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能力拼图模型之结构力

    |     2022年10月8日   |   2022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752

培训质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关注重点,而课程质量作为培训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因确保课程从开发设计到演绎呈现的交付过程,尽量遵循“标准可量化、客观可评估”的原则。

基于前文中提到的“课程组成要素”模型可知,评价课程质量的维度包含了内容、设计、输出等三个模块。这其中,内容模块因课程所需要传授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无法标准统一;输出模块因涉及演绎与呈现技巧,其中的先天性因素导致该模块无法完全标准化,但这些因素也决定了课程的上限;设计模块包含了教学结构与教学形式的设定技巧,是三个模块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模块,它保障了课程质量的下限。

遵循上述逻辑,在“培训师能力拼图”模型中,结构力作为设计模块中的三项能力之一,其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课程质量。

但不同于设计模块中,分析力与价值力对知识工具有着较多的识别匹配要求,结构力所代表的课程结构模型在培训领域内是有着诸多成熟的理论与模型可供参考运用的。

所以,培训师对于结构力能力水平的检验,是考察其选择模型的能力,即如何选择一套适合于课程内容和受众的科学的课程结构。

本文中,将会基于培训领域相关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本人在培训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输出一套适用于面授课程的结构模型“五阶十步”教学结构模型(本文以下简称该模型),以供读者学习掌握。

图1:“五阶十步”教学结构模型

“五阶十步”教学结构模型是笔者基于“加涅教学设计九步法”、“5E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型”、“五星教学法”及“成人学习螺旋”等诸多教学设计模型的逻辑及特点,研创的一种基于教学规律和成人学习原理的,用于设定传统面授课程的课程结构的教学设计模型。

该模型与同类教学设计模型相比,具有完整性与可操作性2大特点:

1)完整性

“五阶十步”教学结构覆盖了从课程开场到课程结尾的全阶段,明确划定了课程各阶段的目的、要求及分配时长。因此,使用该模型能够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及时长安排的合理性。

2)可操作性

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它将各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分解,并列出操作步骤,给出了明确的执行标准,因此,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培训师都能快速掌握,有效使用。

当然,该模型也存在着2大限制性条件,无法回避与忽略:

1)并不适用于小微课程

相较于完整性的特点,该模型的缺点在于不够敏捷,并不适用于小微课程的研发。当企业内部开发短时间(1H以内)线上直播课程或微课时,采用该模型并不能带来开发效能上的优势,反而因为其设计步骤和环节较多而增加了开发时长。

2)并不适合体验式课程

作为一个典型的面授课程结构模型,体验式或沙盘式课程无法采用该模型作为其课程结构,笔者认为该模型更适合于帮助企业打造岗位胜任力相关的课程或迭代性较低的通用&能力课程,即企业内通常所定义的通识类或素质技能类课程。业务类课程因为内容迭代性高,需要牺牲课程开发过程的严谨性和完整性,降低颗粒度,敏捷开发模型更为合适。如坚持采用该模型进行设计开发,则对开发设计周期有一定要求。

虽然存在上述两项限制条件,但该模型仍不失为一种完整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型。

该模型将一堂课程划分为激发兴趣、展示预览、内容输出、总结归纳、鼓励应用等5个阶段,并针对各阶段,合计10个具体的操作步骤,以明确设定课程的整体结构。

培训师依据操作要点,即可设定一堂课程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结构框架,使得学员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最大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五阶十步”教学结构模型各阶段及步骤的要点内容。

第一阶段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该模型的第一阶段,其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调动学员的注意力及强化学员的学习动机,将学员从工作状态调整至学习状态。

要达成上述目标,需推进2个步骤,分别是“激活关注”与“发掘动机”,合计占用5%的课程时长。

1)激活关注

作为第1步,“激活关注”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整堂课程的氛围基调。

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调动并激活学员的注意力,将课堂氛围调整到合适学习的状态。因此,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三项要素,分别是安全感、参与感、注意力。其逻辑关系应先营造安全感氛围,再提升学员互动的参与感,通过互动关注学员的注意力,以实现本步骤的目的。

安全感的营造来自于培训师与学员互动中的表达话术、肢体语言等主观感受,其目的是让学员能够安心参与学习与互动。所选择的开场教学活动应当让尽可能多的学员接受并参与,活动规则和门槛设定要低,从而提升学员的参与性。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培训师应顺势把控全体学员的注意力,以便为进入发掘动机步骤创造条件。

2)发掘动机

成人学习原理揭示了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因此,通过开场互动调动学员注意力并不能让学员持续的关注课程内容。因为注意力影响来自外部刺激且是短期的,只有学习动机是来自内部且长期的。培训师应发掘学员的学习动机,调动学员内驱力。

那么,如何挖掘学习动机呢?

笔者认为,应从2个维度思考,一是基于收益的角度,即向学员描述他们通过培训后所可能获得的收益;二是基于止损的角度,即将学员的痛点进行放大和强化刺激,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

所以,培训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不应偏离发掘学员动机这一目的,因为“激活关注”中调动学员注意力的目的是为“发掘动机”而服务的。

第二阶段 展示预览

“展示预览”作为该模型的第二阶段,承担着展示课程内容和约定课堂秩序的任务,帮助学员了解内容重点、搭建课程秩序,为后续切入教学内容提供支撑。该阶段将占用5%的课程时长,主要包含展示课纲和明示课规2个步骤。

3)展示课纲

学员的学习动机被激发,便渴望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以便判定是否能够满足其动机和需求。因此,顺势展示本次课程的简要内容,将有助于维持学员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并让员工清楚课程重点。

那么,如何正确的展示课纲呢?

笔者认为,应当包含3项要点,分别是展示知识地图、说明时长安排、提示内容重点。上述三点分别从内容逻辑、时长、价值的角度向学员传递课程的整体信息,让学员能够以全貌视角了解课程,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强化学习动因。

4)明示课规

在“展示预览”阶段,培训师不仅需要向学员展示课程内容,向学员输出课堂秩序也是必要的,这一步骤,被称为“明示课规”。

明示,是指明确、清楚、公开的展示;课规,是指为了维护课程正常推进所设定的课堂规则,其目的在于告诉学员,为了保障学习效果,哪些行为是提倡和支持的,哪些行为是反对和被制止的。

为此,这一步骤包含了2个动作,分别是“课堂要求”和“彼此承诺”,培训师应先向学员输出课堂要求,而后引导学员对课堂要求予以认可并承诺遵守。

需要说明的是,承诺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而非约定以书面形式呈现,如鼓掌、口头表明等都可以视为承诺的形式。

第三阶段 内容输出

“内容输出”作为该模型中的第三阶段,其时长占比不应少于课时总长的75%,承担着课程最为重要的职能——输出课程内容。即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工具方法,将需要输出的课程内容,设定逻辑性输出顺序,按完整的知识内容,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员。

因此,鉴于“内容输出”阶段的严谨性,有关课程内容的整合将作为“培训师能力拼图”模型中的“内容力”与“形式力”单独阐述,本文仅简要介绍“内容输出”阶段的操作步骤及关键环节。

该阶段分为2个步骤,“内容开发”与“形式设计”,以确保内容输出的准确有效。

5)内容开发

课程质量由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课程结构三项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其中,课程内容具有决定性因素。因此,针对课程内容的开发非常重要,应当引起培训师的高度重视。

作为该模型的第5步,“内容开发”应当遵循“收集-梳理-设定”的推进逻辑。

首先,培训师应根据培训需求与教学目标划定培训内容的方向与范围,并针对性的开展基于培训内容的素材收集工作,素材的丰富程度将影响课程内容的“厚度”。

随后,培训师需要根据收集的内容与素材进行梳理、归纳、分类,从而确认课程内容的“覆盖度”与知识的“薄厚”。

最后,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需要培训师设定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输出顺序。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输出顺序始终遵循线性逻辑。

遵循上述步骤所开发出的课程内容,为课程的逻辑性与有效性提供保证。

6)形式设计

虽然课程内容能够对课程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教学形式仍会对课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教学形式无法脱离教学内容而独立设计或存在,因此,在课程的内容开发完成后,依据课程内容所进行的形式设计,既合理也必要。

那么,如何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呢?通常采用2个环节,“分配时长”与“选择形式”来确保教学形式被有效设计。两者为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

分配时长,是指培训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培训价值排序,合理分配内容输出的所占时长。其本质是对知识价值的判定排序,体现了培训师对教学内容所属知识体系的掌握水平。

选择形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与所分配的教学时长,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任何教学形式的实施均需耗费教学时长,且不同形式所耗费的时长存在差异。因此,只有在课程内容的时长被分配的情况下,才能为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要输出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不仅需要对内容进行筛选确认,更需要明确内容的逻辑、顺序、价值,并设计好输出的时长、形式。培训师不因仅依靠经验来开发课程,更需要依据合理有效的开发设计方法来支撑课程的高质量输出。

第四阶段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作为该模型的第四个阶段,占课程10%的时长。而仅次于“内容输出”的占用时长,侧面说明了该阶段的重要性。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在课程内容输出后,在课堂现场开展针对学员的学习效果的评估活动,帮助学员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课程的培训质量。

课程输出是一项过程性指标,无法直接为学员在训后的行为改变提供证明。要证明课程质量,仍需要通过对学员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来获得。所以,在课程中设置总结归纳阶段,开展学习效果评估,不仅必要也不应省略。

本阶段包含“回顾评估”与“归纳方法”2个步骤,以确保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巩固。其逻辑关系为先开展回顾评估,后完成归纳方法。

7)回顾评估

作为该模型的第7个步骤,其开展的内容包含2个,回顾与评估。

回顾,是由培训师主导开展针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回顾,帮助学员加深对知识点逻辑关系的理解,提升掌握程度。培训师在本环节可以使用3种教学内容回顾形式中的任意1种完成本环节的教学工作,这3种形式分别是:

1.以时间为维度,按倒叙或顺序的时间线完成内容回顾;

2.以内容结构为维度,按结构逻辑完成内容回顾;

3.以使用场景为维度,以任务或场景为依托完成内容回顾。

相较而言,结构和场景维度,更考验培训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是指在内容回顾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性教学活动,简单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培训师在本环节可以采用“测评对比”和“需求达成”2种测评方法中的任意1种来完成效果评估。需要说明的是,“测评对比”适用于具象的内容掌握程度的测试;“需求达成”更适合系统性内容的学习效果测评。

8)归纳方法

作为该模型的第8个步骤,在回顾评估步骤完成后,培训师应根据学员在评估环节的测评或互动情况,主导对出现问题的答复,以便让学员能够在测评或互动后,更加深刻的掌握易错易漏的知识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步骤可采用“两重一拎”结构法,即在学员测评或互动答复的基础上,再次梳理本次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和重点内容,然后针对易错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最后,归纳出上述知识点所包含的方法论或工具。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培训师按层次将课程重点内容归纳提炼并与学员形成互动,确保了学习效果评估的闭环。

在本步骤中,培训师不因只局限于讲授的教学形式,而应尽可能的采用学员互动性高教学形式,让学员成为教学环节的主角,从被动评估转向主动评估。

第五阶段 鼓励应用

“鼓励应用”作为该模型的第五个阶段,所占时长为课时的5%,作为课程的收尾部分与激发关注的课程开场形成首尾呼应。

在这一阶段中,培训师应更多从理性的知识传递转变为感性的鼓励与激励,调动与激发学员从知到行的意愿,督促学员的行为改变,实现培训的“知行合一”。

因此,要保证上述目标的达成,培训师需完成2个步骤,分别是“感性鼓励”与“激励落地”,前者关注意愿,后者关注行为,实操中亦可混合同步。

9)感性鼓动

作为该模型的第9个步骤,培训师应根据课程内容从多种的结尾方式中选择合适的一种完成课程收尾。

无论选择何种结尾方式,培训师都应当给予学员改变自身行为,加深知识掌握的信心和动力,不应流露比较、贬低、失望等负面情绪,避免给学员在意愿上设置障碍,即使在前序步骤中,发现学员存在掌握程度不够理想、评估效果未达成等实际情况,也应给予正向鼓励。

通常所采用的感性结尾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发出号召”法与“展望未来”法。

10)激励落地

作为该模型的最后步骤,培训师应根据学员在“感性鼓动”阶段的情感回应,提出学员接受或认可的落地计划或方案的倡议。所提出的倡议可以是“改善计划”或“行动指南”。

倡议的提出氛围应当是良好的,不应让学员产生强制或压迫的主观感受,以免造成学员的反感,导致提议无效或学员委婉的拒绝。

至此,一堂课程可以被视作完整交付。

以上,是针对“培训师能力拼图”模型中结构力-能力要素所提出的“五阶十步”教学设计模型的全部内容,任何模型的使用绝非一学即会,一蹴而就,需要培训师持续精进,不断提升。希望通过该模型,能够帮助学习者完善所授课程的教学结构,将课程内容完整、高质量的呈现在学员面前,让培训价值得以体现。

 

作者:何铄锽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22年9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培训师能力拼图模型之结构力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