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杂志胡舒立持股5%:单周刊兼通讯社功能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83

||2009-12-02

< p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胡舒立

< p style="margin: 5px 0;text-align: center">图为胡舒立

< p style="margin: 5px 0;text-align: center">

< p style="text-align:center">“后胡舒立时代”的《财经》

< p style="margin: 5px 0;text-align: center">“后胡舒立时代”的《财经》

  

  11月23日,后胡舒立时代的第一期《财经》面世,新总编辑王波明撰写了新一期杂志社论《理念支撑下的坚持——致读者》。

  他说:当了近12年的总编辑,从来没写过社评,现在人去楼空,只好提起沉重的笔。

  王波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以下简称联办)总干事。联办是《财经》的投资方,王波明自然是《财经》事件中的核心人物。

  大震荡

  谈判破裂200人集体出走

  据接近联办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在事件爆发之前,胡舒立曾经向王波明提出过三个要求:一是采编团队持股,二是挂靠新的单位(《财经》杂志之前挂靠在全国工商联),改变法人代表,成立新的财经杂志公司,三是引进小股东。”对于这三个条件,王波明同意了第一个,但对后两个不同意,因为后两个条件的实施意味着联办将对《财经》失去控制权。

  最后一次谈判的破裂则直接导致了胡舒立率团队出走。

  “国庆前收到消息,高层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另起炉灶,通知我们可以自行选择。”一位原《财经》记者透露。

  事实上,据透露,与胡舒立共同离开《财经》的远不止此前媒体所透露的60人,加上各地的记者站整个采编团队有140余人,再加上此前以吴传辉为首的经营团队已率先离职,总共涉及近200人,几乎整个《财经》的团队一锅端,这个团队将全部投入新杂志的创办。“我们只是换了一件新的衣服。”一位《财经》资深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作为《财经》重点记者站的南方站(范围包括广东、香港、重庆)原站长已调赴北京,将负责新杂志的策划,而南方站也将从广州迁往深圳,原南方站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为新杂志待命。

  “新的杂志将根据最新的文化领域改革的精神来确定股权等一系列架构。”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除了方风雷旗下的基金外,还有联想下属的弘毅投资进入,而采编经营的核心团队将持有股份,其中胡舒立名下有5%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新的杂志将从《财经》的双周刊改变为单周刊,同时还将承担通讯社的功能。

  幕后

  编辑权控制上矛盾日渐激化

  目前,公众把《财经》的人事震荡的直接原因指向了联办与原《财经》管理团队在编辑权控制上的矛盾。

  胡舒立在11年前接手这本原来为《证券市场周刊》周末版的刊物时,与王波明有过约定,一是每年200万元的预算,二是联办不能干涉采编工作。在“独立、独到、独家”的新闻理念下,《财经》一步步成为了中国媒体界的奇迹。

  据已经辞职的《财经》工作人员透露,联办在今年7月发给《财经》一份正式文件,要求:“退回财经领域,正面报道为主”。《财经》杂志每期封面报道的题目,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于非财经领域(政治、社会、非财经领域的涉外报道等)的重大新闻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对财经领域的重要负面报道,在发稿前报联办批准。这一系列限制无疑是胡舒立难以接受的。

  而据记者了解,胡舒立与联办更大的矛盾出现在对《财经》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这一矛盾早已潜伏多年。

  近几年,深谙海外媒体发展动向的胡舒立一直力图把《财经》从一个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推进,包括《财经网》的推出,以及坚持《财经网》的原创性。据透露,在这条道路上,胡舒立一直希望能够整合联办下属的资源,比如和讯网,但这一想法在联办内部错综复杂的人事体系中碰壁。

  此外,胡舒立还希望能够通过《财经》这一平台,建立一个英文通讯社,向海外提供英文经济资讯,据消息人士透露,对于这一计划,小超人李泽楷很有兴趣。这一系列计划引起了联办的警惕。

  对于联办来说,《财经》是一只年下0.5亿利润的金蛋。但对于个性强势的双方来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

  前景

  经济杂志类商业模式日渐式微?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杂志胡舒立持股5%:单周刊兼通讯社功能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