉及金额717.28亿元;129家企业获得战略投资,披露金额为1605.93亿元。

其中,制造行业、IT业、资源产业名列投入前三甲。

于公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上述时间内,制造行业共产生投资44起,广义IT行业共41起,资源产业有35起。

还有132家中国企业选择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上市,共募集披露资金近2000亿元。

投资价值核心标准

看似纷繁复杂的创投形势背后,创投者们却抱着“宁缺勿滥”的心态——这也是投资价值最为核心的标准。

在与会的创投者们看来,投资价值最主要的就是公司所能贡献的利润及管理团队的可塑性。

启明创投将投资价值更等同于利润率,该公司董事总经理甘剑平表示,他们的投资人有限合伙人要求是提供每年35%的回报,这也就成为了该公司选择项目时一个量化标准。

永威投资总经理谢忠高由此推算,启明创投要求其投资项目能够在3年内翻8倍,不过他投资的标准也与甘剑平类似,“如果自己觉得一年少于35%的回报,也不要找我。”

根据35%的回报标准,基本可以确定启明创投等公司关注行业的范围。甘剑平表示,能够达到这样的回报率的行业,只有互联网及软件、具有自身品牌的消费品、高科技芯片以及一些医疗药品等。房地产也在此列,可启明创投对此不感兴趣。

更多的投资者是根据行业的情况来确定回报率的。

纪源资本合伙人孙文海就表示,他们有专注不同行业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对于自己的行业里所投资公司的毛利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制造行业里,能够达到25%的毛利,就已是相当不错了。”更多创投者看到的制造业平均回报水平远低于25%。

“行业和行业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另外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也是不太一样的。”开信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人曾之杰表示,他更看重企业是否具有高成长的DNA。这个高成长的DNA不仅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也与该企业的管理团队有着直接的关系。众多创投者都表达了在选择项目时,企业管理团队将是重要的一环。

“你看一个企业要看它的业务,看它的行业,看它的模式,到最后实际上你要看的是这个核心人物(管理者)。”孙文海表示,他们在考察项目时,是将管理者放在第一位去考虑的,除了聪明、能干、有执行力、有眼光等素质外,孙文海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还需要有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看好创投业未来

高原投资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涂鸿川认为,选择了项目之后,创投者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

“风投就应该当小股东。”他认为,创投者不应该干预所投企业的日常决策,而应该为后者提供资本运作、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及处理“疑难杂症”等服务,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在当前创业板如火如荼的时候,外界也质疑,创投者会借所投企业上市之机,为自己的退出找到途径。

不过,在会议现场,众多创投者都表达了要一直做负责任投资者的想法。

“我们觉得对一个好的公司来讲,上市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汇丰直投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梁英杰表示,他们并不会冲着退出,而去有意去投资一些将要上市的企业。

甘剑平也持此观点,他们投资主要是看产品、技术、模式、团队,“未来上市的渠道对我们来讲并不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促产业与资本融合 中国创投价值榜开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