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2209

|张斌|2010-04-03

因成功预言美国次贷危机而闻名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鲁比尼(NourielRoubini)用“两只兔子比赛”形容中印经济竞争。他还预测,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出现历史性的结构调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这次调整的最大赢家。

“如果不出现失误,中国和印度都将超越欧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鲁比尼说。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虽然有许多相似性,但是在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却不尽相同。

“世界工厂”——中国

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接近40%,就业人员近1亿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占全球制造业总增量的比例从1992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6.2%,提高幅度达一倍多。

在新一轮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中,凭借着超大规模国家的市场优势、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优势,中国成为了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产业的主要国家之一。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仍然比印度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商务部政研室最近做的一份报告中称。

吸引海外资本的因素很多,比如基础设施、行业竞争力、投资外部环境等。

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各国投资者一直诟病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除电信行业外,印度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的成本都比中国高出50%-100%,尤其是电力短缺和运输能力低下越来越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印度全国全封闭高速公路不足200公里,电力缺口达到8%,电力传输损耗高达23.4%。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印度发展制造业的瓶颈。

印度政府也认识到制造业发展落后的弊端,2005年,印度提出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计划未来7年投入17500亿卢比(约合430亿美元)发展道路,投入2000亿卢比建设东西两条铁路货运走廊,未来5年建设4座4兆瓦级火电站。

不过,近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对基础设施依赖相对较低的产业,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其汽车零配件制造、制药、化工、食品加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凸现。

“世界办公室”——印度

印度制造业在本国经济中不居于主导地位。根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1990-2003年,印度工业产值占GDP累计增加值的27%,而中国为54%。

正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投入不足,印度选择了一条绕过制造业,即靠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另类道路,在某些产业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目前,印度是著名的“世界办公室”。其中印度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成为印度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在信息服务技术领域,印度领先中国12年。印度政府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500亿美元,从事软件业的人口达到110万人。

2008年随着印度萨蒂扬公司的假账问题被揭露,数家印度一线服务企业行贿世界银行事件曝光,印度服务外包讲求诚信和文化相通的光环消散,同时动摇了买家“印度服务不可被替代”的信念。

中国政府恰逢此时越来越重视IT服务外包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了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促进此行业的发展。

“但是这些决不意味着中国马上可以在这方面赶超印度,两国在此间的差距至少还有10年。”服务外包专家曲龄年对本报说。

第一是因为印度发展IT服务外包业早于中国很多年,印度领导人很有远见,1985年就提出用电子经济将印度带入21世纪。它的IT产业发展以后,确实得到了世界的关注。而中国开始重视这个行业则在2000年之后。

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总额一共1000多个亿,印度占了500亿-600个亿,中国也就是40亿-50个亿。

“赶超印度还需要一个过程。”曲龄年说。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与印度:“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