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20”救护车有望提速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2213

||2010-05-10

日前,记者从市卫生局对市人大代表裴蓁书面意见答复中获悉,全市救护车将进一步“提速”。市卫生局将增加救护车配置,力争在世博会期间,市民急救呼叫15分钟内到达现场率从70%提升至85%。同时,以市急救中心为试点,逐步推行分类急救服务。

建议救护车不限于病危急救

根据《上海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市配置救护车达到500辆,进一步缩短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500辆救护车,理论上符合国家发改委标准:每5万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但实际需求依然紧缺。500辆救护车至少需要1000位随车医护人员,而目前实际总数不到550人。”裴蓁代表为此在今年两会期间递交了书面意见《关于增加120救护车配置的建议》。

“老人可能会遭遇不测风险,还有临产孕妇、新生婴儿,以及突发意外事故和抢险救灾。”裴蓁代表说。他建议,急救车的服务内容不应拘泥于病危急救,急救车的年均增长应达到10%—15%。

裴蓁代表认为,就像出租车消费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接受一样,“120”救护车在国际化大都市已经提前进入普及化消费需求行列。只要感到不适需要紧急就诊、转院,并有能力消费,就能够扬招120救护。

“15分钟内到”有望提至85%

要一辆“120”,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根据市卫生局的统计,中心城区市民呼叫救护车15分钟内到达现场仅占70%。而这一数据如今有望提升至85%。市卫生局表示,中心城区急救当班车辆将力争达到120辆。若急救医生配备到位,当班车数量最多可以达到150辆。

对于目前急救医护人员紧缺,如何确保急救资源在人力、物力上都达到最大利用?市卫生局已经试行分类急救服务,以市急救中心为试点,逐步推行分类救护模式,按急救、普通转院、非急救和跨省救护等不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确保80%的急救资源用于真正的急救需要,对非急救采取预约或延后至非高峰时段的办法。

市卫生局表示,将在全市建立道路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GIS电子地图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120”科学合理的调度指挥提供信息基础,提高急救车通行能力和缩短急救反应时间,让“救命车”进一步提速。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海:“120”救护车有望提速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