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RM步入理性发展时代
||2005-01-17
p>
p>
每当一种新生事物出现,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商家也正是抓住消费者这种好奇心理大做文章、跟风而至,夸大其辞来炒作概念宣传产品。急功近利向来是国内企业的通病。2000年CRM刚刚兴起于国内的时候,也受到了相同的境遇,创智、用友、金蝶、联成互动、特博深无不如此,景象一片繁忙。进入了2004年当CRM在国内走过4个年头的时候,联成互动消失了,用友的CRM事业部没有了,金蝶的CRM也没了消息。当年的热火朝天,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见了。是大家却步了么?是热情减退了么?不是!是大家理智了。许多致力于CRM领域看好CRM在国内发展前景的厂商仍在执著的努力着。只是这种执著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只是这种努力变得更加现实与实际。4年的时间即使是个毛头小子也会变得成熟了,不再凭头脑发热不计回报的肆意炒作了,可以用辩证和审视的目光来看待CRM这个市场了。4年的发展让CRM更加完善和全面,4年的磨砺也让CRM在国内沉淀了更多内涵。
2004年联成互动MyCRM转让了,用友、金碟CRM的隐退了,而奥丁、企能、商能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公司不但依然活力旺盛得存在着,而且再产品研发上也显得有条不紊,步步为营。为什么再国内CR M行业没有出现大厂商领军的情况,反而小厂商确显得后劲十足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不难得出答案。
第一成本分析:从成本上衡量,金碟、用友等大公司在CRM的研发投入大、人员成本高,这必然使其CRM产品本身成本过高。加之CRM的研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资金投入,入不敷出在加上不断投资就让CRM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中小型的CRM厂商在再成本上控制就显得更加灵活和从容。
第二产品定位分析:高投入必然高定位,而CRM产品本身销售周期长,加之国内大型企业对CRM的需求不旺,投入大产出小,一时难以收回CRM的投资,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把CRM产品束之高阁,走项目开发的道路。而中小型CRM厂商由于投入相对较小,产品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使其更善于开展积少成多的销售道路。
第三产品竞争分析:在国内大客户(如:金融、保险等)的开发上,国内的大牌CRM厂商有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来自国外知名CRM的狙击,同时国内自身CRM研发实力、技术含量和成熟度的不足也成了CRM的死穴。而这种竞争表现在中小型CRM厂商上相对就比较稳定,由于其客户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不存在国外CRM介入竞争的问题。所以前期的技术实力成为了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的CRM市场更适合中小型厂商的发展,同时国内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也为CRM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保持冷静慎重的态度来看待CRM的发展,努力提升自身CRM产品的成熟度,增加技术含量,是每个发展中CRM厂商共同的目标。看看澳丁、企能、北京商能都很不错,其中北京商能的Mr.CRM5.0更是功能完善、界面一流,极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这些小公司能活到现在的原因就在于能够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看待CRM这个市场,等待这个市场的到来。
在国内CRM即将走过第4个年头的时候,其发展也经受了由盲目冲动到理性认识的洗礼。说到CRM步入理性阶段,这其中包括了2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CRM厂商理智了,他们开始意识到现阶段CRM的市场并没有所想象的那么大,逞一时之强,没有真正的产品,只会让自己在CRM行业中出局。虽然国际分析预测机构对我国CRM的市场走势看好,但是伴随着CRM不急不徐的脚步,还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CRM时代的到来还需时日,只有冷静面对才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另一方面表现在选型的客户理智了,这种理智正逐渐的表现得成熟和老到,现阶段的客户在CRM选型上需求相对明确,他们懂得从价格、功能、厂商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和甄选CRM,同时也善于从不同的厂商中获得利于自身需求的建议和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客户的理性化也是促使CRM成熟的推进器。
我们在面对企业信息化大潮即将到来之际,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一是中小企业虽然对信息化有迫切的需求,但不知道如何实现信息化,如何进行信息整合的还为数不少;二是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持抵触和观望态度;三是率先实施企业信息化失败的案例也对后来者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总之CRM时代的到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正确、理性的看待这个市场是CRM厂商长远持续发展的保障。
北京商能公司供稿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内CRM步入理性发展时代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