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政务服务与数据治理
倪春洋: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会长
今年以来我国数字政务建设势头更加强劲,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务的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有了总规划、总方略、路线图,迈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明确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七方面重点任务:一、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二、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三、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四、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五、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六、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导驱动数字化发展,七、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工作领导。
数据开放和共享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议题,为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加快释放政府数据价值,我们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抓好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加大数据共享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部委数据向地方有序回流,让数据滋润经济社会运行各个领域,推动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探索数据资源配置定价机制,鼓励数据要素按劳分配制度建设,打造数据共享流通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数据安全有序流通。二、抓好制度建设,加快出台政府数据共享条例,进一步明确政务数据共享的责权利,让利益移送相关方,在法律约束下履行政务数据共享的义务和责任,研究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供有效指导。三是抓好考核评估,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利用,建立并完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与社会媒体、公众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提升数据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又要保障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
成立数字经济专委会中国信息协会落实国家战略的一个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深入调研数字经济助推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积极开展行业学术交流、产业合作、专业服务,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快构建产学研融合共生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数字科技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布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行业自律、平台治理,推动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张猷健:科大讯飞智能服务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
站在数据的视角来看政务热线发展的历程,最早的“市长热线”的设立是为了解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民生焦点和问题,在数据的视角而言,我们认为当时可能对于手工记录市民诉求并且把诉求转达到相关部门是不具备数据的存留意识和条件的,因为当时都是纸质的存留。到了第二阶段,90年代到21世纪,部分的专业化热线出现,包括12315等等,他们的成立代表了政府部门已经具备了服务意识,开始有了规范化的管理意识,但是大家在实现的过程中普遍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基本上实现了服务过程的数据存留。到了第三个阶段,2021年国务院开始发布53号文,从便民服务的角度对整个热线的服务过程做增效,到这个层面数据统计的能力已经可以支撑在政务热线中基于自身的服务资源优化的需求。所以从时代发展的脉络来看,政务热线的整合不是政务热线的发展重点,大家已经都整合到12345了,已经成为全新的起点,它指向了未来政务热线的发展场景,我们或许可以从政策的指引角度来看一下发展要求。第一个是国办的53号文,我们看到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加强研判分析能力。到了今年的12号文,明确讲了要有效排查民意热线、风险隐患矛盾问题,包括各省市、各具体的执行办法、管理规范,指引都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看到了未来国家对于政务热线的发展要求就是提升数据的分析能力,并且加强数据共享,将是未来政府对于政务热线最重点要求。
李双龙: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学博士
近年来,新媒体以其全时、全域、全民、全速、全媒体、全渠道、全互动、去中心化等特点迅速改变和影响着社情民意架构和社会结构。就目前现状来看,如何收集社情民意并加以客观分析和研判,从而有效地去应对,真正实现信息化时代下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是各级统计部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新阶段新常态下贯彻“互联网+”思维的一项重要课题。
社情民意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者意愿,英文为Public opinion,同义词是民心或民情。《庄子·说剑》:“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意思是要多深入基层,多调查研究,多征求意见,多向民取经。
网络民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于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综合。网络民意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
传统的社会民意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以及口传心授中,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社会民意的获取只能通过对社会的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电话调查等)以及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相对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且耗费相对较大,但相比于网络民意,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较高的可信性。
总而言之,社情民意是较多群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在内容表现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网络民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民意的发展趋势。社情民意贯穿公共决策的全过程,为决策进程提供力量源泉,对决策执行进行反馈和监督,决策之后校正决策内容。因此,公共决策应该以民众的民心民意为依据,把社情民意作为公共决策的出发点与归宿、试金石和助推器。
刘新刚: 数智港湾集团创始人、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
2017年开始行业中就对数字化人才做了很多探讨,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数字化人才”就是有一定的数字化思维、素养和ICT技能,能够为组织的数字经济业务提供支撑的各角色从业者。这虽然不是官方定义,但在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可程度。
关于数字化人才,我们分为六大类别,包括数字战略管理(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数字化商业模式战略引导者、数字化解决方案规划师、数字战略顾问)、深度分析(商业智能专家、数据科学家、大数据分析师)、产品研发(产品经理、软件开发人员、视觉设计师、算法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先进制造(工业4.0实践专家、先进制造工程师、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数字化运营(数字产品运营人员、质量检测/保证专员、数字技术支持)、数字营销(营销自动化专家、社交媒体营销专员、电子商务营销人员)。2021年的时候,华为和德勤做了一个调研,将数字化人才分为三大类: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应用人员以及数字化专业人才。
我们在很多专家学者的定义基础上,我们也将数字化人才分为三大类。第一,数字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他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企业业务上的问题,并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第二,数字化实施(应用)人才,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践将技术应用到业务场景中,精通业务并提出有话,提高业务价值与效率。第三,数字化管理人才,他的主要任务是对降本增效做出整体规划布局,并能够领到其他两类人才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注:以上内容为“2022首届数字政务论坛”演讲实录。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22年10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数智时代的政务服务与数据治理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