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 把汉字带入信息时代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81

||2010-12-28

关注非职务发明人

西服领带,大框眼镜,几乎每次见王永民,他都这样打扮。外表不出众的他,却是个“有创意的人”。挥舞着小时候给妈妈发明的小纺车在人民大会堂激情演讲的场景,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也许你不熟悉王永民这个名字,但一定知道他发明的“五笔字型”。正因为这项发明,他被人称为“把汉字带入信息时代的人”。

出身贫苦农家的王永民从小就奇思妙想多、动手能力强,做个捕鼠器、小纺车都不在话下,是村里有名的“万事通”。

1962年高中毕业,王永民在河南南阳南召一中的讲台上代表全体毕业生讲话。“翻开我们学过的物理、化学课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把头像也印在课本上……”此言一出,立即在全校传开。王永民因此有了个“别致的称号”——“一个想把自己脑袋印在书上的狂妄家伙!”

这年夏天他以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这让他有机会聆听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马大猷等著名科学家的亲自授课。6年的大学时光给王永民日后的发明之路奠定了基础。

1980年前后,当电脑进入中国,人们开始困惑:成千上万的汉字,能够进入只有26个字母键的计算机吗?国内外报刊上登出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文章,宣扬汉字“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

在南阳科委工作的王永民在这之前就对汉字输入有过研究,此时又因各种原因得到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兼科委主任的罗干的大力支持,便投入到了汉字输入电脑的研究中。

几年时间,他没有休过节假日,和助手们一起抄编了两麻袋12万张卡片,统计分析汉字的结构规律,在世界上发表了第一套《汉字字根频度表》。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给了他有益的启发。他把字根当做“原子”,把合体字当做“分子”。经过几百万次实验,把600多个字根,精简到125个,经过90键、48键等阶段,最终按笔画特征分区划位,安排在25个字母键上。1983年8月,在华北终端设备公司的协助下,五笔字型上机试验成功,每分钟输入汉字突破100字大关。

《英华大字典》主编郑易里先生专程参加了鉴定会。他激动地说:“从今天起,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联合国总部很快邀请他去演示讲学。看到五笔字型高效输入汉字时,联合国一位副秘书长下意识地伸手把键盘翻过来看了看!王永民会意地说:What?Just your keyboard!(怎么?这不正是你们的键盘吗!)

五笔字型获得了中、美、英三国专利。然而,发明不易,推广应用更困难。

1985年春到1987年春,在北京府右街135号的一间地下室里,王永民一住就是两年。一天7元的房钱他常常交不起,经常带着馒头咸菜,到有计算机的100多个党、政、军部门演示讲课,费用自理。几年间他举办过200多场报告会和培训班,编写的各种教材、手册和码本有300多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笔字型终于获得认可,国家各部委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微软、IBM、HP等公司也相继购买了五笔字型的专利使用权。

之后数年,王永民又继续对五笔字型升级优化,2008年1月8日,王码公司研发的“大一统五笔字型”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如今,最让王永民上心的事是推广形码输入法教学。我国中小学只教拼音不教形码,用拼音代替汉字成为许多人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提笔忘字”。他希望通过形码输入法的推广为汉字的传承出一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 把汉字带入信息时代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