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工业兴市战略 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33

|邓国芳|2009-08-13

12日,杭州市市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和省委“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思路,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重点研究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推动我市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问题,审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动员全市上下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了题为《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的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作会议小结。市委副书记叶明、王金财,市委常委杨戌标、许勤华、洪航勇、朱金坤、翁卫军、沈坚、柯良栋,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全会认为,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努力推动杭州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发展观念有新转变,发展举措有新突破,民生保障有新加强,工作作风有新改进,转危为机有新成效,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呈趋稳、回升、向好态势,形成了12大“亮点”。但我市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扎实、不稳固,影响回升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比较多,特别是工业投资仍显疲软,工业企业效益还没有好转,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事实证明,杭州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灾区”是工业,当前杭州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工业,杭州保增长的关键在工业。必须继续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努力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

全会指出,要统一思想认识,找准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在肯定成绩中统一思想认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杭州工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工业总量持续增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布局趋向集中,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为杭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总结经验中统一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坚持“一高一领先”不动摇、坚持“三位一体”不动摇、坚持集聚发展不动摇、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坚持大小并抓不动摇、坚持“合力兴工”不动摇,不断完善杭州工业发展的理念、思路、目标、战略和方针,为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在正视问题中统一思想认识。正视我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集聚度不够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不够大、产品档次相对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方式较粗放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下大决心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在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中统一思想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杭州工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抓住“结构”和“素质”两个关键词,把调结构、促转型、拓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落实“三位一体”方针,推进工业结构高新化、生产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资源利用国际化、企业结构梯队化,不断增强我市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在全省继续保持“一高一领先”。

全会强调,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结构高新化。调结构、促转型,是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围绕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坚持“三位一体”方针,坚持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相结合,主动对接国家、浙江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建立杭州特色现代工业体系,推动工业结构向高新化方向提升。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化纤、丝绸女装、食品饮料、造纸印刷、家用电器、工艺美术等传统优势工业,既要积极推动传统优势工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实现传统工业企业“就地转型”,又要积极引导传统工业企业向外转移制造环节,形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实现“异地转型”。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以规划建设“大江东新城”为契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绿色生态和集聚发展战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生态化工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消耗“三高二低”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打造“天堂硅谷”目标,以“信息港”和“新药港”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新型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节能环保、涉海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打造低碳城市。

全会指出,要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坚定不移地推进生产布局合理化。着眼于推进市域范围工业经济的统筹协调和集聚发展,调整区域布局,拓展集聚空间,优化提升我市工业生产布局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市域工业布局,促进8城区和5县(市)工业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抢抓全省规划建设新产业发展大平台的重大战略机遇,千方百计拓展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发展空间,特别是要把“大江东新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之成为杭州乃至全省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战场、杭州乃至全省最大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再建一个“新杭州”,再造一个“杭州工业”。

全会强调,要促进产业渗透,加强产业互动,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发展融合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和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引导支持工业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嵌入式、捆绑式产品创新,加大信息技术产品和传统工业产品集成力度,着力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带动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科技中介、专业会展等为主体的生产者服务业,加快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步伐,(下转A4版)

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提升发展制造业,为杭州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融合互动。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目标,加快建设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利用工业老厂房建设文化创意和科技园区,加快发展八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以文化、艺术、创意等因素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改进产品外观和包装,加快产品转型升级。

全会指出,要加大创新投入,注重创新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经营管理现代化。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引导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设滨江科技城、“和谐杭州示范区”、钱江科技城、余杭创新基地、省科创基地等五大科技城,加强科技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的引导辐射作用。推进产品创新。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知名品牌和较高附加值、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重视传统产品的二次创新,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在技术、工艺、款式、性能、品种、品牌、包装等方面开展差别化竞争,提高非价格竞争力。推进品牌创新。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购买国外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整合无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和中小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知名区域品牌;深入实施质量振兴计划,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引导支持中小企业消灭无标生产;着力开发专利技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推进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家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本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引导具有制造优势的企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加快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鼓励支持具有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从制造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示范活动,培育一批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推进营销创新。围绕拓市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坚持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一起抓,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为重点,大力创新营销手段和营销模式,特别是要以“电子商务进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新模式。

全会强调,要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利用国际化。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包一起抓,坚持“销出去、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杭州工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水平。稳定外贸出口。大力实施贸易多元化和出口品牌战略,巩固出口主要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兑现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强化招商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来抓,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联系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制度,以两个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三力合一”,坚持内外资并举,坚持外企、民企、国企“三位一体”,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制度,落实有人招商、有钱招商、有地招商、有机构招商、有政策招商、有办法招商“六个有”,重点抓好地块招商、楼宇招商、央企招商、驻点招商、活动招商、敲门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切实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走出市门、国门,到境内外收购兼并企业,建立生产基地,设立研发机构,拓展营销网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形成“研发设计、销售结算”两头在内,“加工制造”中间环节在外的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杭州人经济”,打响“杭商”品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以软件服务外包为重点,坚持离岸与在岸并重,应用软件与嵌入式软件并重,信息技术外包、流程外包与研发外包并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服务外包示范区培育力度,加大服务外包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狠抓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证和服务外包国际认证,狠抓专业人才实训,制定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规章,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全会指出,要坚持扶优扶强,优化企业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结构梯队化。坚持“抓大不放小”,抓住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型中小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三个重点,着力构建合理的、梯队化的企业结构。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大扶优扶强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杭州工业企业的“第一梯队”。以实施“瞪羚计划”为抓手,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亿元企业”和国内同行业中的“单打冠军”,打造我市工业企业的“第二梯队”。对现有规模不大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技型初创企业“高看一眼、网开一面、扶持一把”,打造杭州工业企业的“第三梯队”。

全会强调,要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整体合力,坚定不移地走“合力兴工”之路。优化发展环境。深化“送温暖”活动,扎实搞好“七个一”专项行动,完善市和区、县(市)两级工业经济专题例会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手续怎么办”四大难题。加强规划引导。抓紧制定杭州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工业布局规划,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各项工业扶持政策的同时,按照其他城市有的政策杭州都要有、其他城市没有的政策杭州也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出台的要求,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紧研究出台新政策,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坚定发展信心。既要看到当前杭州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更要认清机遇和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坚信杭州一定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迎来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新的春天。坚持“抱团取暖”。党政、职工、社会各界和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是一条船上的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市上下要牢固确立“抱团取暖”理念,企业要替员工着想、替政府分忧、替社会减压,党政、职工和社会各界也要替企业着想、替企业分忧、替企业减压。

全会指出,要继续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把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与实施“城市国际化”、“服务业优先”、“软实力提升”、“环境立市”、“民主民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坚持推进转型升级不动摇,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懈怠,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服务企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维护稳定,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千方百计保增长,坚持不懈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要继续抓紧抓好第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为杭州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全会强调,要真抓实干,以更扎实的举措推进“工业兴市”,着力在抓产业规划、抓基地建设、抓园区发展、抓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抓企业培育、抓项目推进、抓政策扶持上下功夫。要狠抓落实,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加强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创产业,高起点推进城市建设,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把民生改善作为头等大事,坚持稳定为大,确保大局稳定。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和衷共济、迎难而上,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迎来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更加美好的明天。市纪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杭州警备区政委,退居二线的市级老领导和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区、县(市)长,市直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武警杭州支队、杭州预备役高炮团、市属大专院校、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负责人等列席会议。部分市党代表、在杭非市属金融机构以及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驻杭记者站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名词解释】

“一高一领先”:工业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领先全省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领先全省各市;工业投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领先全省各市;新产品研发投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领先全省各市;工业利税总额领先全省各市;工业经济效益考评综合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责编:yangyining

转载请注明来源:深入工业兴市战略 推动杭州工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