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涌南昌–一个城市的绿色发展道路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40

||2009-06-09

第三次走进南昌,还是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感受–

艾溪湖城中湿地,天香园空中鸟道,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的绿色生态让人陶醉;

打造世界光都,吸引服务外包,推进低碳经济,南昌的绿色崛起令人赞叹;

新世纪以来,城市的工业增加值翻了四番,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都增长了1.3倍,同时空气质量优良率反而提升了10个百分点。高起点,大平台,新道路,一个制造业基地的绿色发展尤其引人注目。

[亲绿,亲水,亲鸟,凝聚着市民生活的幸福情趣,映现了城市个性的独特神韵。]

初夏的南昌,一片生机盎然: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树荫如盖,绿色如烟。

南昌人的亲绿,是他们浓得化不开的心结。连续八个年头,全市干部职工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工作,就是义务植树。这,已经成为南昌新民俗。

"建设花园城市"的向往,推进了系列绿化工程:拆墙透绿,腾地建绿,见缝插绿,沿江布绿,依湖造绿,傍路栽绿……

绿是城市之魂,水是城市之灵。

以水为纲,依水建市,是南昌市坚定不移的城市建设路线。

清淤,截污,引水,是整治河湖的重点工程。玉带河曾有"南昌的龙须沟"之称,12公里长的排渍道不堪重负,每逢雨季,城区内涝连连。一番整治,玉带河已呈现一幅"河水清清、绿草茵茵、小船悠悠"的水城画卷。邻水而居,近水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生活时尚。

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是南昌人的得意之笔。高新区中的艾溪湖东岸有一片2600亩湿地,作为建设用地,可建住房,可上项目,区里不为轻松便能到手的大笔收入诱惑,倾心的还是打造湿地公园。几年来,从市园林局"挖"来的专家林雯,牵头经营这片湿地。生态重于景观,她摈弃大兴土木、搭建亭台楼阁的思路,因地制宜,还原自然生态,将一处处荒丘、池塘精心修饰;保护原有生物,一株株乡土树种、花草着意装点;坚持原土护坡,缓处草坡入水,陡处生态绿格网保护。走进湿地,满目葱茏,回归乡野,曲径通幽处,寂静中鸟啼虫鸣清晰可闻,漫步时野鸡野兔偶或可见。林雯们像绣花一样装扮着、对孩子一样呵护着这片珍贵的家园,堪称城市湿地"守护神"。

添了绿,活了水,鸟也多了起来。

同行的南昌朋友介绍,有时在家打开窗子,便会有小鸟飞进屋里。

空中鸟道,更是城市生态的一个奇迹。位于南昌青山湖区的天香园,呈现着吸引18万多羽候鸟"定居"的罕见景观。为保护候鸟顺利迁徙,南昌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为候鸟留下一条横穿城区上空的"鸟道",候鸟经过的迁徙道上不准建高楼、噪音大污染大的工厂和密集高层的住宅小区,这条"绿色"路线,被人们称为南昌候鸟的"天路"。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生态资源,保护拓展生态优势,形成生机盎然的城市魅力。南昌的独特个性,从这里张扬;南昌的科学发展,从这里起步。

[南昌的绿色发展所意味的,不只是一种生态环境,

它还是一种产业结构、一种经济素质、一种发展空间。]

在南昌人的实践中,发展,不在绿色之外,尽在绿色之中。

南昌是一个在传统制造业中发展起来的城市。绿色发展牵引、对接出诸多更具活力、更见特色的新兴产业:青云谱区以八大山人艺术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青山湖区以天香园鸟道为脉络的生态观光产业,湾里区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休闲、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产业,还有广大乡村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绿色,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绿色,着力的是经济素质的提升。向何处提升?发展低碳经济,营造低碳城市。一个亮点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随着江西赛维等一批企业落户,全国第一家光伏学院建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南昌正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的生产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第二个大力推动的是电变光的产业,即LED产业。它的最大特点是少费电,多发光。如果全国按照现在的规模,70%的照明改用LED,等于又新建了一座三峡电站。南昌的优势是通过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拥有自主的研发机制,具备与世界前沿最先进技术竞争的能力,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三是推进服务外包产业,2009年南昌已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绿色,标志的是发展空间的拓展。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带来了城市土地的升值、城市品位的上扬,增添了环境承载的容量、永续发展的能量。

我们从这"绿色"之中,当可看到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发展取向和发展机遇,看到牵引南昌登上新的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强大引擎。

[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绿色发展,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推手,

就是南昌市精心构建的"绿色支持体系"。]

 南昌的城市规划,是典型的"绿色规划",一是对发展深具前瞻意识,二是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在营造个性张扬、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城、山水都城和现代新城的进程中,如何让人鸟和谐的自然之美成为城市一道悠远、隽永的风景?南昌市已在着手规划"世界都市候鸟公园",以天香园和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为两翼,以候鸟通道为走廊,以观光保护为主题,打造一个总面积近5600亩的"都市桃源"。为抢救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南昌市科学统筹,及早规划出3000亩土地,文化产业有了发展空间,城市之中又添了一座"绿岛",多了一个"绿楔"。

最具创新意义的,是南昌的"绿色考核体系"。按照辖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特色分类,南昌市对14个县级区划单位,根据"六大板块"的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考核,引导和鼓励各县区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板块定位、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竞相错位发展。南昌是山水都城,山就是梅岭,被称为南昌的"绿肺",它的最大的产出、最大的效益就是负氧离子,就是生态环境。对梅岭所在的湾里区,就得有个性化考核。由此,市里对湾里区取消了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考核,较大幅度降低了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等经济指标要求,新增了森林覆盖率、水源水质等生态环保指标以及生态旅游经济指标的考核,生态考核占比接近1/3。同时,"绿色财政"及时跟进,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目前的标准是每年转移支付3000万元。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说得好:对绿色发展,光口头支持不行,不能让区县因为发展生态,推进环境建设,生产负氧离子,就在经济上吃亏,在财政收入上吃亏。在湾里区的座谈中,林业等部门的同志由衷感慨:生态保护、建设的春天来了!

"绿色支持体系"中还有配套的法律支持、项目支持、科技支持、人才支持,等等。

[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也有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是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它换得的是更优质的发展,更丰厚的利益,更美好的生活。]

确实,坚持绿色发展可能牺牲一些眼前的速度。但是,它为今后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南昌的实践证明,绿色和发展并非绝然对立,绿色,是发展的条件,发展的价值,发展的创新。以高新区为例,当年放弃艾溪湖湿地的房地产和工业项目开发的收益,转而投资于湿地的生态保护,引起多少争议?在采访中,我询问管委会喻克忠副主任:"今天看,你们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他连连表示:"赚了,赚大了!湿地公园建起来,园区生态改善了,就成了风水宝地、金字招牌,商机也源源涌流,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前来落户。高新区的经济增速年年都在30%以上。"

确实,坚持绿色发展可能牺牲一些现实的利益。为了保护梅岭景区的空气、水质,湾里区要求景区农民将规模养猪场逐步退出。这里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地,全年出栏生猪30万头,当地农民70%的收入来自养猪。这块损失如何弥补?利益矛盾如何化解?除了财政补偿1500多万元,政府还大力扶持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加速建设茶叶、蔬菜和花卉苗木三大基地,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规模经营,开拓多元市场,从绿色发展中稳步增收。

确实,坚持绿色发展可能牺牲一些统计的政绩。南昌的应对是推出"差异化"考核制度,同时,深刻转换官员的执政理念。

我们在好多地方领略了官场政绩追求中"当年栽树、当年挂果、当年收益"的"摘果思维",还是来欣赏一下南昌余欣荣书记多年提倡、努力践行的另一种"栽树理念"吧:一任官员,一级领导,不能总想着为个人为自己摘果,要多想着为百姓为后人栽树,多栽绿色发展之树。南昌的发展,正从传统型的城市向现代型的城市转变,从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向绿色的发展模式转变,要相应的为这种转变多栽绿树,多打基础。这就要耐得寂寞,心中要有主义,要有绿色。对百姓而言,要在不断绿化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绿色生活方式的文明,从过去的煤球炉到现在的太阳能,从过去的垃圾填埋到现在的垃圾发电,还有LED灯,低排放汽车,使老百姓进入一种重视环保、重视建设低碳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世界而言,中国的国际责任,社会主义优越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在我们的发展模式上,更可持续,对人类有更多贡献,对臭氧层的影响更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快。

这是一座现代城市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坚守,这是一位共产党人践行"栽树理念"的人生襟怀。

南昌的绿色发展之树,常青。

转载请注明来源:绿涌南昌–一个城市的绿色发展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