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职业未来(二)--职业与职业的人生地位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65

||2009-05-25

职业是一个人为了获取生活所得,运用个人能力进行活动的范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今天的人们已经将职业升华了,职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生活所得,它还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含义。

职业活动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一个成年人都具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只是每个人的能力有别,所以从事的职业工种有所不同而已。

从事职业活动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化最重要的活动,并不是说前面两个职业化环境并不重要,我们这里所说的重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时间最长,社会化效果最为明显。一个经过前期社会化的人,选择自己的职业后,将会进入工作团队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孕育而生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下属关系,同行关系等等,这些角色的一拥而出,给社会人带来巨大的挑战。慢慢的社会人需要将自己充分武装,转变为职业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很多大学教授在夸奖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滔滔不绝,等学生进入社会,发现学习相当好的却适应不了社会环境。那么,应该怎么办?这就牵涉到一个社会人转化为职业人的问题。

社会人转变为优秀的职业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良好的个人素质
3、 完美的生活细节
4、 积极的学习态度

随着社会流动的频繁,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城市,更多的离退休人员选择在养老的基础上进行再就业。这些无形中给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如何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学的社会化效果在这里有一半起不到任何作用,比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能因为就业环境等问题,选择了人力资源,选择了企业管理,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不胜类举。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专业对口很重要,但并不一定必须选择的职业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可能有人要问,大学的专业在职业活动中不占重要地位,这样一来大学的社会化是不是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呢!不然,大学社会化主要是进行学科社会化,可是在社会人的教化方面,学科理论教化一方面不能与实际相结合,是空乏的理论范本,不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大学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中毕业时选择专业的因素很多,如,学校因素,成绩因素,家长因素,社会因素等。

由于分数较低选择了二本,结果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学校影响的问题,为了毕业证上的公章,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考上合适的学校,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是学校的主打专业。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专业时都会考虑学校在那个领域擅长,擅长了毕竟教学条件好。

家长总是希望将自己一生为完成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帮助孩子选专业,结果就是学生只有听之任之;社会大环境决定了专业的选择,6、7年前,计算机专业炙手可热,就业前景广泛,许多大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4年后毕业了才发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可能和一个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专生差不多。

其实,真正的专业选择对今后职业生涯和职业社会化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怎么样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是我们本次课程需要了解得,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面对人生中其它的选择。

专业知识的遗忘导致我们在职业中发现自己好像一无是处,很多人都会在工作伊始考虑到这个问题,到底自己会做什么!中国经济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口素质和精神文化建设并没有迎头赶上,导致了很多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迷惘。

外面诱惑太多,自身意志力太差,心态整天摇摆不定,不知何去何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有一部分在生活中渐渐淡忘,对于一个新职业人而言,更多的是看到自己能力的所在,考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希望幸福的生活,还是快乐的生活。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种是享乐的生活态度,一种是进取的生活态度。两种态度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两种生活的主要方式,任何一种态度都和工作态度没有任何关系,享乐式的人也是努力工作后,用工作所获去享乐。

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在学科教育时学习的东西,是学校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没有对错之分,当然要排除那些危害他人利益和极端极端主义的人生观。可是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今社会或者说是我们当今职业人需要具备的呢?

职业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公司,是企业。从业过程中应该遵守互利原则,互利并不代表势力和利益。说得浅显一点,互利原则可以说成相互尊重,可以比喻为相互协助等等。这一原则在现今职业中很需要提倡,家庭结构从核心家庭转变为主干家庭,家庭社会化过程的随意性导致了社会人自私和自利的性格偏差,严重的自私自利在社会职业发展中是一个严重的瓶颈。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很多外资的引进就是互利原则的结果,没有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就不会有外资进入中国,没有外资进入中国,也不会有中国近几十年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互利并不是坏事,一个人追求利益那叫自私,如果每个人都得到利益那是共赢。

在给予别人更多利益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你会感觉我过于渺小,无足轻重。那样就应该承担微小的责任,尊重社会公德,维持家庭部分开支,热爱生活,这些都是社会责任。不一定只有轰轰烈烈的付出与贡献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北京申奥在即,各种准备工作中可能让奥组委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素质,相对于已经建国数百年的美国和欧洲国家,中国人口素因建设时间短,提升也是比较慢,这种比较在明年即会全部凸现。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把素质教育推卸到学校社会化过程中,要求学科教育更多的向素质教育倾斜,可是,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问题,素质教育在学校社会化中的效果无法弥补应试教育的功效,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促成的。素质教育应该融入人生的整个过程,一个良好的个人素质带给个人的机遇是无限的,无论你自己是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可是你总是希望和一个有素质的人交往,这是一个规律,反向考虑,个人素质给予别人的印象将多么的重要,素质在职业活动中包括了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和潜在能力,基本要求在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等;潜在能力就是知识接受能力、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培养自己的素质能力是职业人在职业社会化中重要的任务。所谓人无完人,在社会化环境交替时,并不是说已经具备了职业人基本素质条件,还有很多需要在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培养。

不久前看一个资料,调查部分经理在选拔人才时,将人员生活工作细节放在评价首位,这些年来,不知不觉中细节这个词家喻户晓。大家可能都看过细节决定成败,我也看了,但是感觉汪老师这本书写得过于浅显,可读性和思考性不高。在这个我们了解一下细节为什么能够成为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之一。

细节和素质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都会感觉有素质的人一定会注意细节。素质在某些时候还取决于外在表象,但是细节只能通过具体行为来判断。注重细节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素质的人,而一个有素质的人,不一定会注重所有细节。

原来见过一个女经理人,在办公室的柜子上拿东西,右手直奔物品而去,而左手在背后轻轻的拉着衣襟,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是细节的体现,这样就避免的不雅行为的出现。出现不雅行为是对于他人的不礼貌,很多女士夏天穿的较少,看见男孩子盯着自己觉得别人没有礼貌。既然你穿出来了,还能不让别人看吗?你就在别人面前,别人有什么办法!其实穿成那个样子是自己对于别人不礼貌。

我们不能说不拉衣襟的人就是没有素质的人,有素质的人不一定会注重每一个细节。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前两天去看小侄子,已经放假了,还要一周上三次辅导课,进行两次家教,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会是这样,并不是家长意识的提高,也不是升学压力大于以前,是一种中国人传统里面的一种劣性导致的,从众和攀比。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不学就不行,我真的不相信,那些高考状元一定是出自补习老师之手。

环境不容改变,人只能适应它。这种学习的氛围从孩子到成人都存在,可是我们要明白学习在于过程并不是结果,很多人去考这证那证,但并不关心学到了什么!我们所说的是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不是良好的学习结果。态度决定一切,作为职业人应该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探索新知识,乐于学习新理论。只有学习才能使机能得以提升,才能使素质有所改变。

学习型的个人和学习型的团队是现在的企业紧缺的资源,企业了解市场需求才会得到利润。职业人必须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断去改变和完善自己,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很多人抱怨感觉世间无伯乐,抱怨自己的发展平台太小,试问一下,你是否了解企业希望你怎么样呢?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不缺少人才,一方面是人力市场饱和;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合适人才。问题就在于人才不能符合公司的要求,很多公司表示,只要求员工爱学习,一个不知道学习的员工是没有办法提升的,所谓朽木不可雕。

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能力,能不能够去主动的学习和保证学习效果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标准,一个学习型的人有不断的探索精神,不畏艰难的愿意去尝试更重挑战,对于新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不断完善自己,最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当你看到新的知识,没有学习渴望的时候,应该改变自己的状态,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当这种天性已经被后天磨灭时,我们应该用一颗火种去燎原它,其激发它。人类的各种能力都在于激发与锻炼,潜力激发出来后要不断的锻炼,才能都提升。很多人说自己年龄大了,脑子记忆力不好,这样的因果关系显然不成立,众多的教授学者年过半百,满腹经纶。其实记忆力是一个人的潜能,良好的记忆力在于后天的锻炼。如果放弃锻炼,到最后自然就没有记忆力了。

从现在开始激发自己的记忆力,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记下所有有用的知识,学习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是永远都不会贬值的。

人生百年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整个人生按照阶段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幼年和青年时期是一种资源耗费时期,这个时期整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比较少,不能说没有贡献,因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无处不在的,消费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在成年时期的人大部分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整个过程相比这个时期时间最长,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意义最为重要。

职业给人带来的收益并非只有金钱,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人类需求的时候把物质需求放在了金字塔的底部。众所周知,这样的塔形结构的含义是基座最容易达到,而塔尖很难达到,就如同登山一样,越高攀登越艰难。

人生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价值实现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5种需求类型中,我们最在乎的是尊重的需求。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只爱钱,可是钱多了来干什么?是用来开好车,吃好饭,住好房,那么这些物质的东西是为了来满足什么?难道自行车不能骑,家常便饭不能吃,还是小户型不能住?这些都是为了得到一点——尊重,满足自己的受尊重的需求。

话锋回转,尊重的需求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用钱来满足,用金钱来满足的尊重需求是不牢固的,如同被今天堆砌的婚姻一样,不如砖头砌的结实,很简单,一个是纸,一个是烧土。人的尊重需求是通过职业的发展来实现的,在职业活动中,提升自身价值后,应运而生的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自然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现在的人都爱出名,出名后带给人们的是崇高的荣誉,歌星有歌迷,影星有影迷,领袖有无数人追捧,这些都满足了马斯洛的最高需求,我们明白了人生中我们最在乎的需求就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应该看重围来的4层或5层需求,眼前的需求应该轻拿轻放。

有些人质疑,金字塔没有基座怎么可能有塔尖。看轻基础追求并不是放弃基础追求,只是告诫大家不要在建设自己的塔基时过多的注重塔的奢华,牢固即可。来用马哲的辩证法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没有基座就不会有塔尖,当我们到达的塔尖越高,自然脚下的基座就会越坚固,越宽广。

职业不仅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方面可以说是起到了重要最用,在人生当中也发挥了它的效用,职业人之前,人都是在耗费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无非是父母以货币的形式进行交换得来的。在成为职业人后,资源的补偿和资源的积累成为了职业人很重要的人生内容,所谓尽孝和传宗。

正确的看待职业在人生中的作用,能够完善职业人心理特征,促进职业人更加的职业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在职业当中,自己起到的作用与职业成长是从事一个职业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来源:规划职业未来(二)--职业与职业的人生地位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